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老手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宁铁骑先是在小凌河彻夜一战,又辗转行军,绕到西平堡,两日来皆是嚼得又硬又干的干粮,他们已经有些累了。  

但西平堡外成群的牛羊让他们打起了些精神。  

“这些年都是建奴抢我们的!今天老子们来抢他们的!”王笑扯着嗓子大喊道。  

他的声音早已沙哑,在秦家熏陶了这些日子,加上两日行军,他此时看起来像个非常没教养的土匪。  

“抢他们的牛羊、粮草、女人…”  

秦成业侧目瞥了王笑一眼,轻声喝道:“休要败坏我关宁铁骑的军纪。”  

“抢他们的!”四周大喝不止。  

嘶喊声中,王笑转向秦成业,笑道:“秦总戎可别忘了自己的出身。”  

秦成业便不以为然地“哈”了一声。  

他望了一眼辽河东畔,心道:“临老临老,再当回山贼罢了。”  

“抢他们的牛羊,抢了大玉儿!”  

秦山渠大喝一声,策马冲出,一马当先便跃进包衣们的阵中,长刀落下,连斩数人。  

血溅了他一脸,秦山渠望着眼前如此不经打的包衣,既觉他们可怜,又觉他们可恨。  

但他是个大老粗,也懒得管这些,一心杀败这些包衣,冲到前面击溃真奴。  

“你们别再当奴才了!”关宁铁骑开始大喊道。  

秦山渠哈哈一笑,喝道:“老子来救你们了!要还想当奴才,休怪老子大刀无情…”  

张栓落在包衣阵的中间。  

他拿着刀,死死盯着前面的楚军,眼中俱是恨意。  

他恨极了这些楚军!  

张栓是河间府人,世代皆是农户,耕作于田间,七年前清军入塞,践踏过他家的田地,烧了他的屋子,杀光他的家人,掳了他为奴隶…  

看着父母妻儿惨死刀下,张栓恨过清兵,但再后来,一次次的酷烈折磨下来。他发现自己不再敢恨清兵。  

——“主子说的不错,我辛苦耕作,种来的粮草大半交给朝延,今日加摊、明日又加摊,亲手种的粮食都不够妻儿吃上一口饱饭。结果呢?楚朝官吏嚼着民脂民膏,楚朝将士喝着民血,却都不能保护我家人。要恨,也该恨楚朝这些吃我血肉,却不能保我家人的兵将…”  

一边是惨无人理的磨折,一边是巨大的仇恨与怒火。张栓在两种巨大的痛苦之间煎熬了半年之后,一朝将仇恨泄在楚军身上,他心头的伤痛突然减轻下去。  

他理所当然地恨着,理所当然地任凭主子驱使,活得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像猪狗。  

至于河间府的家乡,似乎已经非常遥远。  

他其实没想过要找亲自楚军报仇。但每次清军击败了楚军,他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血海深仇,又报了一些了。  

这样一想,他便又好过一些…  

但现在,楚军居然来了。  

三万重骑,气势可怖。  

张栓连脚根子都在哆嗦。  

他面对着对面的长刀,有一瞬间在心中问自己真正恨的人是他们吗?  

恨!——张栓自己回答道。  

“就是他们,吃我血肉,不能保我家小…”  

张栓心里不停念叨着,用满是恨意的眼睛盯住楚军,提刀砍了上去!  

一刀劈落…  

马蹄重重踏下来,将张栓踏成烂泥!  

“废物。”秦山渠啐了一口,策马继续前行。  

一排排马蹄不停踏过地上的尸体…良久之后,有人驻马在张栓身边叹息了一声,道:“你看,他们至死都是个奴才。”  

“那他们能怎么办呢?”又有人说道,“他们也没办法啊。”  

“你倒是很有同理心,怪不得你祖父说你成不了名将…”  

“放箭!”  

八旗军中一声大喝,无数箭支抛射而出。  

箭雨猛然袭落,毫不留情落在关宁铁骑与包衣的军阵中,不论乱我,只是收割着性命。  

“叮叮当当”的铁器交鸣中,时不时有关宁铁骑摔下马来。  

但更大的惨叫声是从包衣阵列中发出的。  

这些人没有盔甲,光着脑袋穿着单薄的衣物,在箭雨下如被风雨中的草一般倒下去。  

鲜血浸染战场。  

对于这些包衣奴才而言,前方是关宁铁骑的长刀,后方是八旗兵的箭雨,自己如同置身于屠宰场的牲口,任人宰割。  

这一刻,人命甚至不如草芥…  

“啊!”  

有包衣大喊着逃离战场,往两边跑去。  

又是箭雨袭落,将他们钉在地上。  

“敢私逃者,杀无赦!冲上去,杀光楚军…”  

僧库勒驻马而立,看着眼前的战场。  

他是老兵,甚至不需要指挥就知道这仗该怎么打。  

他在等着包衣们消耗掉楚军的体力。  

到时候这三千余八旗旗丁冲上去,轻易便可轻溃十倍于己的敌人。  

哪怕不能击溃,重挫他们的士气,再回西平堡据堡而守也好。  

只要守两天,援军一至,这些楚军照样逃不掉…  

良久,前方的土地一片血红。  

看着战场上的情势,僧库勒收起弓,拔出刀。  

——差不多了,该让这些人见识一下八旗勇士的凶猛。  

下一刻,只见前面的楚军忽然调头,向后撤去。  

包衣们早被杀得没了士气,也不敢追,呆愣愣地站在那,将八旗骑兵堵成一团…  

“嗯?这就逃了?”  

僧库勒愣了愣,转头看去,余光中忽然瞥见什么。  

他猛然回头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