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702节 定都长安,虎踞关中(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  

妇孺皆知!  

哪怕到了后世,西安人仍旧对大唐念念不忘。  

“陛下,长安城如今有户籍人口十八万五千,僧侣一千三百人,元廷官员家属家奴两千四百…”  

早有特察局的特务献上长安城的统计册簿。  

“…官库存粮八十四万石,存银三十七万余两,交钞一百二十一万贯。这些是准备押往大都的秋税…”  

长安在唐时就有百万人口,现在却不到二十万。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人口体量,仍然是算是大城了。  

李洛看完册簿,下令将钱粮物资一一封存,然后任命随军的新科进士,担任长安城内各坊的坊正。  

另外,任命随军的文臣姜布,为京兆尹,组建京兆府衙门。  

京兆府专管长安城的民政,治安,一如汉唐制度。不过,官衙的衙役全部废除,该用唐国的警士。  

朱颔禀奏道:“陛下,如今长安已经恢复,关中各地传檄可定,可关中兵少,陛下是否暂时南归江陵,等关中安稳之后,再来长安?”  

李洛摇头,“关中初定,百姓未安,局势未稳,正是因为如此,朕才要亲自镇守关中。”  

“韦素拟旨,抽掉警士三千人来关中,调工部营造匠官来长安,准备兴建长安宫殿。”  

韦素作为新任的御前奉事,很是给力,他领命之后笔走龙蛇,很快就拟定好了圣旨,李洛用印之后,火速送往江陵。  

接着,李洛就连下几道旨意,分遣兵马去关中各州县,镇压元廷官员,接手地方权力,准备推行均田令。  

李洛都没有时间观赏游览城中的著名景点风物,就签发一道道命令,颁布一道道旨意,忙得不可开交。  

第二天,数万唐军就分为数十股,以团为单位,分赴各地。  

第三天,两个好消息连接传来。一是张敛已经占领潼关,关东元军再也无法进入关中了。第二个好消息是,逃跑的元廷陕西行省官员,大多数都被追上,押送了回来。  

就在唐军占领长安,分兵四处之际,元廷周至县衙内,知县王四郎正在长吁短叹,愁容满面。  

王四郎觉得,自己真是太倒霉了。  

他本是川蜀士子,熟读圣贤鼠的。唐军占领川蜀后,因为不满唐廷的科举内容和授官品级,一怒之下去了梁国参加科举。  

果然,中了进士,做了大梁的知县。  

然后好景不长,他做知县不到一年,大梁竟然为唐国所灭,自己也丢了官职。  

等到想再考唐国科举,却被告知,自己因为有贪墨劣迹,竟然没了考试资格。  

他愤怒之下,干脆千辛万苦来到关中,凭借在关中做官的亲戚,以及贪墨来的钱财,好不容易谋取了这个周至县令的官位。  

原本以为,自己在固若金汤的关中做官,终于苦尽甘来了。  

可谁成想啊,这知县才坐了半年,唐军竟然又打进关中,他的官位…又要飞了啊!  

龟儿子的仙人板板,这算啥子事嘛!老子咋个这么倒霉噻?鬼摸了头么?  

王四郎虽然是寒士出身,没有理由痛恨唐廷和李洛,可他现在对唐廷和李洛的痛恨,完全不下于蒙古贵族和豪强。  

“洪武!你这个千夫所指的暴君,昏君!”王四郎在心中狠狠骂道,恨意滔天。  

“知县官人,快走吧!趁着风陵渡还没有被唐军封锁,赶紧逃往关东才是,要不然就来不及了!”随从急的满头是汗的对恋栈不走的王知县说道,“唐军快要到了!镇守官人(县达鲁花赤)已经骑马跑了!”  

王四郎长叹一声,只能命人收拾细软行囊,匆匆出了县衙。  

走时,他还带走了周至县的知县官印。  

“哼,去了关东,老子照样做官!”王四郎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县衙,直出东门而去。他打算从风陵渡过河,离开关中。  

他已经是大元官员,在大都吏部入了官籍的。只要到了关东,凭借这半年知县任上搜刮的钱财,以及自己的本事,换个地方做官并不难。  

王四郎刚离开周至县不到半天,一队唐军就开到了。唐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县城,随即一个从益州过来的随军乡正,就做了县令的官位。  

唐军张贴告示安民,封锁官库,维护秩序。紧接着,唐军又分为若干小队,分赴乡村,没到一处,就将当地的保长甲主撤职,换上随军的唐国官吏。  

这样的一幕,在关中各县都在上演。  

唐军雷厉风行的接管地方政权,建立唐廷的郡县乡村政权,所到之处,元廷官员闻风而逃,豪强大族噤如寒蝉。  

他们不是不想反抗,但他们不敢。  

唐军在南方推行均田令,镇压大族反抗,杀的人头滚滚,这些血淋淋的事情,他们早就听说了。  

南方那么多豪族反抗,结果呢?伪唐越来越强大,李洛的皇帝越当越稳。而反抗的豪族,却都完了啊。  

大元在关中那么多铁骑,都全军覆没了。他们反抗,那不是找死么?  

算了吧。  

形势比人强。虽说要被没收九成田土,捐出大量钱粮,总比抄家杀头好。  

有了南方豪族反抗唐廷的教训,他们不敢再反抗了。  

在唐军的屠刀面前,这些关中的百年豪族,纷纷选择了屈服。  

到了十月中旬,关中各县的户籍人口终于统计出来。  

陕西行省很大,人口数百万。关中虽然只占陕西行省五分之一的面积,却是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