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吴阎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多了,你才想起来你是汉人?  

哂笑归哂笑,范文程还是神色一肃,朝天拱了拱手,道:“我先祖乃宋代名臣范文正公!我立世常以先祖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省。楚朝腐朽,三饷之酷无极,可谓政无纲纪,民不聊生。  

所以吴帅起事,是为天下苍生请命。但如今唐中元败法乱纪、四处索捐,其恶正甚于楚朝。反观我大清皇帝立国十数载,荷上天祖宗之佑,诸王用命,今乾坤已定,大统永固。吴帅你为天下…”  

吴阎王不爱听这些,挥了挥手,喝道:“来人!带上来。”  

有亲卫捧着两个脑袋走进账中,那脑袋是新鲜现割下来的,血溢满了托盘,一滴滴落在地上。  

范文程眼皮一跳,迅速收起眼中的骇意,继续以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坐在那。  

吴阎王手一指,道:“知道这两人是谁吗?孟九派到我身边的探子。我们往来的信件被他们偷看了,只差一点就送了出去,老子差点就完了!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投顺你们大清,我也是要担风险的。若没有厚赏,我凭什么投顺?!”  

范文程道:“没有功劳可以立功劳。若吴帅能斩首唐中元,献出燕京城,自当另行别论。”  

“不行。”吴阎王断然拒绝,起身走了两步,道:“京城内还有唐中元的嫡系兵万六万人。范公这样,与让我送死有何异?”  

范文程抚须笑了笑。  

条件谈到这里,马上也就能谈妥了。  

他走到帐中的地图前,拿起棍子在一个位置上点了点。  

那是京城与朗坊间的一个地方,名叫黄村。唐节与索沛正驻师黄村。  

吴阎王目光看去,眼神亮了亮。他知道投顺大清的事情成了,忙活了一辈子才有的荣华富贵丢不了。  

“唐节?可以…”  

突然,帐外远远传来一声通报。  

“大帅,孟军师来了。”  

吴阎王与范文程对视一眼,都警惕起来。  

“不见…”  

范文程摇了摇头,轻声道:“稳住他,睿亲王还需等我回去复命,约定时日、共击唐节。此时不可漏了破绽。”  

吴阎王才点头,范文程已隐入后帐。  

不多时,孟九径直迈步进来。只见吴阎王正负手看着地图仿佛在思忖战局。  

“孟九军怎么来了?”  

孟九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几滴血迹,从容不迫在帐中坐下来。道:“刘循今日又去见驾了,提议弃中原、守山西,吴帅怎么看?”  

“这种事你们与大哥商议,议好了招呼一声就是。”吴阎王大咧咧在主位上坐下,道:“我能有什么主张?”  

“说了多少次了,要叫‘陛下’。”孟九忽然问道:“这椅子似还温热,吴帅方才在待客?”  

吴阎王目光一凝,道:“与将士们议了议军情。”  

“议得如何了?”  

“无非是多派斥候先打探军情。”吴阎王似乎不经意地说道:“这不,我亲兵营都散出去了。”  

他知道孟九是为什么来的。  

那两个暗探正是藏身于他的亲兵营之中,今天被自己找出来杀了,此时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  

孟九点点头,稍稍舒展了眉毛,又道:“陛下已下旨让太子殿下从西安调兵十万增援;另外,王笑今天也传来消息,会亲自带兵北上。若能撑得住这段时日,战局或有转机。但三殿下那里,恐怕需要支援。我今日来,便是想请吴帅出兵助三殿下一臂之力。”  

这提议正中下怀,但吴阎王担心孟九是在试探,并不答应,故作犹豫了片刻,找了借口推托。  

“好吧。”孟九叹息一声,抚了抚膝盖,站起身,又道:“看样子,陛下很快就要御驾亲征了。想必这两日便会召吴帅进城商议,吴帅准备一下吧。”  

“知道了。”  

吴阎王应了一句,见孟九已转身向外走去,身形佝偻,头上的发髻也是散乱不堪。  

下一刻,帐中一声大喝响起。  

“拿下他!”  

吴阎王转头一看,正见范文程已急急冲了出来,喊道:“他看破了,快杀了他。”  

孟九亦是一回头,眼中精光一闪,脚下陡然一快,向外奔去。  

他确实看出来吴阎王反了。  

聊了这么久,今天居然不开口讨要粮草…  

帐外,孟九带来的十二名亲卫迅速护上去,一边向营中冲去,一边喊着:“孟军师有要事回禀陛下,快让开。”  

范文程大急,从袖中掏出一卷清制诏令往吴阎王手中一塞。  

“睿亲王已答应你的条件了,速去诛杀孟九,否则大事休矣!”  

吴阎王一把操起帐中的大刀,人已向孟九扑去。  

“孟九反了!拦住他!”  

随着这一声大喝,长刀如彗星袭落。  

孟九身后一名亲卫抽刀回身,格档了一下。  

“当”的一声响,那亲卫手中单刀断住两截,吴阎王大刀已顺势从他头颅上劈落。  

血花飞溅。  

孟九目光看去,见一群群吴阎王的嫡系亲卫从四周冲了上来。  

“杀了孟九!”吴阎王又大喝道。  

孟九枯槁的脸上浮起一丝狰狞,竟是停下脚步,返身向吴阎王扑了上去。  

“保护军师…”  

“散开走!告诉陛下吴阎王反了!快!”孟九大喊了一声,声音尖细而凄厉,如鬼魅在黑夜啼哭。  

说话间,他干瘦如爪的手已扼住一名镇南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