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回马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仗,岳乐亲自出城指挥。  

他此时站在一个更高的战台上,清楚地看到了楚军的炮弹是从哪里打出来的。  

那是辽河西岸的山丘。  

岳乐不明白,楚军为何会有时间提前把炮火布置到那里去,那至少要花三四天的时间,然而燕京被围的消息传来,他们不该有那么多时间才对。  

虽然如此,但在这时岳乐还期盼着也许秦玄策只是为了能顺利撤退,多布置了一手…  

很快,他又看到奔跑着的楚军向两边分开。  

楚军渐渐显出一个阵列,一个向东而前进的、井然有序的方阵。  

骑兵,关宁铁骑。  

最开始撤退的骑兵已经列好了阵,回过头杀了上来。  

“轰!轰!”  

火炮还在响,远远地传来了楚军的战鼓声。  

“咚咚咚。”  

楚军骑兵保持着与那战鼓相同的节奏,迎向了追击的清军。  

“传令下去,楚军还是想撤,让我们的兵马咬住他们。”岳乐下令道,“击鼓,继续追击…”  

他当然已经看明白,楚军不是想撤,而是想决战。  

但只能这么说了,否则八旗兵马很可能会迅速崩溃。  

只能这样不断地告诉他们“大清已经赢了,现在是在追击楚军,楚军回头只是为了断后”,只能用这个谎言来维持士气了。  

“杀啊!”  

“杀…”  

杀喊声传过来,岳乐不自觉得伸长了脖子,带着最后的希望,盼着大清将士能够击败楚军。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从站台上看去,可以看到两军之间的雪地里已铺了一片红,竟然显得有些美。  

但若置身于战场上,却只能看到其中无比的残酷。  

楚军的骑兵并没有冲锋,而是利用速度优势迅速包围了清军的侧翼,然后…射击。  

而正面,显出一排一排的火铳兵。  

火铳声自从开始就没有停过,这对与清兵而言根本就是地狱。  

一开始,他们认为只是在追击,楚军只是回头拦一下。  

渐渐的,他们发现楚军根本就是有备而来,他们的阵型整齐、准备充分。  

打到后来,清兵们几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忽然,又是“轰隆隆”的巨响。  

许多人转头看去,却没见有新的火炮打过来。  

然而惨叫声还是响起来了。  

是辽河,辽河冰面有一段被轰然炸开,瞬间数百名清兵拖入冰冷的河水…  

这一段冰面被炸,范围其实也就这么大。  

但,它让许多许多清兵知道,楚军根本不是在撤退,而是在埋伏他们。  

关宁铁骑已收起了火铳,拿出了长矛。  

“冲锋!杀啊…”  

岳乐闭上了眼。  

他是当今世上最好的几个将领之一,只看两边现在的阵型就知道胜负已定了。  

清军的士气已承受不了这一击。  

败了…  

燕京没有被围,楚军很早就在准备这一次的埋伏。  

败得一塌糊涂。  

“火炮运来了吗?”岳乐转过头问道。  

“运来了。”  

“炸开辽河,让东岸兵马撤回盛京,守城。”  

“安亲王…这,辽河冰面上都是我们的人啊…”  

“不要了。”岳乐道:“河面上的人,西岸的人…都不要了,壁虎断尾,还有一点希望。”  

“可是…”  

“没有可是!”岳乐怒吼道。  

他只觉自己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差了…  

鄂硕笑了一下。  

果然,和女儿说的一样,楚军果然是假装撤退。  

看周围所有人,没有一个能有自己的前程…  

鄂硕想着这些,突然转头看到了齐正额正伸长了脖子瞪着远处。  

那脖子伸得那样长,二十岁的年轻人剃了头,脖子显得尤为长而好看。  

鄂硕不由自主就拔出了刀…  

一刀斩下!  

与此同时,鄂硕的亲兵们已经扑上去,径直挥刀砍向齐正额的亲兵。  

“齐正额已死!清军已败,有想活命者,听伯爷吩咐!”  

“伯爷已归降楚朝!要活命的全都放下武器!”  

“听好了!伯爷已归降楚朝,带尔等活命…”  

混乱中,鄂硕舔了舔嘴唇,估计自己能控制营中兵力,算是已立了一大功。  

但他忽然又想到,自己曾四次随军入关,抢掳楚朝。  

今次立了功,又是首举降旗,再加上女儿的关系,保一条性命和一个清闲职位该是不难的。  

但,如果能再立些功劳呢?  

鄂硕有些犹豫起来。  

女儿反复交代过,什么都不必做;可机会就这一次,不搏一搏这一家子过再好些吗?哪怕帮女儿把地位再提一提…  

“快!把我们的人马集合起来,我们去杀了岳乐!”鄂硕大喝一声。  

他麾下兵马大喜,当即掉转马头,向岳乐的大营冲去…  

“轰!”  

清军的炮火也开了火,却是轰在辽河冰面上,把还在逃命的八旗兵炸碎又摔入河中。  

连接几发之后,辽河冰面又多了许多冰窟窿。  

岳乐还是理智的。  

他知道唯有如此,唯有炸开辽河冰面,才有率兵逃回盛京的可能。  

逃回盛京,还有机会守下去…  

下一刻,只见一队正白旗兵马向这个战台杀来。  

岳乐转头望去,一瞬间明白了许多东西。  

准噶尔没能围住燕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