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事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事了?”  

宋青苑惊呼,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出啥事了?”尖锐的声音,带着哭腔。  

宋青蓉,宋青茉从被窝里钻了出来。  

原来她们也没睡着,衣裳还穿的整整齐齐的。  

二郎深深呼出一口气,“郑家出事了”  

郑家出事了原来是郑家出事了三人同时松了一口气。  

宋青苑问道,“郑家出了什么事?”  

二郎抿了抿嘴,“官差进了村子,郑家失火了”  

郑家失火了?  

三人对视一眼,和二郎一起走出了屋子。  

河伯所大厅内。  

宋老爷子和宋城礼,正说着话。  

宋青蓉,宋青茉跑了过来,扑进宋诚礼的怀里。  

“爹!”“爹!”  

俩人一声声的喊着。  

这几天,她们揣揣不安,度日如年。  

彷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煎熬。  

今天,见到宋城礼,这种委屈终于爆发了出来。  

“爹~我想家了!”宋青茉擦了擦眼泪。  

“没事!没事!”宋城礼拍打着两个闺女的后背,“事情过去了,咱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真的吗?”宋青茉眼睛亮了。  

“真的!”宋城礼重重点头。  

“三叔,到底是怎么回事?”宋青苑插话。  

宋城礼抬头,把事情又说了一遍。  

原来天黑之后,郑家突然起火。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影响一村子,村民们自发的拎起水桶,前去灭火。  

结果,郑家门口站满了官兵。  

禁止村民靠近。  

“郑家肯定是出了事,被官兵围剿了。”宋城礼猜测着。  

闻言,宋老爷子蹙起眉头,“那群官兵没说是怎么回事?”  

宋城礼摇摇头,“没明说,只说郑家犯事了,不许村民靠近,否则同罪论处。”  

宋老爷子默默的摇头,想想也对。  

官兵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哪里会跟老百姓交代。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宋家的地位太低。  

“天一亮,我去问问路铭轩吧”宋青苑说道。  

“先别去!过两天再去。”宋老爷子叹了叹,嘱咐道,“能调动官兵的,肯定不是小事,陆公子恐怕忙的焦头烂额。”  

“咱们这个时候,别去给人家添乱。”  

宋青苑想想也对,于是道,“那成,我过两天再去。”  

“可咱们家,现在怎么办?”宋青苑问道。  

宋老爷子看了宋青苑一眼,陷入沉思。  

半晌,才问道,”老三,那群官兵还在村里吗?”  

“应该还在吧!“宋城礼不确定的猜测着,解释道,“我看郑家出事,就急忙套车赶来了县里,其他事,我不知道啊”  

宋城礼的头低了低,他没带来任何有用的信息。  

“那我们明天回去看看吧”宋青苑建议道。  

宋老爷子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这时,二郎趴在窗口,望了望天,“还有几个时辰,天才会亮,反正咱们也睡不着了,还不如连夜赶回去。”  

“出了这码事,家里肯定也慌着呢。”  

老爷子回去了,家里才有主心骨。  

“那也成!”宋老爷子点头,“收拾东西,咱们现在就走。”  

说罢,众人各自回房收拾东西。  

走出两步,宋青苑问道,“那些小娃怎么办?”  

他们把人领来了,肯定要把人带回去的。  

可现在,已经这么晚了,大家都睡下了。  

把人吵醒,不太好宋老爷子脚步一顿,“这样吧,今晚我和老三回去,二郎就带着你几个妹妹和小娃,留在这里。”  

“等明天一早,家里在给你们传信。”  

“爷,我想回去!”宋青茉干脆的说道。  

“爷,我也想回去”宋青蓉柔柔的说着,眼圈红了红。  

她想家了。  

想她娘了。  

她娘胆子小,这个时候三房的人都不在身边,她肯定吓坏了。  

“这”宋老爷子犹豫。  

这个时候把两个孙女带回去“爹!”宋诚礼劝道,“官兵都来了,事情肯定过去了,就把蓉儿她们都带回去吧。”  

宋老爷子想了想,“那成吧!蓉儿,茉儿跟回去。”  

“苑儿和二郎就先留下”  

宋老爷子看向宋青苑和二郎,“村里的小娃,需要人看着,李林,李木也需要送回小渔村去。”  

“你们两个留下,有个照应。”  

宋老爷子想着,二郎,宋青苑都扛事,留下他们,比留下宋青蓉,宋青茉两姐妹强。  

二郎蹙眉,不太愿意。  

家里那边,他也不放心,可这个时候,只能他留下。  

“行,我和苑儿留下吧!”二郎答应下来。  

送走了几人,二郎,宋青苑两兄妹,也没了睡意。  

坐在河伯所的大厅内。  

一杯一杯的喝着茶。  

宋青苑起身,走到一侧,推开窗户,让月光倾洒进来。  

感受着月光的柔和。  

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  

“别想了”二郎拍了拍宋青苑的肩膀,“很快就会过去了”  

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天一亮,我就把小林,小森送回小渔村,待家里来信,咱们就回去。”二郎安排着。  

宋青苑点点头,“好!”  

“可是狗剩”  

宋青苑的眉头,拧了起来。  

狗剩要怎么办?  

要和他们回宋家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