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拖着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德州。  

德州城已然被建设成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  

十二连城外又加筑了两道城墙,城外又起了两座军城与德州城互为犄角,一排排壕沟、拒鹿角纵横沟壑,瞭望塔与炮台星零座落。  

值守的兵士一个个笔直的身板,如果熔在了千里城防当中。  

各个校场上传来呼喊之声,两万披甲之士排成方阵整装待发。  

南面,一辆辆马车络绎不绝,运送着粮草与装备。  

官道上,有一匹快马远远奔来。  

城内,三军都督府已然建成。  

军议大厅没有过多的装饰,墙面灰色的大砖,大梁木也未曾打磨,显得恢弘而豪阔。  

厅中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诸将围在沙盘边。  

董济和正在做最后的部署。  

因为他年纪太大,秦山海北上时带走了夏向维与史工并没有带上他,于是董济和留下坐镇德州。  

“国公爷留下的战略意图很明白,我们要做的就是拖延建奴南下的步伐。”董济和指了指沙盘上沧州的位置,说道:“我们若不出征,再沧州的建奴兵马随时可能来攻德州,太被动了。反之,我们一动,则可化被动为主动,在沧州与德州之间取得纵深的空间。”  

秦小竺一身盔甲,坐在主位之上,眼神有些落寞,闻言点了点头。  

董济和又道:“多铎刚打下沧州,还在整备兵马。这个时候,秦将军你以国公的名义出兵。攻打南皮、献县、海兴诸城,目的有几层,一是不给多铎休整的时间;二是让他疲于应付,消耗其兵力;三是威慑,让其不敢迅迅南下;四是给秦副帅创造偷袭多铎后方的机会…”  

话说到这里,军机处的林向阳摇了摇头,道:“我还是反对这个计划,太冒险了。国公爷下落不明,秦副帅领兵在外,三军总兵尽出。山东防务本就只能依靠秦将军和董军师。如今你们再出兵,后方谁来守?一旦被建奴看破虚实,调一路兵马绕道偷袭,则基业尽毁。”  

他说到最后,自己都觉背上发凉,再次强调道:“太冒险了。”  

董济向沉默了一会,找不出能反驳林向阳的理由。  

末了,他也只是道:“这是国公留下的战略意图。”  

“但国公不在,我们必须考虑我们能不能实现这个战略。”林向阳沉声道:“别的不说,山东防务又交给谁?眼下德州城内可还有一员大将?”  

董济和拍了拍林向阳的肩,道:“老夫与秦将军出发后,德州防务就拜托你了,依矩而行便是。”  

“董先生,学生担不起这样的重担啊…”  

“过几日,姚督师会过来。”  

林向阳愣了好一会,才想起姚督师是谁,惊愕道:“姚督师?!董先生莫非在与学生开玩笑?!”  

“这是殿下的意思。”  

上首的秦小竺按着剑站起身。  

她早有了决定,也没什么好动摇的。  

恰如董济和所说,这是王笑的定下的战略意图,现在他不在,自己和淳宁就把事情办下去。  

“今日出了德州城,我便是虢国公王笑,出征!”  

“是!”  

诸将议定,出了三军衙门与整装待发的兵士会合。  

这一战他们都没什么信心,只是带着悲凉的心境打算去殊死一搏。  

秦小竺才翻上马,便见一骑快马奔来。  

“济南急报!”  

秦小竺心中一惊,接过那信看了一眼,忽然展颜笑了出来,眼中已带了泪花。  

“王笑脱困了…”  

她转头对董济和说了一句,扬起长刀,眼中的落寞尽去,化成无尽的振奋。  

董济和身子一振,苍老的面容上仿佛恢复了容光,展颜笑道:“好!好!”  

旌旗招展,两万兵马安安静静,忽然听到有人豪迈地大喊了一句。  

“出发!杀他娘的。”  

“必胜!必胜…”  

济南,虢国公府。  

左明静埋首整理着公文,不自觉又想到两日前的场景。  

王笑被捉的消息传来之后,公主殿下一直是那个落落寡欢的样子,直到两天前突然听到禀报,道是有流民从西北方向来,带来了虢国公的亲笔手书。  

当时左明静正与淳宁在议论公事,接着淳宁便看了那封信。  

左明静目光看去,只见淳宁惊喜地跳了起来,像是枯萎的花朵突然重新绽放开来,像是阳光破开浓雾照在清晨的新叶上…  

“夫君脱困了!”  

淳宁惊呼一声,把那封信贴在心口,仰着头又哭又笑,接着她提着裙子便跑过院子,半点没有往常端庄稳重的样子。  

左明静不自觉地就跟了上去。  

她看到淳宁穿过月亮门,和缨儿、朵朵抱在一起哭着。  

“缨儿你看,夫君已经脱困了…”  

“呜呜呜…少爷…”  

好一会儿,左明静惊觉自己像是哭了,她抹了抹脸上的泪,想离开又舍不得,默默看了一会,最后还是重新跑回知事堂。  

她不能像缨儿她们那样抱在一起哭一场,只是努力保持着神色的平静,默默处理着公事。  

之后淳宁再过来,神情已经大不相同。  

“明静,替我写封信给小竺,把好消息告诉她。”  

“是。具体是?”  

淳宁“唔”了一声,像极了王笑的口吻,拿出手里的信摊开在她面前。  

那信上语气平和,用句也白话得不像话。  

“见信安,已脱困。张嫂嫁给了铁豹子,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