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652节 迁都之议,安南归唐(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做出了决定。  

很快,一道震惊朝野的诏书就颁布天下。  

四月十五,迁都江陵,以为行在。  

临安百姓固然伤感,就是文武大臣,也想不到迁都江陵。  

不过诏书中说,江陵宫室完整,正可利用,不用劳民丧财再修新宫。  

大臣们没人提出反对,却乘机上书再次劝进。  

这一次,不光朝中大臣,就是在外统兵的将领,也都按捺不住的纷纷上书,恳请李洛即皇帝位。  

李洛不许,却命杨序和江钧统兵攻打蒲甘(缅甸)。  

四月十五,临安百姓挥泪全城,恭送在临安两年的圣王李洛西迁江陵。  

很多临安父老跪在车驾之前,挽留李洛。  

“圣王啊,临安形胜,物华天宝,足以为都啊圣王!”这些父老,哭的像个孩子一般。  

随驾西迁的文武大臣,见此都有些唏嘘。  

自古帝王迁都,百姓痛苦挽留的,能有几人呢?  

李洛很是感动,和崔秀宁亲自下车,扶起他们,对这些父老说道:“寡人一去临安,而终不忘之。临安百姓,寡人之赤子,必时时牵挂心头…”  

一个年过七旬的父老垂泪道:“大王以恢复汉家天下为己任,草民等不敢阻挠。惟愿大王和王后万寿金安,早日统一天下,再造盛世啊。”  

李洛拉着他的手,“长者之言,寡人不敢忘也。”  

老者激动万分的下拜道:“大王言重了,草民惶恐万分!”  

李洛扶起他,传令道:“传寡人旨意,以临安为南京,位同一州,由朝廷直辖之。”  

海东洛宁城已经成为海京,现在临安又成为南京,大唐已经有两京了。  

“谢圣王!”  

“谢圣王隆恩!”  

父老们纷纷再次下跪,泪撒尘土。  

“起驾!”  

“轰轰!”  

炮声轰鸣声中,数百文武大臣,数万禁军,以及宫人侍卫,还有大量的家属,离开临安,往西而去。  

整个临安城,到处都是百姓的哭声。  

李洛没来之前,他们被元廷重税盘剥,横征暴敛,视同奴婢,活的既艰难又没有尊严。一个蒙古色目大兵,就能随心所欲的夺走他们的一起。  

可是李洛来了之后,他们的负担比之前大降,头也抬起来了,腰也挺得直了。比起赵官家还在的时候,都要好的多。  

仅仅两年,临安城就恢复了以前的繁华,靠的就是圣王的恩德啊。  

现在李洛走了,他们如何不伤心?  

好在圣王不会忘记他们,还以临安为南京,总算让他们有了安慰。  

王后崔秀宁抱着李衍,站在车上回望临安,看着住了两年的地方,不禁泪光涟涟。  

离开海东时是这样,离开临安时也是这样,以后离开江陵时是不是也这样?  

什么时候不再迁移了呢?  

五月初五端阳节,西迁队伍终于到了江陵。  

这沿江大城,数月前还是萧梁都城,如今要成为唐国行在了。  

控制江陵的高朗,立刻组织百姓官员迎接。唐主李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进入了江陵,再进入早就被打扫收拾干净的梁国皇宫。  

“大王,那就是朱雀门。”随驾的辛苦指着东门对李洛介绍道。  

辛苦看着萧梁皇宫,心中也有些感概。她对这里很熟悉,可是这次再来这里,心境却完全不同了。  

李洛进入皇宫,被筛选留用的宦官宫女们在光明殿前的广场上跪了一地,足足两三千人。加上唐宫本来就有的,已经超过四千人。  

其中大多数宦官和宫女,都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  

李洛很是无语。萧隐真是作孽啊。竟然收了这么多小宦官。当然,这些小宦官都是没饭吃,家里养不活,这才自愿阉割入宫,倒也不是萧隐逼的。  

再怎么样,也比活活饿死强啊。  

“大王,老师,这梁宫共有三大殿,四大宫。用来朝会的,叫光明殿…”大唐大特务,曾经的梁国尚书令高朗介绍道。  

李洛和崔秀宁看着这光明殿,不禁腹诽萧隐奢侈。  

光明殿并不太大,比临安的归德殿也大不了多少。可是都用的琉璃瓦,而且壁画辉煌,贴金镶玉,看上去非常华美。  

萧隐可是一起兵就开始修建皇宫的。而且他是白莲教大佛主,地下能量很大,早在起兵前,就野心勃勃的筹划修建皇宫。就连建材和大匠,也在起兵前准备好了。  

所以萧梁皇宫的规模虽然不大,却规划严密,五脏俱全,绝对不是草草修建。  

精致华美,小而不狭,就是这座宫殿的特点。  

唐公的女官和宦官首领,第一时间将梁宫的宦官宫女带走,重新分配职司。而侍卫们则是到处搜查。  

等到一番折腾,李洛才正式在光明殿升座,接受百官朝贺。  

“大王万寿金安!”数百朝臣跪下叩拜,动作很是整齐。  

李洛坐在宽敞明亮了多的光明殿,这才感觉和在归德殿的不同。  

没错,这光明殿才算是个金銮殿的样子。其他不说,就是这把镶玉紫檀纹龙宝座,和宝座后面的九州江山图雕刻屏风,就是临安没有的。  

“诸卿平身。”李洛温言说道。  

“谢大王!”大臣们礼毕起身。  

高朗首先出列奏道:“大王,萧梁皇宫,也叫大明宫,此殿叫光明殿。请旨知否改名?”  

新主占旧宫,肯定要改名的,这是规矩。  

李洛想了想,“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