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秦山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山河跨上战马,身后传来一阵欢呼。  

皇太极拨给他的两千士卒中许多都是他的旧部。  

这些人当年也是宁死不愿降,但慢慢也就降了,再后来,也开始誓死为大清效力。  

慷慨就义听起来很好,但等到当时的激昂褪下去。从阴暗的牢房走出来,晒晒太阳,许多东西便不再像原先那样重要了。  

人心本就是可以操控的东西。最初他们报效楚朝,又何尝不是被灌输了忠君报国的思想?  

热血总会凉,想死但没死,之后,人终究还是动物,动物的本能便是活下去,最根本的在乎还是活得舒服不舒服。  

至于所有的志向抱负,所有的热血豪情,都可以随着时间磨灭。  

他们身处清朝,一年一年下来,牵绊在此,最后便视这里为家。  

皇太极自有一套收服人心的办法,大清朝也自有一套根据战功定奖罚的体系。于是驱使着他们越来越心甘的卖命。  

现在,曾经的主将也再次披甲上阵。他们愈发看到了大清的光明。  

欢呼声中,秦山河一言不发。  

这两千人经历了伤亡、补充、整编,虽然还有许多是他的旧部,但早已面目全非。  

秦山河知道,他早已掌握不住他们。  

这次,皇太极只是要让他当一个表率,为大家表演一遍如何当一个好奴才。  

他的妻子塔尔玛可以哭可以闹,甚至可以当众痛骂皇太极。  

但他秦山河不可以。  

因为皇太极不在乎塔尔玛的反应,要的是他秦山河的表态。  

塔尔玛可以发泄情绪,秦山河却只能沉默,并把事情担下来…  

他扬起手中的长刀,一马当先向前奔去。  

汉军旗让开阵线,两千生力军如一把利刃狠狠扎进关宁铁骑的军阵。  

秦山河手起刀落,一名楚骑栽下马。  

关宁铁骑早已力竭,面对这两千生力军登时力不能支,阵线被撕开一个口子,士气一落,伤亡猛增。  

“万胜!”清军又是一片欢呼。  

秦山河身后两名亲兵将目光从他后脖颈移开,相互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秦山河恍若未觉,不断向前。他面沉如水,目光扫视着战场,寻找着秦成业的位置。  

“秦老三!”  

陡然一声大喝,秦山渠拨马过来,手中大刀毫不容情向秦山河劈下去。  

他显然很激愤,一刀之力如有万钧。  

秦山河抬刀一挡,“铛”的一声重响,两人跨下马匹吃不住力,俱是一声悲鸣。  

“叛徒去死!”  

秦山渠再次暴喝,须发皆张,长刀再次横扫。  

秦山河仰身一躲,身后两名亲兵被秦山渠一刀砍倒。  

同时,秦山河手中长刀一转,横扫过来,刀柄猛然击在秦山渠胸甲。秦山渠早已力衰,未及挡住…  

“嘭!”  

一记重击,秦山渠胸甲震破,一口血喷薄而出,整个人远远摔了出去落在楚军阵中。  

秦山河跨下骏马一声嘶鸣,抬起前蹄将前方的空马踹开,一人一马迅速又冲杀上去。  

他身后士卒士气一振,纷纷随他冲阵。  

昔日同袍对阵,竟比方才两军交战还要惨烈…  

远处战台上,皇太极放下千里镜,脸上表情也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却是又下了一道命令,让达尔岱再领一军督战。  

接着他又下令收紧包围圈,严防楚骑溃兵逃窜。  

至此,确定秦成业再难突围,皇太极才好整以暇地抬起千里镜,安安心心看这场父子相残的戏…  

一声声号角悠扬,清军不断收紧,随着包围圈的缩小,阵型也越来越密。  

楚军本拼了命向皇太极所在的大旗这边冲,此时却已再也无法向前,反而被打得向后退去,被包围得越来越紧。  

更远处还有烟尘滚滚,一杆杆清军大旗招展,竟还有兵马向这边围过来。  

这一仗,皇太极的布置没有一点点花哨。出手便只是简简单单的‘十而围之’四字,却是稳妥得没有一丝破绽。  

如怕将领出现了破绽,他还亲手帮他们堵上。  

这是一个愤怒的帝王的必杀之局。  

王笑的诡计别人可以模仿,秦成业的壮烈世间也不少见。但皇太极的手段没人可以学会,因为当今世上,只有他一人有这样雄浑强大的兵力。  

天大地大,他要让这些入寇者一人一马都无处可逃。  

这种让人绝望的力量,就像是…如来佛祖一掌,便要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  

战场上,秦山河突在最前,已杀得浑身是血。  

有人向他杀来,他甚至不正眼去看对方,只是面色冰冷的杀、不停地杀。  

他在找秦成业…  

突然,一柄长刀从侧面向他劈下来。  

一刀之威,天崩地裂。  

秦山河迅速转身去挡。  

“铛”的一声,大力袭来,他跨下骏马哀鸣一声,前蹄一软跪在地上。  

秦山河摔落马下,就地一滚,抬头看去,便望见秦成业那张脸。  

往事呼啸而来,恍如隔世。  

秦成业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的表情似乎极为复杂,又似乎没有表情。  

对这个自己曾经最疼爱的儿子,他不知该说什么。  

于是再次挥刀。  

“啊!”  

秦山河到现在才暴发出第一声大吼,抬刀向秦成业劈下去!  

金戈交鸣,一刀又一刀,双方皆是用了全力!  

父子相残的画面远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