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回几招(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山腰上,现在,如同被王笑抬起一脚,踹下山崖…  

王笑淡淡扫视了一眼三人的面容,背过身。  

把董小宛送来的那个“车夫”已经被锦衣卫捉到了,确系尤先生安排的心腹探子。  

王笑伪造了一封尤先生的密信,派人带着这个探子到淮安找到童元纬,让其刺杀自己。  

这不是沈保的计划,沈保的计划是慢刀子,但王笑需要一把快刀。  

用这快刀,斩杀复社三子心中骄傲与浪漫…  

“郑元化打算开决黄河大堤,水淹山东。”王笑开口说道。  

方以智从恍然间抬起头,喃喃道:“什么?”  

王笑没有回答他,在案上摊开一张图纸,道:“我很难调派北面的大军阻止此事,动静太大。思来想去,打算派一支奇兵,从徐州出发,奇袭开封、郑州。”  

“国公在说什么…”  

“闭嘴,听我说。”  

“我不信。”方以智摇了摇头,道:“开决黄河,还要使其改道山东,你知道这样一来要死多少人,此事没有证据不可…”  

“我让你闭嘴!”王笑大喝道:“你不信?我告诉你,楚朝早几十年来,大小官吏贪墨治河款项,每逢巡查,授意河工掘开堤坝,以销毁其罪证。数十来年,仅为掩盖贪墨罪行、因人为毁堤而死者,每年皆有数万人。”  

“你不信?这满朝官吏每日都在你眼皮子第下干这倒行逆施之事,是你这士大夫望族门第站得太高,看不到了吗?!”  

“竭生民主膏血,以供其骄奢淫僭。你要我去南京,要我去光兴社稷?要救的社稷若是如此社稷,还不如亡了!这楚朝早该亡了!”  

方以智脑中“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厅中安静了好一会。  

复社三人终究是闭嘴了…  

王笑吐了两口气,竟是又恢复了平静。继续有条不紊地说起来。  

“刚才我说到哪…哦,从徐州出兵,好处是就在本身就在黄河以南,不必再渡河,但也很难不引起对方的警觉。不过并非没有办法,这办法,落在你们身上…从徐州到开封,第一站就是商丘,下辖夏邑、虞城等县。”  

“侯方域,你侯家是商丘大族,你父亲侯恂曾督七镇军务、官任南京户部尚书,在商丘威望最著,不少官员皆是其门生故吏。我要你去劝降商丘城,供我兵马入境、提供粮草、封锁消息…”  

“陈贞慧,你父亲陈于廷曾是东林党魁,门生遍布天下,雎县县令向信厚便是其弟子…”  

“方以智,桐城方氏,这一路过去,没几个地方没有你方家门生故旧,杞县县丞便是你外祖吴家的嫡系…”  

事实上王笑说的谁谁谁,方以知等人自己也未必认得。  

但能被称作“四公子”,其身世名气,要想劝服这些城池倒也并非不可能,只是…到现在脑子里还是懵的…  

王笑又道:“郑元化很可能已驻兵在黄河北道,不好找,也不好除掉。但驻扎人马,他们必须要有粮草,粮草送到哪里,有多少开支,开封城内必定有备案,我要你们去帮我尽快拿下开封,并且找到这个资料,揪出这些兵马…”  

“对了,还有一个冒襄,他离开徐州之后被郑党的人捉了,我已让人救回来,你们一会去见见。”  

方以智道:“这…我还想想问一句,你确定郑元化真要开决黄河?他…他怎么敢如此?”  

王笑没有回答,在椅子上坐下来,疲倦地闭上眼。  

“国公,此事…我们还是有疑惑…”  

“自己想。”王笑眼也不睁,道:“要怎么做,你们自己选,我给你们一个时辰考虑…”  

周衍匆匆穿过长街,一路上总能听到有人在说着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  

“太好了,国公答应去南京主政…”  

“散了吧,嘿,我们说动了国公…”  

“以后就要称王爷了,总算不要再南直隶打仗了…”  

王珰拉了拉周衍,低声道:“殿下…”  

“你不是说姐夫不可能答应的吗?!”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王珰道,心说自己果然就不适合插嘴这种事。  

进到府衙,只见那边裴民正在向几个下属吩咐:“准备一下,过几日护送国公去南京…”  

周衍没有说话,冷着脸就向里走去。  

走到前院,被两个护卫拦住。  

对方不认得自己,周衍于是怒气冲冲喝了一句:“裴民!”  

裴民小跑过来,腼着脸赔笑道:“这边…”  

引了引周衍避开两步,他才小声道:“殿下,国公正与人议事呢。”  

“什么时候国公议事,我这个亲王还听不得?”  

“这不…这不是殿下现在是微服出巡吗?”  

“我要进去。”周衍冷冷道,眼中怒气更甚。  

“殿下何苦为难小的…”  

“滚开!”  

周衍终还是发了脾气。  

这些天隐忍又隐忍,压着担忧、努力相信王笑,没想到王笑最后还是选择了背叛!  

以后会是怎么样,不用想都能知道。  

如徐州城内的传言,王笑已纳了董小宛进府,每日避不见人。  

等到了南京,沈保再献上更多美人,不出多久,王笑就会忘了姐姐。  

如王珰所言,这边就容易引人安乐,王家兄弟皆是那好色德性。  

以后王笑励精图治也好,在江南安乐也罢,总之要把自己一脚提开…  

带着这样的怒火,周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