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归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到极光帝主的召见,首相阿洛夫第一时间从天堑堡垒赶了过来。  

与此同时,希亚国方面亦是以极快效率派遣了一个以张星圣、端木瑞二人为首,另有数十人的交流团进入了极光帝国首都北极星城。  

在确认北极星城的情况后,三天内会有一个更庞大的团队赶至,迅速渗透到极光帝国的方方面面,一来大力宣传希亚友好,二来,暗中控制极光帝国主要部门。  

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极光帝主看在眼里,但…  

他却一点没有要添堵的意思,反而显得颇为配合,直接对端木瑞带来的团队委以重任,令其大权在握。  

极光帝国的国情和赤炎、希亚不同。  

他这位帝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哪怕是九级强者,亦会被他一言之间剥夺权利,这一点从奥格列身死,在他的镇压下居然没在国内掀起太大的波澜就能看出一二。  

他相信,现在他可以给端木瑞、张星圣两人团队的东西,等他不想给时,轻而易举亦能重新拿回来。  

只要他能保持着绝对的力量优势,所有敌人都将如同土鸡瓦狗。  

时间,在双方这种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悄然流逝。  

很快已是半个月。  

半个月里,希亚零零总总向极光帝国派遣了数千人的交流团,而以张星圣为首的军部更是带来了大量军官,以指导极光帝国兵士对抗地窟人的战术为由,渗透到了极光帝国军队中。  

这种做法倒是在极光帝国当中掀起了一些波澜,军部不少将领更是上书求见极光帝主,只是…  

随着极光帝主坚定不移的命令传达,这些将军们闹了片刻,没有任何结果,只得遵从命令。  

极光帝国向来军令如山,一个战将让无双境强者前去送死,那位无双境强者都不敢驳逆,否则军事法庭下,等待那位无双境强者的不止是死刑,甚至包括株连九族。  

在这种情况下,极光帝国、希亚王国的第一步融合,打着共同对抗天阙山地窟人的幌子,倒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  

希亚王国境内,望川石下。  

这是守护者守真居住的地方。  

很多人以为守真坐镇于此,是为了应对北方可能出现的危机,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这里原本存在着一个空间通道。  

只是空间通道极其黯淡,开启艰难,再加上原本应该在一年前开启的周期他未能顺利开启,以至于被人们以为这个空间通道已经崩溃,像历史上诸多空间通道一样自此封闭。  

可此时此刻,空间通道正荡漾着一圈圈涟漪,一时间惊醒了住在望川石一带的所有人。  

望川石乃王国守护者守真居处。  

尽管这一段时间希亚王国事情较多,守真甚少在望川石居住,可他的弟子守剑仍然生活于此。  

在百里青锋斩杀欧铁旗时,守真曾带着守剑和百里青锋见了一面,那个时候守剑已经走上了至强之路,今时今日,他更是将至强之路彻底走完,一举突破到了陆地真仙境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怎么样了?”  

此时,在离空间通道两公里外的一处高地,守剑来到了一位穿着少校军装的中年男子身侧。  

这个空间通道尽管在开启周期未曾开启,并且现在过去了整整一年,但仍然有守军把守,只是守军数量由先前的一个师,削减到一个团,不久前又因为地窟人危机再被抽走,只剩下一个营了。  

“空间通道突然开启,没有任何征兆!”  

少校说着,有些担忧道:“从来没有听说过过了开启周期一年的空间通道仍能开启…长官,你看我们是否需要向上面求援?”  

“目前是多事之秋,人力不足,先别惊动上面,再则,有我在,一些小麻烦亦能轻松应对。”  

守剑平静说着,同时屈指弹了弹手中的佩剑。  

这些年,他跟随着师傅守真兢兢业业的修行,甚少在希亚舞台露面,可随着他今时今日成就陆地真仙…  

希亚…  

终将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嗡嗡!”  

随着空间涟漪的不断扩散,通道渐渐稳定了下来。  

待得空间通道形成后,中年少校马上挥手,所有兵士戒备到了极致。  

在数百人的注视下…  

率先从空间通道出来的是…  

是一个人!  

“人类!?”  

守剑一怔:“不是凶兽、不是兽化人、不是地窟人?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类!”  

希亚尽管有不少空间通道连接着第二世界,可第二世界的人类似乎偏居一角,极其罕见,他们从地窟人、兽化人的文明中了解到人类的存在,但要说见到真正的人类…  

眼前绝对是第一次!  

“戒备!先不要开枪!”  

守真下令:“我过去看看…”  

守真说话间,空间通道中,一道道身影迅速从里面走了出来…  

人类!  

不止一个!  

且每一个人自空间通道中走出来时都显得极其矫健,可见修为不凡!  

这一幕让守剑神色一沉,眼见里面走出来的人类数量已经超过三十人,他忍不住就要上报。  

可这个时候他仿佛看清了什么,猛然眼瞳一张:“那…那是…金霄师叔!?”  

“金霄?”  

中年少校脑海中猛然浮现出一道身影:“希亚三巨头之一的金霄!?”  

“金霄师叔身后…是莫修殿下!?”  

“莫修!?二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