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朱棣的克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云压城,狂风怒号。  

永乐八年的春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闷阴冷。寒风呼啸之中,偌大的紫禁城,仿佛一座大冰窖。  

而寒冷的源头除了天上的风,就是眼前的天子。朱棣黑着一张老脸,太子朱高炽匍匐在他的面前,汗水顺着肥胖的脸颊流下,在地砖上,聚集出两个小水洼。  

长这么大,朱高炽还真没这么害怕过!  

以前朱棣也吹胡子瞪眼,又是打,又是骂。  

可作为长子,朱高炽知道朱棣有几分真,几分假,并不在乎。  

可这次不行,他爹完全是暴走了。  

更要命的是母后在密云养病,打死他也不敢惊动母亲,师父又在应天未归,就连两个兄弟都不在,只有他一个人面对着朱棣的怒火,大胖子太难了。  

“父皇息怒,儿臣绝不敢欺瞒父皇,请父皇…”  

“闭嘴!”朱棣粗暴地打断了朱高炽的话,冷笑道:“本来是正月十五就该给朕的东西,凭什么正月十六才给我?”  

"孩儿只是想让父皇过个好年,免得被打扰,儿臣…”  

“放屁!你是在放屁!”  

朱棣气得跳起来,用脚尖儿踢着朱高炽的脑门。  

“过年?朕还有心思过年?堂堂国公,死在了鞑子手里,朕还在宫里看花灯,放烟火!你把朕当成了亡国之君在耍吗?”  

朱棣气得一把揪起儿子,盯着他的大肥脸,狠狠啐道:“你给我说,是不是提前给你师父送信了?说!”  

朱高炽无可奈何,只能低声道:“父皇,孩儿以为太傅总领百官,出了这种事情,理当知晓…”  

“他理当知晓?他就不用过个好年吗?你这个弟子还真是孝顺啊!”朱棣气坏了。  

朱高炽无奈道:“师父在应天,我把消息送去了,年已经过完了!”  

“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朱棣飞起一脚,踢得朱高炽像个球一样出去了…幸好大胖子听柳淳的话,经常锻炼,虽然体重还是很大,但是身体却灵活了许多,不然朱棣的一脚,足以要了他的半条命。  

朱高炽也没法子,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着…现在他爹就是一头暴怒的狂龙,还是别惹为妙。  

朱高炽装死,朱棣走来走去,越想越生气!  

丘福是他的心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朱棣还是念着情义的,不然也不会把丘福分封到草原上。  

本来朱棣是想给他一块封地,过个舒服的晚年。  

丘福已经六十多了,不在年轻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跟自己大半辈子,晚节不保,惨淡收场,对朱棣的老脸也不好看。  

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大明朝这些年可谓是赫赫武功,绝不是吹牛的。  

平安南,一战灭鞑靼,靠着水师就轻易占领朝鲜,逼迫倭国称臣…可以这么说,大明朝一直在占便宜,从来没吃过亏。  

上至朱棣,下至普通百姓,都有了骄傲轻敌之心。  

偏偏这时候瓦剌跳了出来,狠狠抽了大明一巴掌!  

两万人全军覆没,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不知踪影,很可能落到了瓦剌的手里,成了俘虏,这简直是抽了朱棣的嘴巴,又往他的脸上啐了口痰。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传旨,立刻调兵,朕要亲自领兵征讨瓦剌!”  

听到这话,朱高炽都不敢装死了,连忙一滚身,从地上爬了起来。  

“父皇…瓦剌乃是疥癣之疾,不值一提。儿臣保举朱勇领兵,足可以大获全胜!”  

“不行!”朱棣气哼哼道:“朱勇年幼,朕不放心。”  

朱高炽翻了翻白眼,心说父皇啊,你现在盛怒之下,什么都没准备好,就要替丘福报仇…怎么看,你都不如朱勇靠谱啊!  

“父皇,要不让梁国公领兵,或者让成国公领兵?”  

“梁国公年纪太大了,至于朱能,他还不如朕呢!”朱棣突然一瞪眼睛,“朱高炽!你是不是觉得父皇没用了?打不了仗了?”  

“不不不…”朱高炽连连摆手,“父皇,儿臣只是觉得杀鸡不用宰牛刀…要不然让我师父回来领兵…”  

话还没说完,朱棣就炸了,比刚刚还要愤怒好几倍!  

“柳淳,柳淳!什么都要他,我大明朝就这么一个能人了吗?”  

朱高炽真没法子了,“父皇要是信得过,就让儿臣领兵,儿臣可以立下军令状…”  

朱棣哼了一声,认真瞧了瞧,“朱高炽,朕告诉你,除非你爹死了,你才有领兵的机会…别废话了,赶快传旨去吧!”  

朱高炽一步一步,从皇宫出来,眉头紧皱…瓦剌是了解大明实力的,他们敢动手,并且一下子就消灭了丘福的人马,足以证明瓦剌不简单。  

他们沉寂了好几年,以有心算无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  

如今大明虽然有傲人的实力,但是仓促出兵,再加上报仇心切,轻敌冒进。怎么看都不乐观。  

一定要阻止父皇领兵,他现在的状态,是真让人担心。  

朱高炽绞尽脑汁思索着,正好经过了文渊阁,首辅大学士杨士奇正等在这里。这位杨大学士脸很长,比驴还长。  

“殿下,圣人很愤怒?”  

朱高炽无奈道:“岂止是愤怒,简直是怒火三万丈,要立刻领兵报仇呢!”  

杨士奇无奈道:“天子重感情,淇国公是他的老部下,如今死在了鞑子手里,岂能坐视不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