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对练,拜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础框架,就是咏春拳。  

赵任飞如言上前,举起双手,和李小龙的双臂搭在一起。  

推手看似简单,就是两个人的手臂搭在一起,你来我往的像转磨一样,在外行的眼里,有点莫名其妙。  

但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在场的三位都是此中高手,尤其是对练的二位,可以说是当时推手功夫最高的两个人。  

连李小龙咏春拳的授业恩师叶问,现在的推手实战功夫,都要逊色于他们二人。  

叶问做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功力自然不用说,说他现在比不上李小龙和赵任飞,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今年已经高寿78。  

至于叶问一系的咏春拳高手,习武的天赋都没有李小龙高,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赵任飞从李小龙身上,薅的只有截拳道。  

不过,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学武术的大融合,其中包含了咏春拳的精髓。  

所以,截拳道达到“大师”境界的赵任飞,咏春拳的功力,也至少有“专业”级。  

咏春拳做为李小龙学习的第一门武术,浸淫时间最长,功劳自然也最高深。  

二人对练推手,赵任飞一开始还能跟上李小龙的节奏,有来有回,慢慢地就被李小龙掌握主动,到最后,已经不能控制身形,被李小龙猛然发力,抓住小臂一拉,身子就被甩飞了出去。  

赵任飞输得心悦诚服。  

郑重其事地拱手说道,“李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小龙的身份,在功夫方面,首先是武术家!  

从来都不是职业搏击选手,平时没有参加过一场正式的搏击比赛。  

但是,像乔·刘易斯、罗礼士这样的职业搏击选手,获得过国际空手道大赛冠军的人,都诚心诚意地拜在李小龙门下。  

如果李小龙不是真功夫,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后世,有杠精以李小龙没有职业搏击比赛的战绩,来质疑李小龙的功夫,不具备实战性,只是花架子。  

这种无稽论断,截拳道的传人,都不屑于反驳。  

“有话直说。”李小龙笑着说道。  

“我想拜李先生为师,跟着您更加系统地学习截拳道,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从在李小龙身上薅到截拳道技能起,赵任飞就已经有拜师的心思,。  

如果能和李小龙有正式的师徒名分,不仅能让初出茅庐的赵任飞,在港岛电影圈,抱上一条大粗腿,有些事情,也会更方便操作。  

这里说的“有些事情”,指的就是李小龙正值壮年,演艺事业刚刚攀上巅峰,却突然离世。  

现在已经是1971年的12月。  

李小龙原时空,是在拍完第四部电影龙争虎斗,影片还没有上映,正在拍摄第五部电影危险游戏期间,溘然长逝。  

算算时间,只有不到两年了。  

赵任飞既然来到这个时候,和李小龙扯上关系,肯定要尝试一下,看能否扭转这个令无数人扼腕叹息的结果。  

李小龙的死因,后世众说纷纭。  

赵任飞穿越之前,做李小龙生涯盘点的时候,在网上翻找了很多资料,还买了几本李小龙的传记,结合资料,自己对他的死因,也有一个推断。  

为了追求更加极致的训练效果,李小龙在日常训练中,运用了很多突破人体承受极限的锻炼方法。  

为了增强肌肉的爆发力,李小龙长期使用电击,对肌肉进行刺激。  

还使用了一种名叫“肌肉震荡器”训练器。  

这些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但是从长远看,却对身体有害无益。  

不考虑阴谋论的问题,李小龙大概率是长期进行突破人体承受极限的训练,在取得表面上的良好训练效果的同时,也对身体的机能,造成了深层次的破坏。  

其实,在李小龙突然离世之前,已经多次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训练,导致昏迷——这应该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可惜周围人,和李小龙自己,对那些警报信号不以为意,最终导致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赵任飞如果拜师成功,成为李小龙的亲传弟子,凭借这层关系,会尽可能地劝诫他,尽量阻止悲剧发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