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罚俸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恭王府爆发鼠疫一事,在朝中引起了波涛汹涌。恭王府那是什么地方?皇城边上!他家后院与光禄寺之间就隔了一条河。  

这样一个地方发生了瘟疫,有可能引发极可怕的后果…  

如果此事是有心人推波助澜,那这个人就太无法无天了!  

自古文官相斗,讲究刑不上士大夫。若是像这样一言不合就放个带疫症的到政敌家里去,岂不是乱了套?这样的人下场只有一个——满朝文武勋贵阉党一起将他狠狠踩死。  

如今虽没有证据,但从动机而言,这个人很可能是王笑。  

偏偏没有证据。  

另外,依王笑的政治经验而言,不像这么冲动的人。他和恭王又没什么深仇大恨,王家村不过是死了些村民而已。  

总之恭王府染疫的原因,各种说法倒是很多。什么恭王二十七子前几日去过京郊送粮、恭王十八子强抢了一个难民女子…  

但朝中不少官员也注意到,陛下对王笑的态度起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之前也常有人弹劾王笑,那些折子有的驳回,有的留中。  

可恭王死后两天,弹劾王笑的折子就没有再被驳回过,甚至有一封痛斥‘王笑回家过于勤快’的折子还被陛下准了,罚了这个驸马都尉五年的俸禄。  

王笑自然不缺这一点俸银,但这件事背后代表的却是…圣眷不在。  

试想,王笑与淳宁公主成亲不到八天,公主都还没回门,他就被削了俸禄。  

细品之下,陛下心中对这小子的恶感已昭然若揭了。  

虽说圣心难测,但朝中百官却还是大概能猜到陛下的想法——朕让你别动恭王,结果没过三天恭王就死了!还敢用这样的手段?那是不是朕万一得罪了你,你也要弄死朕?!若不是淳宁新嫁,你死八百回都够了…  

与此同时,锦衣卫的处境也变得尴尬起来。户部本定好要发下的一笔封赏,临时又不发了,理由是要用来赈灾。  

这笔银两并不多,朝中也没有别的款项被调拨走…总之,只拿八百两去‘赈灾’,其实是有些可笑的。  

但张永年笑不出来。  

一把刀再锋利,主人不用了,不过是块废铁而已。  

所有人都在等着,等这把刀生锈、腐烂。  

至于王笑?  

等有证据浮现出来,这个驸马都尉便必死无疑;就算没有一直证据,那他也休想再沾染半点权力…  

暗流涌动之下,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一件极小的事——罗德元出狱了。  

“今查明,御史罗德元与太子遇刺案无关,兹…”那锦衣卫说到这里,便忘了后面的词,干脆便骂道:“滚出去!”  

“吱呀”一声,沉重的牢门被打开,罗德元踏步而出,临走前还怼了那锦衣卫一句:“有辱斯文。”  

外面还在下着下雪,但雪花中那一缕薄阳美得让人心悸。  

罗德元嗅着冰凉的微风,感受着这自由的…  

突然,他听到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  

“穿上这身皮就是威风,哈哈,看这个官靴踩在地上,滋滋响。”  

罗德元转头一看,便见一个锦衣卫小校领着两人大摇大摆在雪地里走来走去,似乎在感受官靴的…脚感。  

他懒得搭理这样的浅薄之人,摇了摇头便打算离开象园。  

“兀那犯官,你过来!”那小校喊了一句。  

罗德元不知他在叫自己,便继续挺着身子走着。  

那小校竟是追了上来,跑到罗德元面前一看,大笑道:“嘿,还真是你!”  

罗德元隐约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是谁,便迟疑道:“你是…”  

“嘿,你休要假装不认得我。崔老三,城西柴爷手下的。如今可是锦衣卫百户了,哈哈。”  

罗德元一愣,猛然便想起对方是谁。  

“我如今是六品的武官,你是七品的文官,我比你还高一品。”崔老三眉开眼笑道。  

罗德元正要开口说一句“文贵武贱,岂是这样算的。”  

话还未出口,耳边便听到崔老三又说了一句:“想起来吗?我还放了五两银子给你…”  

罗德元脑中“轰”的一声,便有些发懵。  

来要银子的?!怎么办?  

“我…我一时还未凑够银两,可否宽限两日?”罗德元喃喃道。  

崔老三愣了愣,瞥了这个傻官一眼。  

——如今借条都被烧了,这傻官竟还愿意还银子?有趣,真是有趣!  

“宽限两日?”崔老三问道。  

“不错。”罗德元连忙点头。  

崔老三心中贼笑不已,又道:“好吧,利钱可别少了。算上利钱一共是…六两八钱。”  

“六两八钱?!”罗德元吓了一跳:“这没多久的功夫,如何有这么高的利?当时不是说好三分利吗?依太祖定下的法规,民间利贷可不得超过三分。”  

崔老三极有经验,侃侃道:“当然是三分的利,但当时商定的花红分配又有两分,生出的利息再计入本钱,再加上前几日找你找不到,误了一次车马费用…来,我算给你听…”  

他说着,捡了个树枝便在雪地上比划起来。  

罗德元一向是自诩君子、不计较钱帛俗事,此时听着这些数字顿觉头大不已,又见崔老三两个手下凶神恶煞,算来算去,最好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他颇有些茫然地一路回了都察院,向经历大人汇报了自己已无罪出狱,又重新录了官身。  

经历大人也懒得细问,瞥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