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东阿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成器的东西。”王笑叱骂了一句。  

王珰脖子又是一缩。  

王笑骂过之后,忽想到王珰刚才说自己的那一句‘忒没意思’,不由自嘲地笑了笑。  

——这国公爷当得。  

他手指轻轻在摆在马车中间的小案几上敲了敲,缓缓道:“正因为此事重要,我才交给…”  

王珰听到这里,正感到荣幸,却听王笑道:“我才交给二哥。二哥掌管商务处殚精竭虑,你要多帮帮他。你不过是与西班牙人打点交道,少在我眼前叫苦叫累。”  

“哦。”  

“知道我为何交给你办吗?”  

王珰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你不要脸。”  

“啥?”  

“你够不要脸。”王笑道:“眼下我可用之人不多,此事若交给旁的官员,有些事他们碍于脸面,难免让人占了好处。贸易这种事有时候就该锱铢必较。”  

“但我心里没底啊。”王珰苦着脸道:“我还这么年轻,啥都不懂。”  

“其实很简单,他们很希望能与我们贸易,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上。”  

马车一路向西,王笑试着用简单的语言向王珰讲解。  

“一百五十年前,西班牙资助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海外殖民…”  

王珰问道:“什么叫殖民?为什么不占下那些地方开疆扩土?”  

“你不需要理解得太深,你只要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比如,用枪炮和军队征服土著民,抢劫作物、矿产。”  

“这我明白,就是抢。”  

“抢总有抢完的时候,那怎么获得更长期的利益?”王笑道:“一开始,办法都比较简单,比如贩卖黑奴…再后来,奴役当地的人为他们拼命生产。但用军队去压榨人口,成本还是太高,可以再想些其它办法,比如贩卖大麻,让你为了这一口吸的,把身家性命都给他们交出来。  

比如,用你这地方的原料与人力生产出商品,他们运回去享受、卖给别的国家、重新卖给你,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压榨你的血汗供他们享乐。再比如,进行文化输出,让你学他们的语言、信仰他们的宗教、崇拜他们的文化,他们到了世界各地都能享受人上人的待遇…”  

“噢!”王珰一下站起来撞在车顶上,疼得他抱头痛叫。  

“那他们想和我们大楚做生意,也是想殖民我们大楚吗?”  

“不全是。”王笑道:“但也要看我们够不够强大,若我们不够强,他们就能像荷兰占领琉球那样占领我们更多的地方。若我们够强,他们就会用别的办法来赚我们的银子、来进行文化输出。”  

王珰道:“那就是我们也想赚他们的银子,他们也想赚我们的银子呗。”  

“他们比我们要迫切。”王笑道:“他们想和我们贸易,一是为了利益,二是为了需求。他们非常需要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香料,为了香料不惜发动任何战争…”  

“香料?”王珰很有些诧异问道:“卤猪头肉的那个香料?”  

“不错。甚至可以说大航海最开始就是为了香料…丝绸、瓷器对于他们而言是奢侈品。香料才是必需品而且价同黄金。”  

“为什么啊?”  

“他们是吃肉为主食,习惯在入冬前宰杀大量的牲口制成火腿之类的东西,所以常吃的是臭肉而不是鲜肉。香料是他们保存食物、改善口味的必需品。大航海也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崛起垄断了东西方的陆上通道他们不得已只好寻找海上新道路。  

从印度、东印度群岛运香料到欧洲大陆能获得十二倍以上的利润。因此东印度群岛被他们称为‘香料群岛’,这也是荷兰为什么建立所谓的‘东印度公司’,也是西班牙和荷兰为什么在菲律宾打得不可开交…”  

王珰一拍脑门,完全明白过来。  

“笑哥儿我知道了。就是他们一开始为了找香料找到了新大陆、殖民了很多地盘,变得有钱了。接着他们争起来了,现在是他们当中谁能和我们做生意,谁就能占大头…”  

王笑点点头又道:“你说说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有丝绸瓷器也有香料,先和他们做生意、赚他们的银子造大船造大炮,而后占了香料群岛、掐着他们的喉咙继续赚他们的银子,再造大船大炮,一路殖民过去…”  

“明白了?”  

“明白了。”  

王笑又交待了他一番,末了道:“这次让你跟我去东阿,一是让你在东阿再建一个陶瓷厂,二是看看别的特产你拟到货单里…”  

“哦,那我把马里奥带到济南,这两天他找不到我怎么办?”  

“晾着。”  

“我懂了。”  

王珰老老实实地应下…  

王笑见过王珰,又让人去请来吴培。  

吴培昨夜秉烛办公到天明,神色不免有些困顿。  

逃到济南的中枢大臣,或去了南京或选择致仕,因此吴培这个山东抚巡名义上算是如今楚朝‘寿昌皇帝’治下在山东最大的官。  

“国公,这是下官整理的关于山东田地的名册…山东的田地分为几种,一种是皇庄和宗室王公的田地,当年福王就藩,河南田地不够,并取山东、湖广田益之;一种是军屯,军屯是卫所田地,本是官田,但早已徒具虚名,百余年来,权贵纷纷侵占军田,军户子弟无地可耕,早已人不聊生。”  

王笑点点头,转头对唐芊芊道:“江大人,帮我记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