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大家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间处理一些家中事务。  

今天的事情有点难办…  

朝廷每年都会给孔府一些官员名额,可以出卖,一年可以卖个五十万两左右,今年南京朝廷也给了些官职,孔兴燮看了一眼,发现都是山东的官职。  

“这些官职,我们让人上任了,齐王那边不认吧?”  

管家赵德成陪在一边,点头道:“公子说得不错,陛下这是想让我们孔家与齐王翻脸啊。”  

孔兴燮小脸严肃,沉思了一会,道:“把收了的银子退回去吧,今年这官不卖了。”  

赵德成答应了一声,脸上也没有别的表情。  

孔兴燮看了他一眼,小声问道:“赵管家,我处理得不好吗?”  

“公子这样处理,那就是我们吃了个暗亏,旁人却不知道我们担了亏损。”  

“赵管家认为如何处理?”  

“派人将这册子带到济南,让齐王知道孔家卖了他面子;再派人到南京,让陛下知道孔家在山东受了委屈。”  

孔兴燮点点头,一副‘敏而好学’的模样…  

接着处理下一项事务,是要再选一个人到尼山学院任学录。  

孔兴燮看了一眼,人选有两个,一个叫孔兴弥,一个叫孔兴弤。  

两人都是举人,看卷宗都差不多。孔兴燮有些为难起来,一时拿不定主意,又向管家问道:“两位族兄有何不同?”  

赵德成道:“公爷让人分别去向他们问了一个问题,生为圣人子孙如何立志?”  

“如何答的?”  

“兴弥回答,为往圣继绝学。”  

孔兴燮点点头,赞道:“族兄志存高远。”  

赵德成道:“兴弤的回答是,必保衍圣公一脉圣名不坠。”  

孔兴燮一愣,明白过来,抬手将‘孔兴弤’的名字录下,便是定了人选…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真正能处理的事其实不多,不过是孔植每天留下些并不重要的事务让儿子学着做。  

等事情处理完,孔兴燮穿过一道幽暗阴森的走廊回到内宅。  

那走廊逼仄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眼前只有一道黄昏的光线,像是走在礼教的牢笼之中。  

穿过走廊,孔兴燮感到有什么滴在自己耳朵上。  

他伸手一摸,感到粘粘稠稠的。  

抬头看去,只见到一个仆役的尸体挂在走廊顶上,血顺着他的手不停地往下滴着。  

“滴答…”  

“啊!”  

孔兴燮疯一般地大叫起来…  

东阿县。  

“张嫂啊,给我带盆洗脚水吧。”王珰随口说道。  

张嫂颇为幽怨地瞥了王珰一眼,终究还是去烧了盆洗脚水来。  

“老爷,听说国公爷还昏迷着?”  

“是啊。”王珰长叹一声,道:“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唉,好想回家。”  

“怎么会还昏着呢?”张嫂心中疑惑起来。  

——明明只要服了解药很快就能醒啊…该不会是塔娜没把药给出去吧?  

她心里想着这些,走出去时无意识地忘了伪装体态。  

王珰看着张嫂,不由愣了愣。  

——咦,张嫂这…都五十多岁了还这么丰腴。  

他摇了摇头,心想:“我真是疯了,就因为在东阿呆太久了…笑哥儿你可快点醒吧…”  

与此同时,王笑一只脚踩在孔榕背上,拉动手中的绳索,死死勒住孔榕的脖子。  

孔榕整张脸都涨成紫红色,满脸的肥肉抖个不停。  

轿子抖着抖着,渐渐停了下来。  

王笑放下绳索,踩着孔榕的身子走出轿子。  

轿外,唐芊芊好整以暇地抱着手站着,花枝手里提着刀护在旁边。  

刘一口在孔府的外墙上将手上的血迹抹掉。抱拳道:“国公爷,都杀干净了。”  

“进去吧。”王笑道。  

这一次,他带的来的人并不多。  

将领中只有刘一口、小柴禾、羊倌、庄小运、灰狗。  

带他们来,因为他们没完全读过圣贤书。大抵上是王笑军中最粗鄙的军官。  

至于兵士,王笑也只是锦衣卫和督标营抽调了一千五百心腹。  

要来杀孔家,他并不敢动用太多人。如今这世道,但凡有读过书的人,都会反对这个决议。一反对,便有事先败露的风险。  

事实上,就连吴培也不赞同王笑这次的计划。  

“国公!国公若去,则失天下读书人之心,于大业有碍不提,恐身后还要担负天下骂名…”  

王笑虽没有理会吴培一番苦劝,却也警惕起来,毕竟这时代之人的观念,对孔孟的尊崇,绝非现代人可以想象。  

就算是王珍、王珠、秦玄策这些他的铁杆拥趸,只怕也会反对此事。哪怕最后同意了,心里也会因自己残害圣人之后而懊悔。  

总而言之,一千五百人的兵力不多,王笑也不敢动用更多人。  

孔家养的兵力就有五千人,一千五百人贸然冲上去自然是打不过,王笑只好将一千人留在城外,又将五百人分为五队分批进城,试着擒贼先擒王。  

此时杀了孔榕这一队人,刘一口便吩咐人将死去的下人拖到偏僻处,换上他们的衣服。  

接着,一行人飞快奔向孔家后门,各自隐藏好,一名穿着下人服饰的兵士便上去叩门。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门吱吱呀呀推开。  

“十九爷有东西落下来,让小的来取。”  

那门卫接过牌子看了一眼,问道:“十九爷的人?怎么这么面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