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讲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东海龙王送来了一些南海的珍稀珊瑚,说是可以用来装饰佛堂,我已经让人送到库房了,你看看什么时候安排人布置一下。”  

孙悟空略一沉吟:  

“此事不急,待师父讲完今日的经文,我再去安排。”  

他抬手示意牛魔王坐下,低声说道:  

“大哥且先坐下听经,莫要打扰了讲经。”  

牛魔王点头称是,寻了个空位坐下,认真聆听唐僧讲经。  

唐僧的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娓娓道来,讲述着因果循环的道理。  

孙悟空与牛魔王一同听完唐僧的讲经,两人并肩走出殿外。  

殿外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孙悟空抬手遮了遮刺眼的光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转头看向牛魔王,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大哥,最近南海珊瑚落成,三界各族都在议论此事,不知大哥可有何想法?”  

牛魔王闻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豪爽一笑:  

“七弟,你这心思可是藏不住了。南海珊瑚的确是个大事,各族都在观望,咱们不妨借此机会,办一场三界盛会,如何?”  

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  

“大哥与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南海珊瑚落成,正是三界新秩序稳固之时,若是能借此机会举办一场盛会,既能庆祝此事,又能巩固各族团结,岂不一举两得?”  

牛魔王哈哈大笑,拍着孙悟空的肩膀道:  

“七弟果然深谋远虑!既然你提了,那这场盛会的筹备工作就交给我了,我定会邀请各族代表齐聚齐天殿,绝不让七弟失望!”  

孙悟空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信任:  

“大哥办事,我向来放心。不过,东海龙王那边,我得亲自走一趟,毕竟水系治理是个大问题,得与他好好商议。”  

牛魔王点头称是,随即豪气地说道:  

“好,东海龙王那边就交给你了,我这就去安排盛会的筹备事宜。”  

两人商议完毕,牛魔王便大步流星地离开,直奔妖族的议事大厅,开始召集手下布置盛会的各项事宜。  

孙悟空则驾起筋斗云,直奔东海龙宫。  

片刻后,他落在龙宫前,守卫的虾兵蟹将见是孙悟空,连忙上前行礼:  

“大圣驾到,龙王已在殿内等候多时。”  

孙悟空点头,径直走入龙宫。  

东海龙王正端坐在殿内,见孙悟空到来,连忙起身迎接:  

“大圣今日来访,可是有要事相商?”  

孙悟空拱手一笑:  

“龙王客气了,我今日前来,一是为南海珊瑚落成之事,二是想与龙王商议水系治理的细节。”  

东海龙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大圣有心了,南海珊瑚的确是个大事,若是能借此机会举办一场盛会,的确是三界之福。”  

孙悟空点头,语气郑重:  

“正是如此,水系治理是三界的重中之重,若是不妥善处理,恐会引发大患。龙王掌管东海,经验丰富,此事还需龙王多多费心。”  

东海龙王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  

“大圣放心,我定会全力配合新天庭的工作,确保三界水域的和平与稳定。”  

两人又商议了水系治理的具体细节,孙悟空这才满意地离开龙宫,返回齐天殿。  

数日后,盛会如期举行。  

齐天殿内张灯结彩,各族代表齐聚一堂,热闹非凡。  

孙悟空高坐主位,目光如炬,环视殿内众人。  

他站起身来,声音洪亮,震荡四方:  

“今日,三界盛会正式开启!南海珊瑚落成,象征着三界新秩序的稳固,各族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  

殿内各族代表纷纷起立,高举酒杯,齐声欢呼。  

孙悟空满意地点头,随后继续发表讲话,强调新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各族团结的必要性。  

宴会结束后,孙悟空单独留下唐僧,两人并肩走进一处偏殿。唐僧手持禅杖,神色平和:  

“悟空,今日盛况空前,你辛苦了。”  

孙悟空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关切:  

“师父,这些日讲经的情况如何?各族代表可有感悟?”  

唐僧点头,语气温和:  

“佛法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各族之间的隔阂也在慢慢消除。不过,仍需警惕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防止他们破坏新秩序。”  

孙悟空神色一凝,沉声道:  

“师父所言极是,我会加强防范,确保三界的和平与稳定。”  

唐僧微微颔首,轻声道:  

“如此甚好,为师也放心了。”  

孙悟空点头,随后安排唐僧回禅房休息。  

他独自一人站在殿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思绪万千,眼中却透出一股坚定。  

孙悟空目送唐僧远去,这才转身回到齐天殿内。  

踏入齐天殿时,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几盏烛火摇曳,映照着哪吒孤寂的身影。  

他独自坐在殿中央的石桌旁,手中握着一壶酒,酒杯已空了数次。  

哪吒的眼神有些恍惚,眉宇间透着一丝少见的落寞。  

孙悟空脚步轻缓,走近时,酒气扑面而来。  

“哪吒,今日怎的独自饮闷酒?”  

孙悟空开口,声音温和却不失关切。  

哪吒抬头,见是孙悟空,神情微微一松,随即又露出一丝苦笑。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他才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