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老封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衙乱战之时,王笑正领着三十余人穿过了那条阴森狭长的走廊。  

终于快要从那种压抑的环境中走了出来,王笑呼了一口气,不由摇头道:“呵,封建礼教的长廊,把女人和囚犯一样关着。”  

唐芊芊转头看了他一眼,微有些出神。  

下一刻,前面的兵士一声惨叫。  

一根虎尾棍重重砸下,将最先走出去的兵士砸得脑浆迸流。  

王笑执着火铳看去,前面被堵的死死的,看不到敌人。  

“什么人敢擅闯圣府内宅?!”一声叱骂轰然传过来。  

刘一口执刀劈去,“当”的被棍子格挡下来,虎口剧痛。  

王笑又是冷笑摇头,冲外面喊道:“你再拦着路,我们就调头回去,把孔家内宅杀个干净。”  

前方的人沉默了一下,似乎让开道路。  

王笑由唐芊芊和花枝护着,走出长廊,目光看去,只见月光下站着三个老头,一个手执虎尾鞭,一个执燕翅镗,一个执金头玉棍,正怒目瞪着自己这些人。  

“尔等好大的胆子,圣府家眷之地也敢闯,老夫必杀尔等。”  

王笑不由好笑。  

“世上竟有这样的事,你们守着这一条又窄又长的小道,就想把孔家的女人们都守着不让人看?”  

他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只见内宅的墙上还有特制的石槽,这是用来给内宅用水的,不许挑夫入内。  

王笑鼓了鼓掌,赞道:“这走廊、这石槽确实巧夺天工,还有三位…封建卫士,一身武艺替人守着内宅,晚辈佩服。但是,不好意思,现在内院有三百个我的人,从后院进去的。”  

三个老供奉一愣。  

他们手中的武器是前朝御赐的,为的是替圣府守住内院。他们的祖先就是孔家世袭的供奉,这样的传统已经有两百年了。  

而两百年来,承平日久,孔家礼教森严,一直也没出过什么乱子。渐渐的许多防备也松懈下来。后门、外墙都可以翻进去…  

但因为这武器是御赐的,象征着孔家的礼教。因此他们还是必须守着这内宅门,守着孔家的贞洁。  

这是象征。  

而王笑脸上的笑容就是在嘲笑他们。  

于是三个老供奉大怒扬起前朝御赐的武器便砸过来。  

“食古不化。”  

王笑冷笑一声对着一个供奉就开了一铳。  

“当”的一声响,拿金头玉棍的老供奉一棍格下。  

下一刻那玉棍碎开子弹钉在他的肩上,将老供奉带倒在地。  

刘一口正领人与另外两名老者鏖战正酣。忽听王笑喊道:“时间不多了别理他们,走!”  

三十余人向西奔去。  

老供奉还想追王笑转头喊道:“你们快去内宅看看吧我的人正使劲瞧你们孔家媳妇呢…”  

佛堂中,羊倌一手制住窦秀兰,一手捂住她的嘴。  

“孔植在哪?”他问道。  

“呜…呜…”  

羊倌盯着对方的眼睛,道:“我放开手你要敢喊我做了你。”  

四十多岁的窦秀兰眼睛似能说话,说了句好。  

于是羊倌放开手。  

“这这位英雄…妾身不知道他在哪…”  

羊倌看着她的眼睛,知道她所言不虚,又问道:“孔家宗谱在哪?”  

窦秀兰眼中有泪水流下来,抬手指了指东面道:“在东面的家庙…对了,香案上面也有一份抄录的…祈福用的。”  

“别动不然老子做了你。”  

羊倌松开窦秀兰,过去把宗谱拿了起来。  

“英…英雄拿反了…”  

“老子识字。不用我说。”羊倌皱了皱眉,看得头大不已骂道:“你们孔家人怎么名字都差不多?我问你也孔植要是死了这衍圣公该由谁当?说!”  

“自然是…兴燮。”  

羊倌骂道:“除了他呢?”  

窦秀兰身子颤抖着,只是哭,也不回答。  

“这个行不行?”羊倌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问道,“这个离大宗最近。”  

“这…这是妾身死了的丈夫…”  

“哦,这个呢?”  

窦秀兰摇了摇头,目光在谱子上看了一会,低声道:“孔兴弥,是除了孔植一脉之外,离上代衍圣公最近的。”  

羊倌在这名字上一勾,点了点头,将谱子收起来。  

此时外面已有人在呼喊,他也懒得再管窦秀兰,转身往外走去。  

走了两步,他耳朵一动,一转头,只见窦秀兰正拿起一把剪子要朝她自己心中捅去。  

羊倌迅速回过身,一脚踹过去,将她手里的剪子踢飞。  

“干什么?老子让你去死了吗?”  

窦秀兰泣不成声,哭求道:“英雄,求你让我死了吧,也别把今天的事说出去…呜…我守节守了三十年,今天被你摸了身子…让我死了吧…”  

“老子摸你了吗?膫子肏的婆娘。”羊倌气极,“老子那能叫摸…”  

窦秀兰只是擦着自己的嘴,低着头不答。  

羊倌瞥了她一眼,又问道:“你既不怕死,刚才为啥那么听话?”  

“我…我怕英雄你…”  

她话到一半,低着头说不出来。  

羊倌有些好笑,指着她道:“你给老子老老实实的,事情不会传出去,你要敢去死。死了老子也弄了你!”  

窦秀兰大骇,伏地不敢作声。  

“对了,老子看你还没尝过那滋味吧?嘻,丈夫去得太早?”  

窦秀兰心惊欲裂,吓得呼吸都停住。  

好一会,她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