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会反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芊芊步入白记车马行。  

唐伯望与白万里已等了一会,与他们对坐的却还有一个中年男子,是义军暗探的另一名首领,名作谭发。  

谭发武艺不俗,原本是义军斥候,其人面色阴狠、心气颇高。是来接替唐芊芊的,他半月前入京,五日前才露面。  

“唐首领。”白万里与唐伯望起身唤道。  

唐芊芊点点头,随意在位置上坐下来。  

谭发脸色一沉,哼道:“现在才来,好大的架子。”  

唐芊芊冷笑道:“我几时来,还轮不到你管。”  

“狗皇帝为什么还活着?”谭发道。  

“想知道?你自己进宫问。”  

谭发道:“事做成了再来摆架子,巴姑可还没回来。”  

唐芊芊便看向白万里。  

“确实还没回来。”白万里应道:“派去的人说,巴姑进了宫就没再出来过,想必是失手了。”  

“陈圆圆有消息传出来吗?”  

“没有。”  

唐芊芊秀眉一蹙。  

谭发冷哼道:“还有什么好讲的?皇帝既然活着,巴姑分明是失手了。依我说,陈圆圆必然是叛了。”  

唐伯望抚须道:“还无确信,不好先怀疑自己人。”  

谭发微仰着头,拿鼻孔看着唐伯望。  

唐芊芊淡淡道:“此事不急,先放放。皇孙南下的路线派人回去报信了没?”  

“派了。”白万里道:“一共三拨…”  

谭平道:“别想避重就轻,你和陈圆圆交情好,想替她蒙混过去就直说。”  

唐芊芊不耐烦地哂笑一声,懒得理他。  

“怎么?因你们都是孟九的弟子,就想互相包庇?”谭平站起身,指着唐芊芊问道:“我就问你,是否觉得陈圆圆叛了?”  

唐芊芊笑了笑,道:“不觉得。”  

“白万里,你也听到了?”  

白万里便也站起身,喃喃道:“唐首领,陈首领确实…”  

“我说了,此事先放放。”唐芊芊应道,身上带着说一不二的气势。  

白万里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丢在桌上,然后与谭平都往后退了一步。  

唐芊芊拆开那封信一看,却是陈圆圆娟秀的笔迹。  

——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  

只有这一句诗,意思却已然明了。  

“胆子大了,敢私拆给我的消息。”  

唐芊芊说完再一抬头,便见白万里与谭平已退出屋子,屋外站着不少持刀的汉子。  

她轻轻一笑,问道:“两位这是何意?”  

谭发道:“唐芊芊,你别装了。你在这京城过得不错啊,现在想包庇陈圆圆,还不是因为你跟她一样?这些日子以来,你做的哪件事不是为了你那情郎?”  

“白万里,你也这么觉得?”唐芊芊问道。  

白万里道:“唐首领,你不会看不出来陈圆圆叛了。”  

谭发喝道:“还与她多说什么?杀!”  

白万里拨出刀来。  

唐芊芊依然坐在那里,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笑问了一句:“姓谭的,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谭发冷笑道:“跟阎王爷说…”  

忽然,“嗤”的一声响。  

谭发不可置信地转过头看着白万里。  

白万里中的刀已斜斜刺在他的心口。  

接着,几把刀从他背后猛然插上来。  

“你们…”  

谭发身子抖了抖,心中依旧想不明白。  

这怎么会?  

明明和白万里讲好了啊。  

“你们杀了我…也没用…”  

谭发缓缓倒在地上,眼神已然带着不甘。  

唐芊芊缓缓将手里的信纸折好。  

她忽然想起那个冬天,自己跟着师父出了苏州,走着走着摔倒在地上,一个女孩向自己伸出手。  

时隔多年她已记不得那天她的样子,只记得脸上亲切的笑容,眼中似带着星光。  

“我拉你起来啊,我叫陈圆圆,你呢?”  

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  

也罢,你一生飘零,本也就想求个安稳。  

唐芊芊摇了摇头,将手中的信纸放在烛花上点燃。  

过了好一会,白万里汇报道:“唐首领,谭发的亲信都杀了,但点尸体的时候发现…”  

“说。”  

“三十四个…少了一个。”  

唐芊芊皱眉,沉吟起来。  

唐伯望叹道:“还是小看了谭发,只怕他已派人将陈圆圆反叛之事传回西安,要借此攻讦孟先生、李先生。”  

“师父岂是那些人能轻易对付的。”  

唐伯望道:“你这些日子做的事,也会成为孟先生的把柄。”  

他说着,拍了拍膝盖,又叹息道:“我这一把老骨头懒散了,在京里呆久了也不想动,但没办法…好在总会再回来的,也不知到时还能不能找傅青主喝酒。”  

唐芊芊默然一会,看着窗外的月光叹息了一声。  

“知道了,是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她挥了挥手,淡淡道:“去准备准备吧。”  

她心里忽然有些遗憾起来。  

——原本想再多留几天的,因为六天后,便是王笑的生辰了…  

“再过六天便是娘亲的祭日,供品都准备好了?”  

“准备了。”陶文君应道。  

她替王珍解了外套,又道:“也不知你早出晚归的忙什么,门房说你有个姓贺的朋友来找过你。”  

“贺琬?”王珍讶道:“他回来了?”  

“你自去问。”陶文君又道:“你回头记得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