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青莲送了周氏海棠花金钗,送了李氏,叶氏一人一对露空还珠金耳坠,还有不少金银首饰,给了孙氏。  

男丁那边,宋青莲送给二郎,四郎的都是玉佩。  

宋老爷子,宋诚礼,宋诚义那边,则是把成匹的绸布裁开,每人各送了几尺头。  

大郎,三郎有了文房四宝就没在另送。  

宋家众人知道是冯孝廉的安排,也不好推辞。  

“冯家人会办事!”宋老爷子感叹着,这冯孝廉不仅会办事,对自己的孙女也是真的上了心。  

通过这件事,宋家人对冯孝廉的好感,极速提升。  

孙氏的脸上,也终于有了嫁女的喜悦,对冯孝廉的抵触,也通过此次事件,淡化殆尽。  

女婿能如此为女儿着想,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宋青茉拿着银钗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怎么了?”宋青苑拍了拍宋青茉的脑袋,“有银钗带,还不开心?”  

“哎”又是一声叹息,宋青茉的小脸上,满是烦思,“我和我姐本打算,凑一百文钱,买个银耳钉,给莲儿姐添妆。”  

“现在”宋青茉的肩膀耷拉下去。  

一个银钗,至少要二三两,她们的银耳钉拿不出手了。  

没钱,真是烦恼啊!  

宋青茉胡乱的拨弄着头发,“我爹我娘也收了重礼,他们现在也愁呢!”  

宋青苑闻言,想到吃的饱睡得好的宋诚义和李氏,他们不管有钱没钱,都不会有这种烦恼。  

有就给,没有就拉倒。  

礼尚往来什么的,根本不被他们放在心上。  

宋青苑缕了缕宋青茉凌乱的头发,“你的第一批小鸭子,养的差不多了,在添妆前,就能卖出去,到时候你就有八百文的收入。”  

宋青茉第一批小鸭子是二十只,按照俩人说好的四十文一只的价格收,就是八百文。  

“可这样,我就暂时不能还你钱了”宋青茉抬头。  

“我的不着急!”宋青苑道,“你什么时候还都可以。”  

“谢谢你苑儿”宋青茉抱了抱宋青苑,“我的菊花茶,还有一批没卖,等卖完,加上第一批小鸭子的钱,我和我姐就用来给莲儿姐添妆。”  

“第二批,小鸭子的钱我就还你一部分。”宋青茉认真的道。  

第一批小鸭子和第二批小鸭子抓的时间,间隔不长,很快就可以进行售卖。  

“不着急!”宋青苑说着,建议道,“前段时间咱们做衣裳,不是都有边角料吗,你可以让三婶做两双鞋。”  

“在做两个荷包。”  

缎子的荷包和鞋,也算拿得出手。  

“还可以让三叔买两块好木头,给莲儿姐打个木盆,打个首饰盒。”  

不算宋青蓉,宋青茉手里的,宋诚礼,叶氏手里至少有一两银子。买好木头,自己打东西,既好看,又省钱。  

宋青茉听罢,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些苑儿你真聪明!我这就跟我爹说去,我也得好好想想,看看送啥既好看又实惠。”  

说罢,宋青茉蹦蹦哒哒的跑回了西跨院。  

时间流逝,宋家的五十亩荒地终于开完。  

这段日子,刘老根的两个儿子没少来帮忙,周氏和宋青苑等人一合计,给刘老根家送了二十斤面,一只鸡。  

公中的鸡长成,宋青茉的鸭子,也已经长大。  

这一天一早,叶氏就把两只鸭子,杀死脱毛,全部处理好,等着二郎起来带去天然居。  

这是宋青苑和宋青茉一早就说好的。  

处理工作由这边进行。  

“三婶,鸭子身上的绒毛,你帮我收起来,我有用。”宋青苑交代着。  

“成!我都给你收起来,啥时候要,你就知声。”叶氏声音轻轻的,动作却很麻利,三两下,就把地上的绒毛挑拣出来,装在了篮子里。  

用手压了压就放进了西跨院的仓房。  

每天两只鸭子,绒毛天天往宋青苑手里交,也不方便。  

全都处理完,宋家的其他人也陆续起床,吃过早饭,二郎拎着鸭子,去了天然居。  

宋诚礼,宋诚忠,宋诚义牵着牛,去家里的四十亩地里翻地,施肥,为种植冬小麦做准备。  

宋青莲绣着嫁妆,周氏在教孙氏藏线结,俩人准备给宋青莲绣双面摆台。  

李氏站在宋青苑圈的地里,指挥着新来的雇工,平整土地,搬砖、和泥建作坊。  

宋青苑则是坐上了送豆芽的牛车,去了县里。  

每年的院试,定在八月初,在府城举行。  

院试过关,就有秀才的功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朝廷按月发粮食,其次是“增生”,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生学员。  

三郎刚过童生,对院试没有把握,遂不参加这一次的院试。  

宋青苑此次前来榆林县,是为陆铭轩送行。  

陆铭轩去年中了童生,已经等了一年,今年肯定是要参加考试的。  

“有把握吗?”宋青苑问道。  

陆铭轩把茶往宋青苑跟前一送,嘴角上扬,“当然有把握”  

“去年就该参加的,为了小三元,我等了将近一年半!”陆铭轩精致的脸上,初露峥嵘。  

小三元?  

宋青苑惊讶的抬起头,“原来你县试,府试都是案首。”  

只有两试案首,才敢说小三元这样的话。  

宋青苑笑了,真没想到,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