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最大功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耶!”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啪啪啪!”众人欢呼鼓掌,指挥中心,一片沸腾!  

他们知道,他们创造了历史!  

“从今天起,华夏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掌握完整火箭回收技术的国家!”曹亮大笑道,“老何,干得漂亮!特别是小杜,我没看错人!”  

“都是杜星宇的功劳!”何景澄喜不自胜,“这次回收,起码让我们跨越了十年的研究!”  

“不错,不错!”刘远一脸欣慰,他力排众议坚持使用杜星宇的火箭回收方案,果然没有白费!  

“呼!”陶然长呼一口气,由衷的说道:“确实厉害!这就是后浪吗?”  

指挥室里,控制员喊道:“天问一号已进入TMI轨道,三级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开始加速前往火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发射!它将在九个月后达到火星!”  

指挥中心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好,双喜临门!”莫深笑道,“现在火星探测器也成功进入轨道,长征五号也顺利回收,这次发射,注定会被记入史册!”  

“了不起啊!”不少人看向还在跟观众互动的杜星宇,表情惊叹:“如此年轻,就能完成火箭回收方案的设计,这绝对是航天界最顶级的天才!”  

“各位,今天的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和火箭回收是大家的功劳,我一定给大家请功,现在先接受媒体采访!”曹亮笑道,外面的记者们已经等不及了。  

而杜星宇直播的观众,更是第一时间就听到了众人的庆贺声,纷纷发来祝贺。  

“华北大学发来贺电!”  

“主播6666!”  

“成功了!从此以后主播就是我的偶像!”  

“@早蛋蛋,发射成功吃键盘的呢?还在吗?开始吧!”  

“恭喜恭喜!”  

“吾辈楷模啊!希望你以后能为我国航天做出更多贡献!”  

除了弹幕,粉丝们还送出各种礼物,短短几分钟,就累积到数万人民币。  

“谢谢大家。”杜星宇见状,连忙感谢。  

科技模拟器上,能量点在飞速增长。而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的研究进度,也上升到了百分之一百。  

科技模拟器:“已完成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研究,消耗十万能量点可开启火箭研究分支。当前能量点:28万。”  

杜星宇立刻消耗十万能量点,开启了火箭研究分支。  

在科技模拟器上,出现了数种新型火箭和航天器的模拟图,只要消耗能量点就可以开始研发。  

“核动力火箭里的核脉冲火箭、核电火箭、核热火箭、核冲压火箭…还有激光火箭的高温等离子推进火箭;太阳能火箭;光子火箭…”杜星宇看得眼花缭乱,恨不得马上定一个开始研究,但有人叫住了他。  

“杜星宇!”是他的老师刘远教授。  

刘远推了推老花镜,说道:“等会新闻采访,你去说两句。这些日子,外界有些质疑的声音,等官方采访了,那些流言不攻自破。”  

“嗯。”杜星宇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刘远在关照他。  

杜星宇资历太浅,需要这样的功劳来给他增加底气。  

这时候,新闻上已经开始播放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了。  

杜星宇家里,他的父母正在收看新闻。  

午时新闻正在播放:“首都时间7月23日12时41分,在我国南方昌海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华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据悉,本次发射除了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外,我国航天局还完成了世界首次重型运载火箭的回收!这意味着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重型火箭回收技术的国家…”  

“发射成功了!”李蓉笑道,“小宇是参加了这个任务吧?”  

“是啊!”杜泽康点点头,“不过他才刚刚进航天局,年纪又小,这种大型任务,应该也只能学学经验。”  

航天航空大学的食堂里,杜星宇的室友们正在食堂吃饭,食堂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新闻画面。  

“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了啊!”王伟说道,“我怎么没看到杜星宇?”  

“杜星宇,就是你们那个同学?之前上新闻那个?”旁边有个妹子好奇道。  

“是啊。”王伟吹嘘道,“那是我哥们,牛的一匹!已经担任火箭工程师了!这次发射任务,就有他的功劳!”  

妹子不信,说道:“就算他进了航天局,这才多久,顶多在当实习生。”  

她刚说完,画面里,切换到了采访画面。是科技频道的记者卢佳佳在采访杜星宇。  

“刚才我们已经采访了航天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接下来采访的这位,可以说是这次火箭回收的最大功臣!而且他才加入航天局刚刚两个月!”卢佳佳微笑着把话筒递到杜星宇面前。  

“请问杜星宇,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回收,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看,那就是我哥们!”王伟高声喊道,全然不顾自己在公众场合。  

“真是他!”妹子惊呆了,“这也太牛了吧!”  

食堂里,那些同学和学弟学妹也看着屏幕,激动不已,“学长太强了!”  

“孩子他爸,快看,是小宇!”家里,杜星宇老妈激动的喊道。  

“现在的心情,很激动吧。”杜星宇表情淡定的说道,众人一脸问号,“激动?怎么也看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