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大才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天王笑回了王家之后与布木布泰谈了什么,旁人并不知道。  

说来这一男一女之间的谈话内容旁人也没知道的必要,但楚朝官场上不少人就是对此极为关心…  

“初五那天,我看到晋王回城后回王家了。”  

“嘘,这等机密之事,岂是能乱说的?”  

“机密?我就是在街上看到了…”  

“你可知那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晋王过完年回家了?”  

“蠢货,听到这些天城外那些轰隆声了吗?寇自重醉心火器,可见战事未止,武夫们开疆拓土之心未止啊。”  

“寇自重是谁?”  

“便是那养寇自重的唐老三,先放跑乐岳、后放跑李如靖,实我大楚二品武将以上之中败绩最多者。”  

“小声点。”  

“怕什么,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我问你,你觉得接下来要不要伐辽?”  

“必定是要伐辽,但不知什么时候伐。”  

“还不了解晋王吗?他最多能等到今年秋收。”  

“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既要伐辽,那蒙古便是关键了。你看,往年晋王都在城外过年节,元宵后还流连忘返,今年却是早早回京,甫一回就就去王家见了那位…”  

“晋王也就只有去年就在城外流连吧?怎么就是往年了?”  

“蠢材,还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吗?接下来朝中最重要之事必是分解满蒙联盟,甚至是联蒙伐清。但对蒙古诸部是何策略,是拉拢是打压,事关边贸、出使、教化等等诸多事宜,关系我等前程。而这些,就看晋王与那位谈得如何,此事至关重要,如何不是机密?”  

“这…不过是一个女人,能有如何重要?”  

“不重要?那你以为后金是怎么两代人经营就让满蒙成了一家的?靠拜把子吗?”  

这边两名小官员正聊着天,不想身后的书架下面传来一声轻响。  

二人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却见王珰有些尴尬地坐起来。  

“王…王大人,你还没下衙?你你…你往常不是早早就…就…”  

“王大人,你都听到了?”  

“没有没有。”王珰连连摆手,见二人还是满脸惊恐,又道:“放心吧,我是不会告诉唐节你们私下叫他‘寇自重’的。”  

不想这么一说,那两人脸色更加煞白。  

王珰也不知如何安慰他们,遂讪讪一笑,起身走开,留下身后两名同僚面面相觑。  

“他不会说出去吧?”  

“怕什么,我们又没说什么。”  

“可寇自重那个…”  

“别怕,你看那书架下面的褥子,他躲在这里睡觉,要敢说出去,那就大家一起完蛋。”  

那边王珰下衙返家,才进大门又听到小丫头的哭声。  

纵使他这人不爱管闲事,这次也觉得真不能任由孟古青与王思思这般闹下去。  

往日还是只是吵架,如今竟是有人哭了,也不知打起来没有。  

王珰想着这些,转过亭台小径,只见孟古青、王思思、青儿三人正抱在一起痛哭。  

“你们…打架了?还不分开。”  

然而却没人理会王珰。  

孟古青大哭道:“我不回科尔沁!不回科尔沁…呜呜…思儿、晴儿,我不想走啊…”  

“呜呜…我不叫晴儿,叫青儿啊…呜呜…”  

“科尔沁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你们陪我…”  

“孟古青…你不要走好不好?”  

王珰摇了摇头,只觉这三个丫头片子越来越颠了。  

——怪不得爹和大伯懒得管她们,等珠二哥回来,见女儿被养成这样,也不知要发多大火。  

但他走回院子之时,脑中却也不由自主地思忖起来。  

今日听到的那些话在脑中回想着,他觉得那些官员说的似乎没错。  

“初五那天,大伯和珍大哥回了房山老宅,笑哥儿却是一回来就见那女皇帝,现在又把孟古青送回科尔沁…看来,征辽东一战只怕已经开始了啊。”  

碧缥从屋子里迎出来,问道:“相公在说什么?”  

“刚看到思思和孟古青抱在一起哭,只觉得她们也是怪了,天天吵架现在还能舍不得不成?”  

王珰转头一看,却见碧缥竟也是红着眼。  

他不由问道:“你怎么了?”  

“在一起处了这么久的一孩子就要远行了,可不是舍不得么?”  

王珰无语,挠了挠脑袋坐下来,暗道莫非只有自己感到开心不成。  

他摊开写日记的册子,磨着墨,沉吟着,喃喃自语道:“记些什么呢?”  

日记是许久没写了的,想到西南一行的经历,又想到那天王笑说的话,也想到孟古青这个外族孩子在自家的相处与分别…  

这夜,当碧缥端着烛火进来,便看到王珰还在伏案书写。  

“相公今日遇到了许多事,竟是记了这么久?”  

“没有啊,今日我只是在衙中睡了一觉,并未有别的事。”  

王珰说着,感慨道:“不过,今日虽无事,回想起来,这辈子却有许多遭遇,也可以整理出来。碧儿,我不是说要著书立传吗?我今夜忽然决定,要把从天下还算太平,到天下大乱,再到由乱入治这段时间的经验记下来。  

我虽然不像孙先生、胡先生、大哥那样能发人深省。但也许能警醒一些人,知道世事清平的日子来之不易。等往后辽东平定,别人能从这里看到外族也能融洽相处,那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