第六十六章 厚重谢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三看书,我能看穿万物信息!  

“多谢陈老大夫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  

半山小院,魏家小公子正被家中仆人搀扶着,向老大夫微微行礼道谢。  

“小公子不必多礼,你记着,回去后,还是要多休息,注意调理,好好养伤。”老大夫叮嘱道。  

“子安记住了。”  

道谢之后,魏小公子在仆人的搀扶下,缓缓走进一个轿子中。  

他伤口尚未完全愈合,身体也依旧虚弱,不能多见风。  

回去的路上,只能坐可以挡风的软轿,以免病邪入体。  

一旁的魏家大总管,看到这一幕,不由微微点头。  

这些日来,他发现,经过这一次的生死体验后,小公子竟变得沉稳了些,不再如以前那般顽劣。  

以往的时候,要他向一名医者道谢,可不容易。  

所以虽说这次遭遇大难,险些丧命。  

但小公子若真能因此改变,那还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未尝算得上是一件坏事。  

等小公子进到轿中,魏大总管这才上前一步。  

“陈老大夫,这一次我家公子能侥幸醒来,保住性命,如今身体也复原十分之好,没有落下严重的病根,全靠陈老大夫您的妙手回春,医术仁心。”  

“对此,我们魏府上下都不胜感激。”  

“在这里,有我们夫人准备的一些薄礼,算是感激陈老大夫这些日子以来对我们公子的照顾。”  

说罢魏家大总管手一招,两名护卫抬了一个大箱子上来,另有两名护卫,则各自捧着些小箱子和盒子等物。  

魏家大总管从一名护卫手上,捧过一个小箱子,打了开来。  

只见金光耀眼,里面竟是一排排金灿灿的小黄金锭子。  

再把大箱子打开,银光灿烂,里面竟是满满当当的一大箱子银锭。  

“陈老大夫,这里一共有银子万两,黄金千两,还请陈老大夫笑纳。”  

老大夫看着箱子里的黄金和白银,神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叹了口气:“贵府实在是太过客气了,老头子我,不过是尽了一名医者的本分而已,实在是当不得如此厚礼。”  

“陈老大夫过谦了,我家小公子身份尊贵,更是夫人的心头肉,您治好了公子,就是救了我们夫人的命,区区一点黄白之物,也只能代表我们魏府对您谢意的万一而已。”  

“除了这点黄白之物,另一份,才是我家夫人给陈老大夫您准备的厚礼。”  

说着魏家大总管将另一个盒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本书。  

“这一本《青囊医经》,是夫人特地命人寻来,送给陈老大夫的。”  

“什么,《青囊医经》?”  

老大夫本想继续推辞的,听到这话,却陡然震惊起来。  

“可是传说中的那位医圣所著的那本《青囊医经》?”  

“不错,正是凝结了传说中那位医圣毕生心血的《青囊医经》。”魏家大总管含笑点头。  

这一下,老大夫那拒绝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传说中那位医圣所著的《青囊医经》,对于他这样醉心医术的存粹医者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早就对这本医经心怀敬仰。  

可惜的是,任何一个得到《青囊医经》的家族,都只会将其珍藏起来,当作家族底蕴,绝不轻易示人。  

以至于前半辈子,他一直都无缘一观这本令无数医者神往的医家宝典。  

现在听到魏家送来的,竟是这本医经,老大夫的心,一下子就纠结了起来。  

魏家大总管看出了老大夫的犹豫。  

他朗然一笑:“陈老大夫又何必如此介怀,这本《青囊医经》,也只有落到您这样医术仁心的大医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医病救人,救死扶伤,乃医者们的信念。”  

“我想,那位医圣,当初写下这本书的时候,也不希望他的毕生心血,被这样束之高阁吧?而是希望它能活人无数,帮助医者能够更好地治病救人。”  

“以陈老大夫您的医术,若得这《青囊医经》相助,其医术,怕是能更进一步,这对无数病患而言,也不失为幸事。”  

听到这话,陈老大夫的心,豁然开朗。  

他欣然接过那本医经,笑道:“大总管说得是,反倒是老头子我,着相了。”  

陆青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暗道厉害。  

这位魏家大总管,果然非凡。  

仅用三言两语,就说服师父接受谢礼了。  

然而,让陆青没想到的是。  

送出《青囊医经》后,魏家大总管又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至于陆小郎君和陆小娘子,我们夫人也准备了一份薄礼送上。”  

陆青一愣:“我和小妍也有谢礼?”  

“当然,听闻我家小公子刚被送来时,陆小郎君整日整夜都在药房抓药熬药,出力不小,这份恩情,我们魏家自然也不敢忽略。”  

魏家大总管又打开一个盒子。  

“我观陆小郎君不但精通药学,在武道一途,更是极有天赋,年纪轻轻,就已是气血境武者,将来突破筋骨境,踏入那内腑境,想必都不是难事。”  

“医术一道,有陈老大夫的教导,小郎君将来想必是医途顺畅,成为大医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无需我等画蛇添足。”  

“而这武道一途,天资固然重要,修炼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家夫人在此特意为小郎君送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