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众生佛(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以官方的名义发送请求协助的回执,到时候我们会通过中子弹发射请求。”  

“要多久?”  

布莱恩直接道:  

“我看过卫星高清监控,圣佛的状态给我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我脑袋里拥有那种模因污染的力量,这是它们给我的警示。  

我也是因为这份不安,才决定尽快解决掉圣佛。”  

巴拉茨闻言,下意识坐直身子。  

还有这事?  

看来圣佛不死也得死了!  

他立刻道:“我们会加快处理这件事情,大概需要十五分钟,那个时间点,也差不多是我们NW组织全球武器卫星抵达白象国上空的时间。”  

挂断通讯。  

巴拉茨简单将情况告诉众人,并安排了NW组织位于白象国办事处的人,准备等中子弹轰死圣佛之后,第一时间下场抢夺圣佛的脑袋。  

另一边。  

青牛圣佛,若有所感。  

它抬头看向头顶,随后收回目光,扫视身下密密麻麻、蔓延方圆十几公里的行尸走肉。  

这里面有几十岁的老人,也有才几岁大小的孩童。  

不管老幼男女,这些行尸走肉,就好似一具具机械的傀儡,向着它朝圣。  

就在这时。  

光辉涌动。  

一个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全身脏污、扎着各种小辫的老人,投影出现在巨大青牛前面。  

圣佛看着出现的人,厚重牛嘴作微笑状:“阿一,你来了。”  

见还能交流,老人松了一口气。  

他警惕地看向圣佛:“尊者,你已经觉醒了第六灵感,可以自由穿梭于虚界和现实,寄存神秽于虚界,为什么还会失控?”  

“失控?”  

青牛摇了摇头:“阿一,我没有失控。”  

它伸出作捏花姿态的牛蹄,指向台下众生:“这些人本来就是我给自己准备的寄灵之容器,他们这几十年在我的庇护之下,享受了当世的快乐,如今借我用一用皮囊,不过是既定的宿命。”  

闻言,苦修者打扮的老头沉默了。  

圣城,本就为圣佛而打造。  

住在这里的人,都是白象国迁移而来的最下等的一群人。  

白象国是一个以种姓划分三六九等,结合宗教统治的联邦制国家。  

外人以为这里只有四种人:持乐器的婆罗门、持武器的刹帝利、持秤的吠舍、持瓶子的首陀罗。  

实际上,还有第五种达利特。  

达利特人最为下贱,甚至不被当做人,而是出生就带有罪孽的奴隶。  

他们生来就只能从事最下等最肮脏的工作,没有多少人权,任人欺负。  

即使是名义上废除种姓制的现代,这一类人依旧被各种歧视。  

圣城的主要人口,就是达利特人。  

在这里,他们不用劳作,不用烦恼其他,只要供奉圣佛,就可以有免费的食物、住处、医疗,还有各种福利。  

这里对他们而言,就是圣国。  

这也导致,在这些人的心中,对于圣佛的信仰极度狂热。  

加上天天洗脑。  

这群人几乎就是圣佛的狂信徒。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圣佛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在圈养培育上等的食物而已。  

这是白象国高层众所皆知的秘密。  

因为这本就是聚集了全国之力,构建的一个人间佛国计划。  

这是一个涉及到永生的计划。  

血肉苦弱,灵魂飞升。  

当众人知晓在正常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心灵之域,那些统治者为了获得灵魂上的永生,立刻就同意了圣佛的计划,直接暴力清除了国内的所有混乱宗教势力,白象教也融入其中,最后才形成了如今白象国共尊佛教的诡异局面。  

为了这点寄托,他们还将圣佛口中的心灵之域,称为虚界。  

也是誉为灵魂归虚之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圣佛无端屠戮数百万信徒之后,大家才没有第一时间采取制裁措施。  

他们之所以出现,单纯是害怕圣佛是失控了,会危机到他们和他们家人的性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也担心圣佛之前描绘的那个计划,会变成大饼罢了。  

至于平民?  

这并不在白象国众高层的考虑范围。  

那些人结果早就注定,无外乎早死晚死而已。  

沉默许久。  

阿一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圣佛,我们都知道,你之所以搭建圣城,就是为了举数百万人意念之力,等到合适的时机,建立虚界的佛国心域,难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如果是这样,就太美妙了。  

心域啊!  

谁不想试一下意识永生,不再经历血月神秽的折磨?  

青牛再次摇头:“并未成熟,而是我改变了主意。”  

它裂开牛嘴:“何必执着于虚界的永生,这次我灵游虚界,看到了一尊邪神,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众生相,大家执着于灵魂的永生,想要建立虚界佛国,不如直接和我融为一体,我即众生佛,这也是一种永生..”  

“什么?”  

“融为一体”  

阿一闻言,顿感不妙。  

他刚想要发动自己的能力逃跑。  

下一刻。  

无穷佛光辐射方圆数千米。  

阿一的虚影消散。  

几公里外,阿一的真身出现。  

他疯了一样冲向那些建筑,朝外逃去。  

不管是房屋还是车辆。  

阿一的身体,就好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