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广平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显然是习过武的。  

莫乾心里登时就突了一下,微躬着背,紧张防备。  

那女子却是盯着王笑看了一会,又眨了眨眼帘,继续盯着傻愣愣地看着…  

莫乾再一看她,却又觉得这女子明明长得不算好看,却偏让人觉得有股莫名地风韵,那眼含桃花,春心甫动的样子,竟还蛮有女人味的…  

“问你呢,什么人?!”  

那女子看也不看莫乾,只盯着王笑,先是“哎呀”了一声,接着道:“这位公子可受伤了?奴家正支窗户,不小心打到公子,公子勿怪。”  

她长得粗犷,声音却是细细的,如同小女娃一般…  

“没事。”王笑淡淡应了一句,心道这是个娃娃音。  

莫乾还在防备,又听王笑向自己轻叱道:“大惊小怪什么,粮费吃食,走了。”  

“是。”  

莫乾忙捡起地上的黄糕,拍了拍丢进嘴里,牵着马跟着王笑走了一会,转头看去,皱了皱眉。  

“王爷,那女人还跟着我们,会不会是刺客?”  

“要是刺客我都已经死了。”  

“这…卑职守卫不周,请王爷治罪。”  

“我不是在怪罪你,是叫你别一天到晚大惊小怪的。”  

“是。”莫乾应着,腹诽不已。  

——卑职之所以大惊小怪,就是因为靖安王你太随便了啊。  

“王爷,那女人怎么处置?”  

“不要理她。”  

王笑说着,随手又把面巾戴上,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楚代兰陵王。  

他想着要是把这比喻告诉眉儿、芊芊、缨儿、小竺、明静、朵朵…她们一定会菀尔一笑。  

那边辛宜学也回头看了一眼,心想靖安王可真是楚代西门庆…  

是夜,一名老者带着一个大汉走进邯郸县中一座小楼。  

小楼里只坐着一个相貌平平无奇的小姑娘,正在雕刻佛相,见他们来了,起身唤道:“老祖师、掌柜,你们咋来了?”  

老者也不应,反问道:“圣姑呢?”  

“圣姑下午出去了。”  

“这种时候还出去做什么?”老者带着大汉在厅堂里坐下。  

小姑娘给他们倒了杯水,应道:“俺也不知道。”  

“等圣姑回吧。”老者皱了皱眉,与汉子闲聊起来…  

“河北也是呆不下去了,我们得尽快带着教徒们离开。”  

小姑娘插嘴问道:“为啥子呆不下去?俺感觉呆在这蛮好哩。”  

老者叹息一声,掐着指头算了算,眉头皱起来,道:“老夫在郓县韬光养晦,本以为山东必有大乱,但没想到自从王笑来了山东,传教是越来越难哩。这才让圣姑到河北来,偏偏那王笑又把广平府也占了下来…”  

“然后哩?”  

“当然是越乱的地方越好传教,广平府已有由乱入治之相,不好呆喽。”  

小姑娘道:“隔壁的山西最乱哩,老祖师咋没去山西传教?”  

“咋没去哩…不是…老夫是说,前些年老夫在山西发展了不少教众,那地方战乱横行,天灾不断,传教方便。后来啊,不是鼠疫横行了吗…”  

“老祖师不是有香灰吗?喝下去不就治鼠疫了吗?”  

老者微微一滞,点头道:“不错,正是老夫请了弥勒佛驱除鼠疫,又佐以香灰,这才治好了山西的鼠疫。但…老夫也要给别处百姓带去安乐,所以这两年又回到了郓县。”  

小姑娘连连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哩,前阵子官府给我们发药哩,说是什么宋大夫制的防温疫的方子,那官差还说鼠疫是朝廷治好的…”  

老者道:“狗朝廷胡说的,不要脸。”  

闲聊着这些,正有些不耐之时,门吱吱呀呀被推开。  

三人警惕起来,转头看去,却见是圣姑回来了。  

月光下,老者敏捷地感觉得圣姑的脸色与平时不同,脚步也轻盈了些。  

“你去哪了?”  

“没去哪,你们咋来了?”被称作“圣姑”的女子声音细细的,这时说话却有些气势。  

“得走了,明天城门一开,我们就离开邯郸,圣母请连夜通知教众,分批走…”  

“走?为啥要走?大锁哥你说,咋过来了?”  

老者身后的汉子终于开口说话了,一说起来就没完。  

“俺们在山东太难传教了,郓县本来是俺们的地盘,但这两年官府一直在打压俺们,日子可难过了,很多人有了田,都不肯听俺们传教。而且俺们也不敢,闷坏了都…  

前阵子,那王笑出现在平阴、梁山、汶山,老祖师吓坏了,连夜带着俺们逃。还好俺们逃得快…  

你是不知道啊,俺们才逃出去,王笑果然就到郓县了啊。这下连俺都吓坏了,俺们没命地跑,这才跑到广平府来。老祖师说,要带俺们去别处哩…”  

圣姑道:“怕啥?这两年我们啥都没做,官府咋能知道我们是闻香教?”  

老者道:“不是怕,而是山东、河北都已由乱入治,没了让我们壮大的机会。老夫这来的一路上仔细观察过,山东各地都有兵马向广平府这边调动,很可能是王笑想要围剿我们…”  

“围剿我们?”圣姑诧异道:“我们干啥了?他咋知道要围剿我们?”  

老者抚须,眼中露出向住与骄傲,道:“大乘兴胜元年,中兴福烈皇帝起义,聚众近数人,攻城各座,占据郓县、滕县、邹县、峄县,逼近兖州、曲阜、郯城等地,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地区,何等轰轰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