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雄姿英发的将门虎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堂堂梁国公,被柳淳的话,震得差点趴下!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蓝玉眉头紧皱,“臭小子,这都是运河的漕船,怎么都成你的了?”  

柳淳急忙摆手,“梁国公,你可不要胡说啊,我这是雇来的,真正花了钱的,不信你去河道衙门问问!”  

在另一边,徐妙锦蹦蹦跳跳,从船上下来,迎接她的是四哥徐增寿。  

“你这一个小妮子,真是狠心,一走就是一年多,也不知道回来看看四哥!”徐增寿嘴上说着,眼圈泛红,绕着妹妹转了好几圈,不悦道:“个子是长了,就是太瘦了,瞧瞧,脸蛋就剩下一条了。”  

以往徐增寿最喜欢的就是捏捏妹妹的脸蛋,肥嘟嘟的,手感可好了。只是分开了一年,妹妹已经有了大姑娘的气度了,脸蛋也瘦下来了,手伸了一半,就讪讪放下。  

“妹妹,你们弄这么多船只,是要干什么啊?”  

“当然是做生意了!”  

徐妙锦笑呵呵道:“四哥,你想不想赚点零花钱?”  

徐增寿哭笑不得,“行啊,能给哥哥钱了…那你打算给多少啊?”  

“十万!”  

徐妙锦伸出了一根手指,“十万件铁器,镰刀锄头,铁锅菜刀,什么都有。卖一件提五文钱,五十万钱,有兴趣没?”  

五十万钱!  

放在寻常人身上,或许是不少,可徐增寿好歹是徐达的儿子,这点钱,最多也就够在秦淮河喝一顿酒的。  

“妹妹,你也知道,哥哥太懒散了,不大会做生意的…”徐增寿推脱道。  

徐妙锦轻轻一笑,“哦,原来如此啊!也好,我本来还给哥哥留了皮草和药材的生意,既然哥哥没兴趣,我去找别人商量吧!”  

“等等!”  

徐增寿也不是傻瓜,他从妹妹戏谑的目光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那个…妹妹啊,你们都带来了什么东西,不会只有铁器吧?”  

徐妙锦呵呵一笑,“首先呢,朝廷拿下了辽东和大宁,这两处盛产什么,四哥不会不知道吧?”  

“有皮草,人参,海东青,木材,还有东珠!”  

“再加一样,是黄金!”  

徐妙锦笑道:“姐夫根据当年郭守敬留下的地图,找到了几处金矿,目前年产五千两黄金!”  

“五千两啊!”  

徐增寿动心了,“那还有什么东西吗?”  

‘“当然有,剩下的就是油了,有菜籽油,豆油,还有豆粕,这可都是喂牲畜的好东西…对了,从明年开始,还会有糖!”  

“糖?”徐增寿一下子来了兴趣,“妹妹,是饴糖吗?”  

徐妙锦摇头,呲着牙笑道:“霜糖,顶好的那种!”  

徐增寿一下子张大了嘴巴,这真是个大财源啊!  

目前大明的市面上,就是饴糖和蔗糖两种,  

所谓饴糖,就是用稻谷麦子发酵出来的,大约理解成麦芽糖就没错了,所谓含饴弄孙,说的就是拿饴糖逗小孩子玩。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甜味来源,几乎家家都会做,市面上也不算贵。相比起把糖当成奢侈品的西方,咱们的老祖宗聪明多了。  

至于另外一种,就是蔗糖,这个价钱就离谱了。  

据说是在唐朝的时候,中国从印度借鉴了蔗糖的工艺,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大规模制取蔗糖。  

发展到了元朝,几乎各大城市,都有蔗糖出售,价钱也算公道。  

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的糖价都算平稳。  

只不过事情到了洪武朝,有些变化。  

老朱为了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下了严厉的旨意,在各地广种粮食,江南的桑树都被砍掉了,岭南等地的甘蔗也被压缩到了极低的水平。  

这一招在国初,绝对是正确的,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江南一带,人们开始有点积蓄。  

而人一旦有钱之后,第一样快速增加的消费品,就是糖!  

目前最好的霜糖,在应天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三十斤左右。  

“去年的时候,五十斤也不过一两银子而已,瞧这意思,离着翻倍不远了。”徐增寿道:“妹妹,难道辽东能种甘蔗?那你可要发财了!”  

徐妙锦鄙夷道:“四哥,甘蔗需要在雨热充足的地方种植,北方怎么可能!”  

“那,那你哪来的霜糖?”  

“笨!谁告诉你,除了甘蔗,别的东西不能榨糖的?”  

“还有什么?”徐增寿是真的不知道。  

“甜菜啊!”徐妙锦笑嘻嘻道:“哥,我在大宁那边,买了十万亩地,都用来种甜菜。只是甜菜需要两年才能榨糖,今年是没有了,必须等到明年,真伤脑筋!”  

徐增寿的重点全在十万亩土地上,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说三妹,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啊?”  

徐妙锦歪着头,很认真想了想,“没有多少的,如果算上钢铁厂的股份,全部折现,最多能买半个王府…不过现在折现就亏了,很多作坊等到明年盈利之后,就会价值倍增的!”  

“然后你就能买下王府了,对吧?”徐增寿怪叫道。  

“还要看大哥的意思了,他想卖我是不会介意的!”  

徐增寿觉得自己受到了沉重的内伤,他必须离这丫头远点,结果他就凑到了柳淳这边,侧耳一听,觉得内伤更重了…柳淳正在跟朱标和蓝玉念叨呢!  

“目前在大宁都司,蓄养的马匹有二十万…可适合骑兵用的战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