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大结局(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太爷倒是比姑娘出阁那日瞧着还要高兴许多呢。”廊下,有仆从说道。  

这且是含蓄的说法,确切来讲,姑娘出阁那日,老太爷的神态是同仇人上门无异——他们甚至做好了老太爷一声令下,就得抗旨把姑娘抢回来的准备。  

另一名仆从白他一眼:“这不是废话么,一个是姑娘离开,一个是姑娘回来,你说哪个让老太爷更高兴?”  

“嘿,这倒是!”  

老爷子的状态也非偶然——上到世子院许缙夫妇,下至许明时,也皆是将高兴二字刻在了脸上的。  

一大早,许明时便带人等在了府门外。  

等了足足个把时辰,听得下人来报,说是马车进了庆云坊,连忙下意识地就要去迎,走了两步又连忙止住——要沉稳。  

直到马车来到府门外,男孩子才装作刚出来迎接的模样上了前去,抬手施礼:“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许缙、许昀夫妇也很快迎了出来。  

“今日天儿不算好,起风了,走,去厅中说话!”崔氏笑着催促道。  

一行人便往前厅去,一路说说笑笑着。  

天目也领着天薇跟在许明时身后,听着两只鸟嘀嘀咕咕着,许明时好奇地回过头去——说什么呢?  

是天目在同天薇夸赞他吗?  

许明意瞧见这一幕,不由在心底道了一句——嗯,应是在夸赞的,夸赞他人傻肉多,还管织坎肩儿。  

这场回门宴,太子殿下难得吃醉了酒。  

醉得几乎不省人事,于是许明意只能带着他在东阳王府歇了一夜。当晚,待从祖父的书房中离开后,耳边明时老妈子的絮叨还未散去,便又被母亲和二婶拉着说了许久的话。  

“你明知自己酒量不佳,为何还要屡屡向祖父他们敬酒?”  

翌日,乘上了离开东阳王府的马车,许明意于车内问道。  

坐在那里的人一身神清气爽,半点也瞧不出大醉过的痕迹,此时听许明意问起,语气很随性地道:“难得尽兴,且醉一回。”  

许明意半信半疑。  

怕是故意想找个借口,好叫她在家中过夜吧?  

她正要再说话时,只见对方似察觉到不对,掀了车帘看了一眼,同她问道:“昭昭,这是要去何处?”  

“定南王府。”  

“这个时辰,去定南王府作何?”谢无恙下意识地问。  

许明意笑着道:“自然是敬茶啊。”  

夫妻之间,该是相互的。  

他如此爱重她的家人,替她设身处地思虑一切,她自然也该如此。  

况且,纵然不是为了他,单是吴家长辈们待她这般好这一点,她也该有此思虑。  

吴恙是从吴家走出来的,吴家教他养他足足十八年——  

他喊了十八年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的人,她理应要敬一盏茶的。  

吴家众人未曾想到二人会突然过来。  

起初听到门人来禀,还当是听岔了。  

待人被迎至了前厅,外书房中的定南王放下手中密信便过去了。  

“近日正是忙乱之际,本不必特意过来的。”喝了外孙媳茶的定南王一如既往地肃然,但任谁也听得出,老爷子语气中更多的是以往甚少外露的慈爱。  

“来都来了,还说这些作何…”定南王老夫人笑着道:“若无要紧事,留下用了午食再回去。”  

“是啊,用了午食再走。”徐氏也笑着附和,眼眶仍还有些发红。  

她啊,虽是从许久许久前,便打从心底将昭昭看作了自家儿媳,却如何也没想到竟能喝到这样一盏茶。  

就如同现下…  

用罢午食,还能由儿媳妇陪着在园子里散步…  

定南王老夫人亦满心愉悦欣慰。  

有孙媳妇的感觉可真的是太好了!  

她决定了。  

原定的五日后回宁阳…就让丈夫一个人回去吧。  

须知她身体一贯不好,一把年纪哪里经得起路途颠簸?  

说着说着,竟就有些头疼了呢。  

再转头看一眼孙媳妇…  

嗯,好多了。  

如此看来,她势必得长留京师养病了。  

一行人于午后的园中慢慢走着。  

天目在一条小径的拐角处瞪大了眼睛——  

正所谓仇敌见面分外眼红。  

而大鸟今日登门,本是大摇大摆,信心十足的…平日里两只猫打他一个,这回过来,它也是有帮手了的!  

正是冲着扬眉吐气来的!  

可…这俩猫身后怎又多了一群小兵蛋子?!  

眼看天福天椒领着一群小猫崽子朝它扑来,天目扑棱着翅膀带着天薇就逃。  

等着!  

下回来,它也要带上小兵!  

比天目的小兵来得更早的,是许昀家的。  

孩子出生当日,正是腊月初八。  

是个男孩儿。  

当天,老爷子来看罢,许昀夫妻便请老爷子给孩子取名。  

刚得了份边境捷报的老爷子大手一挥,道:“就叫许明胜吧!”  

简单明了——多打胜仗!  

至于小名儿么,他就不掺和了,总要给孩子爹娘留点机会不是。  

许昀想了想,思及当日媳妇嫁给他时,二人在洞房花烛夜的那句“就想着喝你家腊八粥”的玩笑话,又想着孩子恰是腊月初八所生,便提议道——  

“不如就叫腊八如何?”  

语毕,便见床上坐着月子的媳妇朝他微微一笑,而后指了指门口的方向——  

许昀会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