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桃花扇(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公伤在膈上,膈属肺,肺手太阴之脉…伤了膈,自然是食欲不振、呼吸不畅。”  

吴中名医李士材把着王笑的脉,皱了皱眉。  

皱眉倒不是这伤他不知道怎么治。  

而是…这个国公明明身体康健,偏要把自己掳…哦,请过来,让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王笑却是问道:“李先生是说我膈上破了洞,密封不住,压强不够了?”  

“鄙人不知何谓‘压强’。”  

王笑随口胡诌道:“这天地之间是有气的,而这气,是有力的…”  

李士材对这些物理小知识有着满满的好奇,手也不从王笑脉上放开,边听边思考着。因南直隶乡试极难,他屡试不第,这才转而从医,涉猎颇广。  

这时代的文人喜欢‘格物’,这两天陈惟中就告诉了王笑许多方以智在格物方面的轶事。  

比如方以智一直在写一本《物理小识》,他认同传教士的地圆说,还认为金星、水星是绕着太阳转的,并还打算用光学原理测出太阳的直径…  

王笑对此倒有些感慨。  

明明是个大有可为的科学家,偏偏要去搞政治。  

至于陈惟中说这些事的目的,无非是想为至交好友说话,挽回铜瓦厢之事后方以智在王笑心中的印象…  

此时说着话,王笑看向李士材那灼灼双眼,问道:“李先生对这些有兴趣?”  

李士材这才收回问脉的手,抚须道:“所谓‘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只是国公说的可是真的?”  

“那这样吧,回头我们做一个实验。我把两个半球这样合在一起,让几十匹马都拉不开…马拉不开,所以可以叫‘马的力半球实验’…”  

“这何等荒谬?”李士材讶道。  

“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嘛。”王笑借用了方以智书中之语。  

王笑最近之所以看方以智的书,是打算召回对方,把压强的知识教给他,研究出抽水器、水闸、水位器等东西,好治理黄河…嗯,少让这些书生玩阴谋,多做些治理民生之事。  

“那倒也是。”李士材点头道。  

——老夫才不要陪你做什么破实验,老夫要回苏州。  

“国公这伤再过阵子也就好了,老夫再开几副调理肠胃的药…”  

话到这里,李士材终究还是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  

“其实不须鄙人来,等闲大夫便可医治国公。”  

王笑道:“是我家里人不懂事,女人嘛,小题大做的,麻烦李先生跑一趟了。”  

他这话像是责备的话,似在向李士材赔不是,但神态间却显出些难以名状的温和笑意。  

李士材心中微愠!  

——你们夫妻恩爱是吧?凭什么把老夫绑来?  

下一刻他又想到原来是公主殿下把召自己来给国公治伤,那便是皇恩浩荡,万不敢再心怀怨怼了。  

“能为国公治伤,是鄙人之幸。”李士材递了药方,拱手道:“那鄙人这便回苏州…”  

“李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王笑讶道:“我们说好了到济南看马的力半球实验,何况如今山东急需大夫,正是李先生一展才华之际。我已安排好了,等这次灾情过去,请先生坐镇山东医药学堂…唔,同六品官员俸禄待遇。”  

李士材一转头,整个人懵在那里。  

你安排好了?  

“这…鄙人…苏州…”  

“李先生放心,放心。”王笑道:“你的家小我自会安排妥当。”  

李士材还想再说什么,又听王笑说了一句。  

“对了,齐王殿下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为社稷拨乱反正了…”  

李士材眼一瞪,心中登时忽有了一个念头。  

皇恩浩荡呐!拥立之功的最后一点机会,竟是这样被自己赶上了?  

王笑挥了挥手,送走了李士材。  

眼下治理黄河要人、发展工商要人、扩建军队要人…等拿下河南,那千里荒地,耕田兴农还要人。  

今天当是开了个头,从江南抢一个人口过来…好吧,杯水车薪…  

左明静全盘考虑了之后,先是传信回济南奏禀淳宁,请一份山东最反对固河的官员名单;又安排下属去了解各个徐淮官员情况;自己则开始翻阅河南各县地志…  

把鲁苏豫三地官员互调之事说来简单,安排起来却甚是繁琐,堪比一次小规模的京察。  

这样的重务压在左明静身上,眼下又是人手不足,她也感到吃力。  

但她是适合做这些的,心细、又有耐心,再想到自己能给王笑分担压力,也不觉得幸苦。  

这夜左明静一直在烛火下坐到夜半,却是秋田优子过来,送了些吃食。  

秋田优子说是秦小竺近日编整俘虏、训练新军本就辛苦,好不容易回了府,又要劝王笑歇、还又要劝左明静歇,岂不操心?  

末了,她又道:“刚才我过来时,国公特意说事情不急,左大人慢慢来的呐。”  

左明静这才合上手中的《颍川志县》点头应下…  

等洗漱之后,她方才有空拿出那只罗袜来,心中还觉得羞恼。  

——他也太不像话了…  

她捏着它默默想着心事,忽然感到微有些困惑。  

往日都是用的桂花香粉,这只为何却隐隐有艾草的气味?  

摊开一看,左明静柳眉微蹙,又有些着恼起来。  

手中这只袜子这么大,分明便是王笑自己的,他最不喜虫咬,公主殿下每次都要嘱托婢子把他的衣物拿艾草熏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