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董先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董济和默然良久。  

终于,他脸上亦是泛起一丝苦笑。  

“此事,侯爷与秦帅可否容我私下与二位谈?”  

“好。”王笑点点头,“姚大人,不好意思了…”  

姚文华巴不得不掺和这些破事。  

他原本还以为王笑请自己来是要借自己的督师身份压一压秦成业,没想到却是怀疑自己。  

这让他又怒又怕!  

总而言之,董济和要私谈正合姚文华的意。  

——呼,你们那点破事,老夫还不屑知道,多了不起?  

姚文华冷哼一声,拂袖走出大堂,只见外面一个小女子正哭的梨花带雨,抬首间便向自己这边扑过来。  

“这是要…”  

姚文华心中不由有些期待。  

下一刻,却见那小女子扑到蔡通禹怀中,哭道:“呜呜呜…祖父,你没事吧?”  

“没事了没事了,怀远侯为祖父证明了清白。”蔡通禹拍了拍蔡念真的背,长叹了一声。  

“是他…”  

姚文华好生无趣,哼了一声,径直便走。  

蔡念真根本不理会这官威很大的糟老头子是谁,她脸上泪痕未干,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侯爷果然还是喜欢我的,一定是的…  

大堂内,依旧由林绍元守着不让人靠近。  

王笑、秦成业、董济和三人分坐,气氛却与昨夜完全不同。  

良久,董济和长叹了一声,开口道:“侯爷如何知道是我?”  

“想来想去,只能是你。”王笑道:“董先生自称儒生,儒家讲君君臣臣,你却鼓动秦总戎与我造反,未免太奇怪了。”  

“还有,你们要掳我去逼问,大可不必去城外破庙。秦总戎驻守锦州多年,总不至于在城内找不出一个隐秘的谈话之所?这个问题我问过你,你说要演得逼真。”王笑摇了摇头,道:“演得实在是不真。”  

董济和一愣,笑容愈发苦涩。  

王笑又道:“城外建奴的兵马动向,只有你与秦总戎最清楚。今早会有绿营兵围城、秦总戎会从南面入城——这些,只有你能算到。想必封城门的那个蔡家家将也是你的人?”  

“侯爷慧眼如炬,老夫佩服。”  

“我一度觉得不可能是你,还请来姚文华试探。因为,我想不通…封了城门,乱战之中,你自己也逃不掉。”王笑道:“为何还要这么做?”  

“侯爷真的想不通?”  

王笑道:“你说要私下谈,我就想明白了一点点。你支走姚文华,是因为此事与我们昨夜所谈的内容有关?”  

董济和长叹一声,缓缓道:“不错。”  

“你不是建奴的人。”王笑问道:“你是谁的人?”  

“我是谁的人?”  

董济和不敢转头看秦成业,嚅了嚅嘴,喟然叹道:“三十年了,当年我入京参加会试,第一名及第,但金鸾殿上先帝不喜我的策问,只录为三甲。旁人道我心中愤忿,故而辞官来辽东。但其实,是奉了旨意…当年陛下还在潜邸,曾与我畅谈国事,意兴遄飞,壮志激昂。君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我来辽东,为的是给社稷守土,为的是给陛下看住这些兵将。”  

“这一来,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所有的人和事都变了。”董济和叹道:“当年驻马长河的将军也开始谋后路,我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他要不要投奴,答案越来越模糊…还有你,你在京城所为,叵测之心已显。一问之下,果然…”  

王笑冷笑道:“所以你要我和秦成业这两个‘叛逆’去死,这就是你说的为社稷守土?”  

“我的计划是试探你与大帅,若你们忠心楚朝。我便全力辅佐你们守辽东。可惜,你们不是。”董济和摇了摇头,道:“关宁铁骑的出路,你说的很明白了。要么与建奴死战,要么投降过去、调转马头屠戮中原。但今日秦帅只要死了,依秦山湖的性子绝不会带着秦家投降,只会为了父仇与建奴决一死战。另外,蔡通禹屡有降奴之意,正好借秦山湖之手除去。”  

王笑冷笑不已。  

董济和缓缓道:“我与大帅老了,能做的不多了。秦山湖久经沙场,也没有这些别的歪心思,可为辽东屏障。至于你,心机深沉,我不能放任你继续怂恿蛊惑他们。”  

世上竟有这样的事,王笑只觉得分外可笑。  

可笑的是,自己此来辽东,目的是与董济和相同的——让关宁铁骑与建奴死战。  

结果,董济和要杀自己?  

更可笑的是,自己本没有所谓的‘不臣之心’,是董济和一点一点威逼利诱,引得自己承认要篡楚。  

就好像一个女人,不停地找别的女人试探自己的丈夫,直到他真的出轨…  

这便是自己那位父皇与他的能臣年复一年在做的事?不停猜忌,永远担心被背叛。  

何其愚昧,何其可悲?!  

自己真的忠心吗?秦成业真的忠心吗?父皇与董济和真的猜错了吗?  

王笑闭上眼,想到那夜在马车上两个兄长侃侃而谈‘王霸之业’,想到秦成业那一句‘共坐天下’。  

是非对错,说不明。  

这纷拢乱世,君权与将权的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巨大的信任鸿沟。一旦把所有看似温和的表象揭开,皆是一层又一层的人心叵测。  

那就…不论对错,各执立场。  

王笑抬手指向董济和,叱骂道:“竖儒!事情便是坏在你这样的蠢材手中!将士在前厮杀,你龟缩于后计算人心,不问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