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王景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兴生策马穿过宁津县外的官道。  

他已经奔驰了整整一夜,终于,跨下战马嘶鸣一声,已然力竭。  

“吁…”  

高兴生扯着缰绳,下马歇息了一会。  

这次回燕京,他特意换了一身游方术士的打扮,仿佛回到了当年还没加入义军之时。  

可惜,短短两年的高官生涯,那股行走江湖招摇撞骗时拿捏起来的仙风道骨之气已然消散,只留下满身官气。  

趁着歇息时,高兴生又把袖子里那个“赢”字拿出来看。因为他实在是对这一场仗十分在乎,又不知该从何分析。  

字是好字,就是笔触过于风流,一如王笑其人。  

阳光从树冠上洒下来,照在那字的转折之处。  

“咦…”  

高兴生忽然一眯眼,突然在笔划之间发现一缕杀伐之气。  

“竟是看到了胜机!”  

手一颤,这位算命先生打扮的瑞朝高官登时大喜,将纸揣入怀中,重新上马,心中一片振奋昂扬…  

与此同时,王笑还在齐河县境内、没有渡过黄河的王景河故道。因为小浮桥人可以过去,他带的辎重却过不去,只好让人一边搭桥一边救人。  

王笑这半个月跑遍了山东砍人,加上昨夜又折腾得太厉害,今天在马车上浅浅睡了一个时辰之后更觉昏昏沉沉。闭上眼仿佛还能看到缨儿那双绕在自己腰上的小脚丫,淳宁如藕一般的一段粉臂…  

他于是下了马车,活动了一下筋骨。  

举目望去,上游又有许多人被冲了下来。  

大概是河南某处又有整村的人在黄河故道里开垦。  

王笑看了看,还有五十余个亲卫随侍左右,又把他们都派了过去。  

这样一来,他身边还有耿当和另五个亲卫。  

耿当懂一点农活,分析道:“这场春汛不大,俺爹以前说过,要没有春汛,就要担心发生春旱,今年的年景能比去年好。”  

这话耿当不说王笑也知道,这些日子的公文看下来,王笑懂得比他还多。  

无非是黄河上游的积雪融化了、溢到王景河故道里,山东这个情况算好,两淮今年才要糟糕,这些日子江北四镇逃到山东的灾民又多了不少…  

尤其是当年吴阎王决黄河淹了开封后,把楚朝数代辛苦经营了两百年的河防工程毁了个精光,水势泛滥过去也不知要糟蹋多少田地。  

“你说是好年景,还不是这个样子,农活不易啊。”王笑叹息一声。  

忽然,他眼睛一亮。  

只见水面上漂一头牛,正趴在木屋的残板上哞哞叫着。  

牛这种东西到处都是很缺的,哪怕王笑贵为国公,也生不出牛来。他其实想发明一个犁地的工具,但没有动力源。  

蒸汽机虽然早就想发明,原理也简单,就是冶金工业跟不上,精密轴承不好做,前阵子莱州倒是终于鼓捣出一台,但要真能投入使用还要很多时间。  

总之目前还是用牛更实在。  

眼下这情况,山东的耕牛要是病死一头,就关系到十几户人家的农耕,文书都还要传到王笑案头…嗯,这事听起来就不像话,也让人不胜其烦。  

“去,让他们一定要把那头牛拉上来。”  

调走了一名亲卫去通知下游的官吏,王笑又吩咐两名亲卫道:“你们骑上马,去上游茌平县看看,到底是怎么办事的?!怎么什么东西都冲下来?!”  

“是。”  

王笑带着耿当和两名亲卫又往上游走了一段。  

突然听到有人在呼救。  

却见一个农妇正在水中挣扎。  

漂下来的人很多,除了死掉的,大部分都抱着木板,有气无力的样子。  

偏偏这只有这农妇连个木板也没有,不救马上就会死掉。  

“去把她救上来。”王笑又吩咐道。  

耿当挠了挠头,道:“俺是北方人,俺不会水。”  

王笑倒是会水,但他不想去。  

那女人喊得中气十足,看起来像是刚掉下去的,谁知道是不是刺客。  

“你们两个去救,小心点。”  

“是。”两名亲卫在河道边卸了甲就去救那农妇。  

王笑看了一会,见那农妇确实是不会水性,几乎都要被淹死了。  

这种事是假扮不了的。  

一时间王笑也有些羞愧。  

自己这国公当久了,疑心病未免太重,对人命竟也轻贱起来,看来往后得改一改…  

那两个亲卫水性一般,捞了好半天才把那农妇捞上来,也都灌了好几口水,瘫在岸边一动不动。  

眼见人已经救上来了,王笑打了个哈欠,感到十分困顿,也懒得去看那农妇,吩咐耿当:“你去帮她把水呛出来。”  

“是。”  

王笑又打了个哈欠,转身向马车上走去。  

——不行,还是得去躺一会…  

远处荒草萋萋,兵士民夫们忙碌着。  

王笑缓缓走着,心想小竺这时候应该已经醒了,也不知她会有多生气,才出门就想她了…  

忽然,他听到身后有轻微的脚步声响起…  

济南城,王珰正在商务处衙门里吃饭。  

自从搬回王家之后,他中午也懒得再回家吃饭,免得听王秫和周氏唠叨。  

他发现,商务处的饭菜比张嫂做的要好吃不少。  

想到张嫂,王珰也想到小柴禾后来告诉自己的——张嫂是个建奴的细作。  

怪不得做饭那么难吃。  

“算时间,张嫂也该逃回关外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