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夏家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头韩绮却是熬夜抄录那本红缨传,连着三日直至三更才睡,待到韩慧娘出嫁的前头一日,韩绣与韩绮下学之后便同韩纭与韩缦一起过去。  

按理说姐妹们去添妆,是可以在新娘子闺房中住一夜,以示姐妹们不舍之意,只韩慧娘家实在有些小,又有提前来贺礼的亲朋暂住,韩绣四姐妹过去自然没得安置,韩纭想彻夜卧谈的打算已是落空,当下只是将东西送到,人就怏怏地离开了。  

回程途中,韩绮只称要去书斋便与三姐妹分开,领了落英与一个老婆子下了车,直奔那福庆街的碧砚斋而去,到了门前,韩绮留了落英与那婆子在门前等候,自己进去见着店家,未开口亦是有些羞愧,  

“店家…”  

那店家见是她倒是认得的,当下笑问道,  

“小姐可是将书抄好了?”  

韩绮点头,拿出三本书来,却是耳根子发红,  

“店家,这…这两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我抄录的,还有一本…还有一本乃是我将这原本不慎脏污,便又重抄了一本赔给你的!”  

那店家一听,却是皱起了眉头,韩绮见状心头更是忐忑,  

“实在是我的不对,若是…若是店家觉着我抄得不好,那…那五十个铜板儿,我…我便不要了吧!”  

店家闻言先是取了两本书过来翻看,见得里头字迹工整,页面整洁,一看便知是抄录之人用了心,当下应道,  

“按理说弄脏了书,你赔我一本倒也使得,只不过…”  

他看了看韩绮,  

“只不过…这本红缨传并不是本店之物,也是旁人寄存在此处的,因而我才会将它交与你抄录,就是为了以后归还原本,如今原本脏污我却是不好作主了…”  

说着皱眉想了想道,  

“这样吧!这本书的主人乃是那后巷夏司丞家的,你将书带去问问他,若是他愿意收下新书,那五十个铜板儿我还是照旧退给你的,若是不能那五十个铜板便要付一半赔给他了!”  

店主人有此一言,韩绮听得却是大喜过望,  

“多谢店家宽容,我现下就过去问问那夏司丞!”  

当下向店家问明了夏司丞家的住址,出了书斋就领了落英与婆子过去,到得后头的小巷之中,进去第五家果然见得门前一棵桂花树,当下便亲自上前叫门,  

“叩叩叩…”  

大门上兽口铜环轻叩几响,有一把清脆的声音问道,  

“谁呀?”  

韩绮应道,  

“请问是夏司丞家么?”  

里头有脚步声传来,吱呀一声有人探头出来,却是一位眉目疏朗大气的小姐儿,看年纪十三、四岁倒是比韩绮大不了多少,韩绮退后一步行礼道,  

“可是夏司丞家?”  

那小姐儿笑道,  

“正是,你是何人?要寻谁?”  

韩绮应道,  

“请问你们家里可是放了书在前头碧砚斋借阅?”  

那小姐儿的眼珠子转了转,继而想起来笑道,  

“哦,原来是书的事儿呢,这事儿要寻我家二哥才成!”  

当下退后一步让了韩绮进来,  

“你且等等,我叫我二哥去!”  

说是去叫,实则她也没有动脚,只是立在韩绮的身边冲着里头就是一嗓子,  

“二哥!二哥!二哥…夏文彬!”  

叫了好几声,里头才有人应声道,  

“你又咋呼甚么?夏小妹,你也年纪不小了,怎得还是这般没点儿女儿家的温婉,看你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说话间人就出来了,夏小妹闻言冲着他一吐舌头,  

“我嫁不嫁人要你管!”  

出来的男子生得与夏小妹有五分相似,身量却是高上不少,一身儒衫早已洗得发白,见着院子里还有一位小姐,不由一惊,嗔怪的瞪了自家妹子一眼,  

有外人在还大呼小叫,害得自己也失了斯文!  

夏小妹那里怕他,哈哈一笑道,  

“二哥,这位小姐是从书斋来的,怕是有事要问你!”  

夏文彬上前行了一礼问道,  

“不知小姐有何事问夏某?”  

韩绮将那两本书拿了出来,指了原本的红缨传道,  

“夏公子,此事实在是小女之过,前头借此本红缨传回家抄录,却是一时不慎将书脏污,我已将此书重又抄录了一本,特地寻过来赔于夏公子…”  

说着很是愧然道,  

“我知爱书之人必恨此等污书之事,只我也是一时不慎,事已至此只能尽力补救…”  

说着将自己抄录的书递了过去,  

“夏公子,还请瞧瞧,这新抄录的书可是能赔你?”  

夏文彬闻听此言,又见自己那本脏污了大半的书,立时一张脸就沉了下来,眉头皱得死紧,  

“看小姐的样儿想来也是读书之人,为何竟如此不小心,将这书给毁了!”  

那漆黑的墨汁将整本书都浸透,里头的字迹大半被污,夏文彬瞧在眼中是心疼不已!  

夏家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从祖上起便是诗书传家,到了夏文彬父亲夏祥一代,只在鸿胪寺做了一个六品的司丞,夏文彬乃是家中二子,乃是个书痴,自小爱书喜书,真正是手不释卷,每日里便是吃饭、入厕都要拿在手上。  

若不是因着家中拮据,想将藏书出借得些铜板贴补家用,自己又怎么会将书交给前面的碧砚斋?  

那店家老儿好生可恶,将书借给这不知惜书爱书的女子作甚?  

如今将书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