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解谜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蒙古人早没影了,拿自然是拿不到的。  

鄂硕只好重新抄录了一张纸条呈在多尔衮案上。  

“奴才无能,还是让王笑的细作拿到了消息。”  

多尔衮脸色铁青,心中有些不快地想道——如果是阿林保来办此事,就绝不会出这样的纰漏。  

他并不想过份责罚鄂硕,便道:“说明王笑果然还在盛京,继续严控盛京,绝不能让他走脱!”  

“喳!”  

多尔衮的目光这才重新盯在纸条上,沉吟道:“这数字什么意思?”  

“这个…奴才还在想。”  

“速度要快,晚了可就让王笑的人抢先一步了。”  

“喳,奴才明白。”  

鄂硕本还期盼着多尔衮能指点自己一下,但显然,多尔衮并不想费心去思考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鄂硕只好回了府,揣着纸条独自冥思苦想起来。  

“一,一,八…什么意思呢?”  

一直坐到夜里,鄂硕依旧百思不得其解。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他几乎有想要哭出来的冲动…  

正在此时,乌云珠推开门进来请了个安,接着偏过头问道:“阿玛,你现在也喜欢看书习字吗?”  

鄂硕如今还只有这一个独女,一向最是疼爱,便将她招过来,摸着她的后脑勺叹道:“阿玛是个粗人,不爱看书习字,不像我们乌云珠聪明。”  

小女孩听了颇为开心,仰起头笑了一下,转头却是看到桌上的纸条,嘴里“咦”了一声。  

“阿玛的字好丑哦。”  

鄂硕不以为耻,反而哈哈大笑。  

“阿玛你是不是遇到难题了,我可以给你分忧吗?”  

“好好,乖女儿,那你帮阿玛想想,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乌云珠对此事显然极感兴趣,盯着那纸条看了良久,却是咬着小手指思考起来,半天也不作声。  

鄂硕自然不指望一个小女娃能想出什么,笑道:“这上面的东西你不许和别人说。早些去歇了吧。”  

乌云珠走后,鄂硕摇了摇头,知道自己显然是想不出这破解之法,便决定次日还是大搜全城。  

——哼,任你王笑诡计多端,爷一力降十会,就是狠狠地搜…  

次日,他还未醒,却听乌云珠很是高兴地喊道:“阿玛阿玛,我想出来了!”  

鄂硕睁眼看去,却见乌云珠拿着一本《东坡词集》,指着上面的字道:“阿玛你看,第一页,第一列,第八个字,是一个‘云’字。‘一一八’是书上的字啊,但就是不知道要翻哪本书。”  

鄂硕猛然翻起身,惊呼道:“原来如此。”  

“快!备驾,爷要去见睿亲王…”  

鄂硕自然也明白,知道了破解之法但不知用哪本书,也是无用。  

但多尔衮一听,却是马上就有了主意。  

“秦玄策不可能将整本书都背下来,他传递这个消息必定要现翻。去,让秦山河把秦玄策翻过的书都找出来。”  

鄂硕一愣,不由俯地大呼:“睿亲王英明!”  

半个时辰之后,秦山河捧着几本书缓缓放在地上。  

“禀睿亲王,奴才查看书房,发现那小子偷偷动过这几本书。”  

多尔衮目光看去,只见一共有三本书。一是《百家姓》,二是《千字文》,第三本却是一本不常见的演义,书封上写着《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多尔衮微微有些奇怪,挥了挥手,自有两个书吏上前接过书本开始解那张纸条。  

“第一个字应该是《百家姓》无误,这是个‘王’字…”  

“第二个字《百家姓》没有这一页,那《千字文》…‘毛施淑姿,工颦妍笑’,是个‘笑’字无误…”  

过了一会,书吏提笔在纸上写下最后一个字。  

“禀睿亲王,拼出来了…”  

多尔衮接过那张纸看了一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却见那纸上分明写着——  

“王笑藏于济尔哈朗府。”  

与此同时,盛京城一间屋子里,羊倌提笔勾下最后一个字,在心里整理了一遍,得出最后的结论——“王笑藏于哈尔吉达处。”  

他桌上放着三本书,《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一本《金瓶梅》…  

对于王笑而言,逃离盛京的计划并不算顺遂。比如,多尔衮顾全大局,并未同意让哈尔吉达去与唐济联络、一起暗算豪格。  

但一计不成,还可以再出一计。王笑并没有放弃,他甚至试图在逃离盛京之时再顺手破坏清朝的平衡局势。  

这一次,他将矛头指向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作为清朝的和硕郑亲王、最受皇太极倚重的宗亲大臣。在眼下这个清朝皇位更迭的过程中,起到的稳定局势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在原本的历史上,顺治继位之初,济尔哈朗更是与多尔衮一起作为辅政王…  

而现在,王笑要打碎这个平衡。  

他要让多尔衮确信,是济尔哈朗与自己勾结。他要看看这个‘顾全大局’的多尔衮还忍不忍得住不对济尔哈朗下手…  

王笑知道多尔衮还会多想一层,比如,自己是如何从坟山战场逃到济尔哈朗府中的?  

多尔衮心中只会有一个答案——多铎。  

当那封写满数字的暗报一点一点揭开,会有一个阴谋摆在多尔衮面前:多铎与济尔哈朗已达成了合作,也许是在辽阳时就开始了。他们知道皇太极的身体并不好,勾结王笑害杀了皇太极。然后在战场上窝藏王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