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星空巨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建立新项目,中等毁灭战舰,玄武。”科技模拟器上,杜星宇开始设计新一代的恒星级生化武器。  

这次他设计的生物是巨龟模样,体型将超过泰坦巨像,能够携带更多的生化武器,同时也是一座生物太空城市,能够满足十万人在太空的生活需求。  

再配合行星吞噬者制造的生命球,这种玄武生物战舰将成为人类的太空堡垒——如果人类最后还是无法战胜虫族,玄武生物战舰将会带着人类前往其他的星系。  

除了玄武生物战舰,杜星宇还有更多的设计。  

比如他实现诺言,给行星吞噬者克隆了雌性虫,在金星上培养。  

另外,杜星宇也在模拟战斗力更强的高等毁灭生物战舰,也就是亚光速生物战舰!  

人类在抓紧时间制造武器,而虫族那边的局势也在发生变化。  

杜星宇收复行星吞噬者后第二年,从木星上,飞出一颗直径超过一千公里的巨型虫茧,它径直飞向了太阳!  

这颗巨型虫茧的体积和质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小行星,几乎和一颗小质量行星差不多了!  

它经过地球轨道的时候,地球上的人们都能清楚的看到,夜空中出现了两轮月亮!  

其中一轮就是巨型虫茧在发射太阳光!  

全人类都做好了戒备,十多头恒星级超级生物飞向太空,但巨型虫茧并没有攻击地球,而且继续飞向太阳。  

它以亚光速的速度,很快便从木星落到了太阳表面。六千多摄氏度的高温和无数核辐射对它没有丝毫影响,它还在不断吞噬恒星物质,用来进化自身。  

“是母皇!”金星上的行星吞噬者传来惊恐的讯息,“它终于要进化了,再过二十年左右,它就会孵化,吞噬掉整颗恒星!”  

“我们快跑吧!二十年时间,足够逃离太阳系了!”  

“不用慌,不是还没孵化吗?”杜星宇传信道,“你老老实实呆在金星上,做好后勤就行了。要是金星上物质不够,可以去火星。”  

行星吞噬者:“火星太危险了,要是木星和土星的虫族进攻地球,那我不是第一个就被干掉了?我还是呆在金星吧!”  

“二十年。”杜星宇把讯息提供给生化军事指挥部,“我们不能做二十年打算,因为母皇可能提前孵化。”  

“所以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破坏掉虫茧,或者消灭掉太阳系内所有虫族!”  

“据我们侦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上基本都已经没有恒星级虫族的活动范围,它们吞噬了这些星球的太多数能量,全都汇聚在木星和土星上。”情报专家比利说道,“恒星级的虫族,数量只怕已经超过了五百,二十年后,会增加到一千以上!”  

“现在我们全部的恒星级生物战舰加起来才三十二艘,而且最高才是中等毁灭级生化武器。”李泰说道,“别说进攻,就是防守都显得力不从心。”  

“一些虫子已经开始前往火星,准备吞噬火星了。下一个,就是地球!”  

“还有一些高级虫族在前往太阳,守护母皇的虫茧,现在想要破坏虫茧,也是没办法办到的事情。”  

“五年内,生物战舰数量翻三倍,能做到吗?”一名高层询可道。  

“用尽全力应该可以…只是生物战舰培育需要的资源太多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很难承受!”军需官回复道。  

行星级的生物战舰,例如金刚巨猿、巴蛇和天龙们,培育几百头还可以承受。  

而恒星级的生物战舰,初等毁灭武器泰坦巨像,就高达一万米,需要大量的能源。  

这样的战舰来上几十艘,整个地球的生态圈都顶不住。  

“说到底,恒星级生化武器是二级文明的产物,不能单单依靠一颗星星。”杜星宇发言道,“地球的资源又不能过度开采,我们需要采集更多的资源,进入柯伊伯带,甚至是奥尔特云。在外太空培育我们的生物战舰——星空巨兽!”  

“星空巨兽?”众人看向杜星宇,有人好奇道:“杜教授,星空巨兽,是新的武器吗?”  

“这是我的一种新的生化武器系列。”杜星宇解释道,“比如我正在设计的玄武战舰,它属于恒星级中等毁灭生化武器。”  

“因为体型太过巨大,消耗的资源过多,在地球上培育非常不便。所以我一开始就设计它能够在太空中生长发育,可以吞噬天体进行成长。”  

“这种生化武器系列,我将它命名为星空巨兽!玄武只是星空巨兽系列的初版设计,后续还应该有更高级的生物设计。甚至会超过毁灭武器,达到湮灭级,像虫族母皇一样,能够吞噬恒星,也能毁灭一个恒星系!”  

“星空巨兽的成长周期如何?”李泰可道,如果星空巨兽的成长周期过长,人类可能没有那么多战争准备时间。  

“最快也要八年,更高级的,可能需要十年以上才初步达到成熟期。”这还是杜星宇使用各种手段促使星空巨兽成长才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否则让星空巨兽自己成长,几百年才能进入成熟期。  

要是发育不良,这个时间甚至要用千年来计算!  

“这个时间,母皇应该还没诞生。”李泰担忧道,“就怕木星和土星的统帅级虫族提前进攻我们!”  

“用基因炸弹!”杜星宇说道,“虫族的基因也并非无懈可击,向木星和土星发射大量的基因炸弹。这种炸弹会携带基因病毒,传染给虫族,杀死大多数的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