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710节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城九门。  

街道也要设置灯台照明,同样需要两千座灯台。天道加上街道的照明费,一年需要十万银元。可未来的长安城,在几千座灯台的照耀下,也成为不夜之城,增加的商业税收,足以抵消照明费。  

坊道,就是各坊之间的道路。坊(小区)虽然有墙,但不是封闭的,相互之间可以流通。但一个坊市到另一个坊市,必须要登记,就像后世管理比较严格的高档小区。  

这当然是为了治安和管理需要。  

长安城可是未来要承载百余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所以各坊内的民居,必须要以二层阁楼为主体建筑,还必须采取四合院的模式,节省院子,不让百姓单门独户的独享一个院子。  

这么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几户人家以四合院的模式居住,相互之间可以监督,一旦有人作奸犯科,或者有伤风败俗之事,或者有外来人口,就很容易被发觉,难以隐瞒。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邻居关系变得更亲密。  

如此一来,坊市密布,又不封闭,又利于管理。  

不过,考虑到居民的贫富不同,四合院按照大小和豪华程度,也分为三等。有钱的商人,完全可以购买整套。或者购买官府拍卖的城中空地,自己修建,但面积有限制。  

各坊同样有地下排污沟渠,呈现蜈蚣脚般排列,每个四合院,都有一个排污口,修建在院子的低落位置,一下雨,水就流入沟渠。  

李洛和崔秀宁的计划太大了,也太规整了。他们计划搞一个古代的房地产开发,修建四万个四合院,满足百万人口的居住需求。  

如此算来,光是排水排污渠道,就长达好几千里,哪怕平均每条渠道半平方米的横截面积,也需要两千人修一年。  

四万个四合院,需要十万人修一年。  

加上修建皇宫和城墙,官署府邸等,以及伐木,烧砖,采石等,要想两年内完工,需要五十万修建!  

这样完工的长安城,将成为前所未有的“天之城”。  

李洛要把这个长安城,留给后世作为最大的建筑遗产,光耀后世千百年。  

可是,唐国所有的俘虏和奴隶,如今也才三十多万。  

他们也是要吃饭的,体力活的消耗很大,就算没有工钱,两年下来也要耗费三百万石粮食,折合银元三百万元。  

雇佣的二十万民夫,除了吃饭,还有工钱。  

这一算,又是几百万元。  

即便拥有几十万奴隶和俘虏,这个工程仍然需要上千万银元。  

但别忘了,这是房地产开发。四万套四合院,除去补偿二十万长安百姓的之外,起码还剩三万套,十二万户。每户民宅卖五十元,也能收回六百万甚至更多。  

李洛不会亏。  

长城城,是一座木石建筑。只有砖瓦木石做建材,不用水泥。  

因为,现代水泥的制作太难了,远没有那么简单。别说李洛,崔秀宁都没办法。  

不说其他,1600度的高温锅炉,两人就只能想想。两人目前搞出来的最高温度,也就是1300度,已经很牛了,不能再高了。差了几百度,怎么搞?  

还要粉碎机器,将石灰石,铁矿石坚硬的材料磨碎成面粉状。  

所以,李洛真的觉得里面的穿越者动不动搞出水泥就很离谱。  

你先搞出1600度的高温再说吧。  

没有?  

那你制造水泥?不是扯么?  

好,就算你有本事搞出1600度的炉温,那粉碎机呢?用人工把铁矿石碾成粉末?  

就算粉末的工艺能符合要求,你需要多少人手干这事?那你烧出来的东西成本有多吓人?  

那么用原始水泥呢?  

也不行。  

原始水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水泥,效果还比不上糯米水加石灰。  

李洛收回思绪,在纸上写写画画,才算完成底稿。  

可是这男人很快就犯难了。  

找哪个大建筑师来主持?  

刘秉忠?早死了啊。  

还有谁能?  

李洛依稀记得,元初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古代建筑大师,似乎姓张,可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此事,只能交给特察局了。李洛不知道的是,大建筑师张志纯,已经被特察局“请”来了,正在来关中的路上。  

李洛满意的收起图纸,目光憧憬,似乎看到一座美轮美奂,充满华夏古典之美的伟大城市,拔地而起。  

那是比前唐长安,洛阳更辉煌,更文明的天之城!  

成为丝绸之路东端无与伦比的明珠。  

男人有些激动,他决定,等到长安城修好,他一定要站在宫中最高,也是全城最高的瞭望台上,点燃一支香烟,一边抽一边俯瞰关中大地?  

是不是拉风到天际?  

“陛下,娘娘有密信送到。”杨栝的声音打断李洛的思绪。  

李洛精神一振,“呈上来。”  

杨栝呈上一份有密封的书信,又恭恭敬敬的退下。  

李洛用裁纸刀打开封信,拿起信看起来。  

“洛,见信如面。我和孩子们都很好,朝廷一切正常,秋税收粮一千八百万石,商税八百七十万元,国营专卖收入四百三十万元…”  

“关中能不能?干燥吗?注意身体,孩子们都很想你,我也想你…”  

‘’义父说,从北山和陇山砍树,顺泾水和渭水飘流到长安,会省很多人力,还有…这些建议都很好,可以采用…”  

“文先生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