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战将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师父,弟子愿领兵前往朝歌!”  

黄天化也附和道:  

“弟子也愿往!”  

姜子牙则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朝歌之战,非同小可,我们必须从长计议,不可轻举妄动。”  

他目光深邃,看向众人。  

“我意,先回昆仑山一趟,请教元始天尊圣人,商议对策。”  

众将闻言,纷纷表示赞同,的确,在面对截教这样的强大对手时,只有得到圣人的指点,才能找到最佳的应对之策。  

于是,姜子牙回到书房,换上道袍,手持打神鞭,当即动身。  

只见他运转法力,腾云而起,化作一道流光,便朝着昆仑山的方向飞去。  

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端坐在蒲团之上,双眸微闭,似乎正在入定。  

两名童子侍立两旁,静静地守护着。殿内香烟袅袅,檀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一名童子轻步上前,躬身说道:  

“启禀天尊,姜子牙与哪吒求见。”  

元始天尊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深邃而平静。  

“让他们进来吧。”  

童子领命,转身来到殿外,对着姜子牙和哪吒恭敬地说道:  

“两位,天尊有请。”  

童子引着姜子牙和哪吒穿过白玉铺就的长廊,廊外仙鹤飞舞,祥云缭绕,灵气逼人,一派仙家气象。  

行至大殿门口,童子停下脚步,侧身示意:  

“两位请进。”  

姜子牙和哪吒迈步进入大殿,只见大殿中央,元始天尊盘膝而坐,周身仙光缭绕,宝相庄严。  

殿内金碧辉煌,香烟袅袅,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弟子姜子牙(哪吒)拜见师尊(师伯)!”  

姜子牙和哪吒双双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行礼。  

“起来吧。”  

元始天尊微笑。  

两人起身,垂手侍立于一旁,姜子牙整理了一下思绪,将朝歌失守、纣王复活以及截教弟子入驻朝歌等情况详细禀报给元始天尊。  

他语气沉稳,不疾不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得清清楚楚,不敢有丝毫遗漏。  

哪吒则不时地补充一些细节,他年轻气盛,言语间带着一丝愤慨,对截教弟子的行径颇为不满。  

元始天尊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他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够洞悉一切,看透人心。  

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姜子牙和哪吒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待姜子牙禀报完毕,元始天尊沉默片刻,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两旁侍立的童子也大气不敢出,生怕惊扰了元始天尊的思绪。  

终于,元始天尊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如同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回荡:  

“封神量劫,终究还是来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一丝感慨,也有一丝决绝。  

封神量劫,乃是天地大势,就算是他,也无法改变。  

“阐截两教之争,在所难免。”  

没有丝毫犹豫,既然截教已正式入局,阐教自然也不能坐视,他当即开始部署,招来了十二金仙。  

当十二金仙在列,元始天尊正襟危坐,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封神量劫的最终结局。  

他缓缓说道:  

“如今商纣气数将尽,西岐当兴,正是封神大劫的关键时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的十二金仙。  

“尔等下山,辅佐姜子牙,共成封神大业。”  

十二金仙齐齐躬身领命:  

“谨遵师尊法旨!”  

广成子手中拂尘轻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封神大劫,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赤精子则微微皱眉,面露一丝担忧之色,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阴阳镜:  

“此次下山,恐怕凶险万分,还需小心谨慎。”  

太乙真人则一脸兴奋,跃跃欲试:  

“终于可以下山除魔卫道了,哈哈!”  

玉鼎真人则神色平静,手持斩仙剑,一言不发。  

其他金仙也各有所思,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则面色凝重,心中充满了担忧。  

元始天尊将十二金仙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再次开口道:  

“此番下山,尔等需谨记,不可恃强凌弱,不可滥杀无辜,一切当以封神大业为重。”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十二金仙再次躬身领命。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对姜子牙说道:  

“子牙,你且上前。”  

姜子牙恭恭敬敬地走到元始天尊面前,躬身行礼:  

“弟子在。”  

元始天尊将封神榜交给姜子牙,说道:“此乃封神榜,你持此物,可代天封神,执掌封神大劫。”  

姜子牙接过封神榜和打神鞭,心中激动万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弟子定不辱使命!”  

随后,元始天尊对十二金仙讲明了如今的局势,从人族气运更迭讲到阐截两教的千年恩怨,再到天庭的神位空缺,他将封神量劫的缘由、发展和最终目的娓娓道来,语气平静。  

十二金仙虽都明了,却也凝神静听,待天尊讲完后,便各自行礼,旋即祭出法宝,向天尊辞行。  

“弟子明了,这便告退!”  

十二道流光冲天而起,划破天际,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随后,姜子牙和哪吒也向元始天尊辞行,离开了玉虚宫,两人驾云而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