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履行承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工作坊?宋青苑的提议,让屋内的三个人都惊住了。  

开作坊,那可是要做买卖啊!  

那可是大事!屋内的三个人相视一眼。  

陷入了沉思。  

宋家一直是本本分分的耕读人家,最多的也就是去镇上,县里卖个框,卖个鸡蛋。  

哪怕卖草帽,也只是补贴家用。  

脑子里根本没有经济意识,没有意识到要把买卖做大。  

宋青苑的提议,如同一道惊雷,在三个人心中炸响。  

“不行!不行!”周氏摇头,率先反对,“开作坊那得多少钱啊!不能家里刚挣了点钱,就这么霍霍。”  

在她的思想里,开作坊那是有钱人家干的事,谁家要是有一座作坊,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  

可是他们宋家?没这个财力啊!  

“开作坊,不是小事!”宋诚礼也不支持,他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惯了,不想轻易冒险。  

“爹当上了驿丞,家里的日子,眼看就好过了,不用在想着赚钱的事。”宋诚礼道。  

“爷的月例也不过一个月二两”宋青苑道。  

“二两不少了”宋诚礼眼里带着满足。  

二两银子在庄稼人眼里,那可是好大一笔钱。  

最重要的是每个月都有二两,那一年就是二十多两,足够一家人吃饱穿的。  

宋青苑微微摇头,她这三叔真容易满足,安于现状。  

今天在这里的若是她爹,恐怕就会双手支持吧。  

“爷,奶,咱们家也不用盖作坊。就是雇佣几个人,每天掐掐辫子,做做草帽,暂时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宋青苑劝着。  

“就像咱家前几天请郑婆婆她们干活一样。”  

“现在又没急活,请别人干啥,咱家就能自己做。”周氏抬眼道。  

“别人家的辫子就不收了,找几个固定的人家给咱家掐辫子,咱们自己人做成草帽。”  

“就是卖不了那么多,少卖点,卖的便宜点,也能贴补贴补家用。”  

“你奶说的对!”宋老爷子接话,“开作坊的事,就别提了。”  

草帽的做法都卖了。  

榆林县这边很快也会有人跟风,到时候卖不出去,开作坊有啥用。  

哎!挣了点钱,他这个孙女的心就大了,宋老爷子默默的叹气。  

宋青苑也意识到自己提的不是时候。  

她的计划也不方便现在就说出来。  

既然家里人都不同意,就不再多言。  

还是那句话,来日方长。  

没过多大一会儿,家里就开始做饭,今天轮到三房。  

宋青蓉帮着烧火,宋青茉帮着洗菜。  

饭做好了,宋诚忠,大郎,三郎也回来了。  

宋青苑几个就帮忙放桌子,摆凳子,摆碗筷。  

桌子擦好后,宋青蓉,宋青茉,叶氏就把饭菜端了上来。  

宋老爷子看着桌子上的饭菜,眼里闪过诧异。  

难道是因为他回家了,特意加的餐?  

要知道宋家除了三个读书人,其他人是不吃午饭的。  

难道家里人对他这么重视,宋老爷子心里妥帖,眼里闪过满意。  

嘴上却道,“都是一家人,不用特意招呼我,大家一起晚上吃就行。”  

招呼他?家里啥时候招呼过他?  

周氏冷哼,这是当官了,在家里摆威风了?  

白了宋老爷子一眼,周氏没好气的道,“谁招呼你了!当官了你就不是宋祖德了,有那威风,去外面耍去。”  

“啊?这”宋老爷子指着桌上的饭菜,这不是用来招呼他的吗?  

被甩了脸色,宋老爷子有些懵。  

“爹,这几天家里雇了人干活,管中午饭。娘看我们做活挺辛苦的,就给我们也加了午饭。”孙氏解释道。  

她想老爷子应该是误会了。  

宋老爷子尴尬的咳了两声,原来不是招呼他的。  

“你们这几天辛苦了,加饭加的对!”宋老爷子说道。  

“奶,已经同意了,以后每天中午都有我们的饭。”宋青茉欢快的说着。  

“啊?”宋老爷子惊讶道,周氏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这么好说话了?  

“爷常说家里要一碗水端平。”  

“我们给家里赚了这么多钱,没道理大伯,大郎哥,三哥吃饭,我们干看着吧!”宋青苑笑道。  

为了说服老太太加餐,她可是费了不少的劲。  

加餐不是她的目的,她的目的是取消读书人特殊的待遇。  

不给他们做蛀虫的机会。  

宋老爷子被宋青苑的话噎住,僵硬的点点头。  

周氏都同意了,他能说什么,能让孙女觉得自己偏心吗?  

虽然在他眼里,读书的儿子孙子更重要。  

可同样,能赚钱的孙女,也不容小觑。  

“好了,吃饭吧!”宋老爷子道。  

“等一下!”周氏推着孙氏,“老大媳妇,你往那边窜一个。苑儿,你过来坐在我身边。”  

“以后这个位置就是你的。”周氏点着身边的位置。  

孙氏震惊的看着周氏,脸色难看,僵在凳子上。  

“老大媳妇,你没听见我说话啊!”周氏不满的看着孙氏。  

“娘,这个位置”孙氏低声道,“是儿媳妇的!”  

宋老爷子身边的位置是宋诚忠的,周氏身边的位置一向是她的。  

因为他们是长房,是长子,长媳。  

这不只是一个位置,而是她在家里的地位。  

也只有在小姑子回家的时候,她才偶尔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