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进修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生文学)  

讲武堂。  

唐节看着眼前的试题,皱了皱眉。  

“依条例规定,单独驻防的作战部队应依据哪些情况制定作息?”  

“一、季节;二、作战任务;三、驻地环境;四、将官个人习惯;五、人员变化。”  

唐节想了想,见这是一道多选题,于是提笔把五个选择都勾上。  

做完选择题,目光移到后面的填空题,他又犯了难。  

“点卯后,士卒整理号舍、洗漱的时间不得超过___刻。”  

“将官有权对部署下达命令,通常逐级下达,___的情况下可以越级下达。”  

“娘的!”唐节低声骂了一句。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哪里懂的。  

——呵,教出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  

要考也该考些真正有用的东西才对。  

他又看向后面的题。  

“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举兵北伐,兵分三路进取燕云,试论,若你是东路主帅曹彬,将如何取得岐沟关之战的胜利?并如何攻克幽州?”  

唐节冷哼一声,提笔写下一句。  

“赵光义蠢材一个,也配指挥老子?!”  

转头看了看,隔着一个位置,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  

唐节眯了眯眼。  

他目光极佳,能瞄到那年轻人的部分答卷。  

“…粮草不济,则须在月旬内击败耶律休哥,此人乃辽国宗室…”  

“咳咳。”  

才看到这里,监考官在唐节的桌案上敲了一下。  

唐节微微冷笑,也不再偷瞄。  

他搁下笔,懒得再做这份试卷。  

——娘的,跟科举有什么两样?老子要是会科考,还造个屁的反。  

他又看向自己的几个熟人…  

耿当挠头抓耳,明明答不出来还要苦思冥想,蠢材一个。  

自己几个旧将也一样…艾胜楠居然也在写?她能懂个屁,一定是乱写。  

咦,那是牛老二吧?  

只见牛老二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唐节以前就认得这家伙,当时都没发现这家伙这么对自己胃口…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场无聊的考试,唐节出了大堂,感到有些烦躁。  

三月末,他和唐苙投降受封之后,王笑还在西安施政,唐家则被先送来济南。  

唐节在四月中旬到达济南,安置好之后就进入讲武堂。  

和别的小屁孩学员不同,唐节进的是将官进修堂。  

每个月都会有三次考试,文考、武考,以及一次演习,关系到进修结束之后能在军中担任什么职位。  

唐节也知道王笑今年就要北伐,这等大功业怎么能少了自己呢?  

如今已到了六月,入学也一个月多了,今天这第一次文考看来是搞砸了。  

——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去求求老七吧…  

这般想着,他举步往食堂走去。不得不说,这边的菜式确实很不错,这也是唐节愿意留在讲武堂的原因之一。  

一路上有些小学员见了唐节,低声说着什么。  

“看到了吗,那便是武定侯,昨日将官堂的武试魁首…”  

“果然威风凛凛,不愧是天下知名的猛将…”  

“有朝一日,我等或许就在他麾下任职…”  

唐节蛮喜欢这些孩子的,也享受被他们崇拜。  

——可惜,你们不知道老子今天文试考了个倒数第一。  

他领了自己的饭菜找地方坐下来。  

往日这时候食堂都是安静有序,今日却有些不同,有几群学员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唐节也听了一会,却是二月初随水师出征琉球的学员回来了,正在说着自己的见闻…  

“那些荷兰人穿着紧紧的裤子,难看死了。”  

“我听说,朝中有大臣认为,治理琉球花费不小,主张弃守呢。”  

“不可能的,晋王连委派的官员都选好了…”  

唐节对红毛鬼的事没有丝毫兴趣,走过去在王颙肩上一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王笑什么时候回来知道吗?”  

“见过武定侯。”王颙和几个小伙伴都很有礼貌地行了一礼。  

至于王笑什么时候回来,他却是不知道的,应道:“想必是快了,武定侯从西安过来不知道吗?”  

李平却是道:“九月便要北伐,晋王必在七月前归济南的。”  

唐节点点头,心里想着到时该如何叫王笑让自己统兵…  

李平见他不回答自己的话,又道:“学生很快便可完成学业入营,今岁或可与武定侯同赴疆场…”  

唐节心想那可不一定,老子文试考得太差了。  

他脸色一沉,依旧不回答李平的话,目光在张光第脸上一扫,又想到万一找人求情这条路走不通,不然让这小子教一教自己?  

真是太烦了…  

等唐节走开,王颙看着他的背影,低声道:“他也太狂了吧,你跟他说话,他都不应人的,脸色又难看。”  

“人家是当世名将,有点架势也很正常嘛…”  

知事院。  

顾横波把一撂文书放好,打量了一眼左明静的脸色,低声道:“要调派到陕西、山西等地的官员名单理好了,这该是最后一批吧?”  

“嗯。”左明静淡淡应了一声,头也不抬,道:“这些天你们也辛苦了。”  

顾横波却不走开,脚尖在地上轻轻点着,似还想问些什么。  

“嗯?怎么了?”  

“晋王也快回来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