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换对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河在河套平原有一支流,名‘大黑河’,流域土质黝黑肥沃。因这里生活着蒙古土默特部,而得名土默川。  

在俺答汗时期,许多汉人在白莲都首领赵全的带领下逃到土默川开垦农垦,称此地为丰州,蒙古称之为‘板升城’,而‘板升’是房子的意思,汉人喜欢盖房子。  

掩答也曾多次入侵楚朝,但经历了灾荒与战乱,消耗不及回报,俺答也最终选择封贡于楚朝,将赵全送入楚朝处死。  

封贡之后,土默特蒙古已经是楚朝的盟国,楚朝一方面招回愿意还乡的百姓,另一方面也允许贫困衣食无着的流民投奔土默特蒙古谋生。  

俺答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些建立了一座雄伟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楚廷赐名为‘归化城’。  

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它起名叫‘库库和屯’,意思是‘青色的城’,译为‘呼和浩特’。  

到了后金征服蒙古时,皇太极击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大肆烧杀掳掠。  

青色的砖城成了一边焦黑,大量的百姓被杀伐或掳掠为奴。  

之后皇太极以土默特蒙古的名义与藩商贸易,这座焦土之城成了大清在长城以北的物资集散之地。  

一个名叫刘昌的包衣正扛着三袋粮食放进车队。  

他肩上虽有粮,肚子里却饿得厉害,竹竿一样削瘦的小腿打了一个颤,肩上的麻袋掉在地上,竟是扛也扛不起来。  

网址://.qizi  

鞭子很快落下来。  

“狗奴才,又想偷懒?!”  

刘昌趴在地上,看着一支支赤脚从身边走过。  

没有人敢给他出头,有这种胆气的人早死了…  

他挨着疼痛,不明白自己的祖辈为什么要到这样的地方来。  

只隐隐约约记得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偶尔也会说些更久以前的故事。  

“你太爷当年过不下去啦,只好跟着白莲教造反,后来啊,起义失败了,只好逃到这丰州来,没想到这塞外的日子渐渐好了…”  

说到后来,老头子又唱起歌来。  

“人言塞上苦,侬言塞上乐。时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释甲操锄犁。夫耕妇织朝复暮,荜门鸡犬皆相依…”  

刘昌回忆着这些,咬着牙把地上的麻袋再扛起来,背上的血顺着他身上的破布往下流着,汗浸在伤口里,疼得厉害却又习以为常。  

他里恨恨念叨道:“人言塞上苦,侬言塞上乐!”  

然而这天干完活,他与别的奴隶们再次被关进圈子里的时候,隐隐约约却听到了一些别的声音。  

“红阳劫尽,白阳当兴。圣女降临,白莲重生…”  

刘昌转过头,借着月光看去,只见到一双双眼睛里泛出狂热的光…  

长城。  

又是一场血战。  

唐节身上的盔甲破碎,躯体上还插着两支箭矢。  

就是他也觉得吃不消了,忍不住又向西看了一眼。  

天边的残阳一点点落下,清军还没有收兵的趋势…  

又有炮火击在长城上,北面有快马狂奔而来。  

“报!报…察哈尔部包围过来了…”  

“大帅,撤吧!”  

唐节没有回答,又用长槊捅下一个攻上城的清兵。  

混乱中有人一把将他拉进堡内。  

“将军,可以撤了。”  

是石梦农的声音。  

唐节身上的杀气渐敛,有军医上来给他治伤,也不用麻药,直接剐开他的血肉取出箭矢。  

他胸膛起伏得厉害,血也涌得厉害。  

“他们…他们到丰州了吗?”  

“还不知道,但我们只能撤了。”石梦农语速飞快,道:“长城也快被攻破了,北面的蒙古骑兵也来了,再不撤就晚了。”  

“那些百姓跑不远的,现在撤…如果进不了丰州…建虏要追上…”  

石梦农摇了摇头,道:“只能相信他们了。”  

“老子…老子就是不信他们…”  

“赌一把吧。”  

“娘的!”唐节大骂一声,嘴中血沫横飞,也不知道是因为伤痛还是这局势。  

他眼看着身上的箭矢被拔出来,大喝道:“趁夜撤!老子断后!”  

“报!唐节往西北方向撤了…”  

“报!派去阳曲的一千轻骑被歼灭了…”  

“报!北楚军已过太原,兵逼忻州…”  

多尔衮听着这些,俯身从地上拾起一把沙。  

他觉得自己是那样强大,轻易就能握住这些沙土,但不知为何,它们总能从指缝间一点点漏下去。  

他回望着这一片苍茫的天地,北面是万里的长城,南边目光望不到的地方有着雄浑的雁门关。  

唐节逃了,王笑来了。  

这一战呕心沥血,破雁门、破大同,扼守了山西的头颈,分明是取得了战略优势。为何却觉得自己受挫了?  

因为还不尽如人意。  

因为自己害怕王笑了…是吗?  

多尔衮觉得不是,他一脚踏在沙土上,依旧以胜者的姿态傲然而立。  

“摄政王,是否派大军追击唐节?”尼雅哈问道。  

“不。我们的对手已经是王笑了。”  

“可若是让唐节在塞北休整…”  

“本王会亲自坐镇大同,他翻不出风浪来。”多尔衮道。  

短暂的迷茫而后,他重新振作起来,一道一道军令传达下去。  

他命令土默特护军统领哈宁阿继续追剿唐节,不得给其喘息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