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海上四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船队距离海岸百余里,既不离岸太远,也不容易被元朝水师发现徒惹麻烦。  

几个船长都是李洛寻找的老船务了,经验都算丰富,加上崔秀宁绘制的路线图,基本上没走弯路。  

对于大海,李洛和崔秀宁都不陌生。两人乘坐的是被命名为“成功”号的大海船,这艘船人最少,宽敞舒适。  

两人站在甲板上,看着一望无际大海上的壮美夕阳,久久不语。  

来此快半年了。  

当初,一警一匪来到这个世界,躲在那个破败的小院艰难度日,为柴米油盐发愁,因强人欺辱惶恐,只能报团取暖,相依为命。  

而现在,两人率领两千多人的船队,南下闽浙海域,一举一动决定千百人的命运。  

真是世事无常,运命诡谲,如同做梦一样。  

半年时间,现代社会的记忆,就开始显得模糊漫漶了。而这个世界的种种,反而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刻。  

大海长天,海鸥落日,这景象的确很美。可是看久了就单调起来。很多人兴致勃勃的在甲板上待了半天,此时都进入船舱,还有不少人晕船呕吐起来。  

很快,各船陆续有人呕吐起来,有的龙精虎猛的汉子,不多时就萎靡不振。  

李洛的脸色也有点发白,开始恶心头晕。他有轻微的晕船症,也很少坐船。  

“不舒服?进舱吧!”  

崔秀宁突然主动拉着他离开甲板。  

进了两人的舱室,崔秀宁给李洛倒了杯水,然后给李洛按摩头部。  

她的手很灵巧,找的穴位也很准,用的力度也很讲究,她在李洛头上几个部位按了不久,李洛的晕船症状就大大缓解。  

“你学过按摩?”李洛问道,很有点意外。  

“不算按摩。这是一种专门缓解晕船晕车晕机的物理疗法。我们这样的警种,经常需要跨域跨国办案,遇到三晕就影响工作,所以要学习这个手法。”崔秀宁回答。  

李洛道:“晕船的人很多,这手法到时能不能推广?”  

“当然能。到时训练水兵的时候,我会增加这个科目。”  

崔秀宁足足给李洛做了半个小时的疗法,李洛的晕船症基本消失了。  

“每天我给你按一次缓解症状。你先睡下,睡着了晕船症会得到最大缓解。”  

李洛也有点犯困,就爬到床上睡觉。每艘船上都安排了值班警戒,不需要他时时睁开眼睛。  

小股海盗,是不敢打劫人数众多的船队的。大股海盗,也不会轻易涉足近海。  

船上还有不少空仓,但李洛和崔秀宁仍然住在一个仓室。因为两人如果分开住会让部下以为他们“夫妻失和”,对于一个新生团体来说这可不是好事。  

再说这么久一直住一起也习惯了,分开反而不习惯。  

除了换内衣,洗澡,解手之外,两人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避讳了。  

就是同室不同床,同床也保持距离。  

这船舱本来就是船主住的,最宽敞,床榻也最大,两人躺着也不挤,中间还能有点安全空隙。  

到了晚上,崔秀宁在船上巡逻了一遍,检查了值班的警戒人,也进舱休息。  

但是,船上不是陆地,不可能安稳不动。  

半夜的时候,两人在船的晃动下,不由自主就搂住对方。  

天快亮时,李洛率先醒来,鼻端温香幽幽,发觉脖子被崔秀宁抱住,而自己的手正搂住她的腰。  

腿脚也穿插在一起。  

好在,两人身上还穿着单衣,并不暴露。  

这样的情况,当初住在那破败小院的时候就发生过。但李洛此刻仍然暗呼吃不消。  

是真吃不消啊!  

他现在血气方刚,崔秀宁又是货真价实的女神。换你,能忍?  

亏的李洛这人性子比较冷,也够自恋,属于那种“我才不会追你”的傲娇品种,所以还能克制自己的念头。  

崔秀宁的头发撩到李洛的脸,唇齿微张,睡容静美,般般入画。  

美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也是为何乡勇们不反对她这个女教官的重要原因。  

同样,这种美的力量也让李洛迅速变得冷静下来。  

或许是敏锐的感知到某种变化,崔秀宁长长的睫毛微微一颤,就睁开睡眼惺忪的眸子,然后打个呵欠。  

这样子…美萌美萌。  

她正待伸个懒腰,这才发现自己和李洛完全抱在一起。  

崔秀宁只是愣了一下,没有惊慌,也不羞愧,只是很自然的放开李洛的脖子,问:“你醒了多久?”  

“醒了一会儿。”  

“我有说梦话吗?”  

“没有。”  

“你先出去,我要方便。”  

“好。”  

李洛上了甲板,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轮红彤彤的朝阳,正从海平面上喷薄欲出。  

“壮哉!初生之阳!”  

李洛感叹一句,放目看去,前面的“五月花号”上已经升起炊烟。  

船上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他们在做早饭了。  

李洛所在的“成功号”上,颜隼等人也将木柴铁锅搬上甲板,准备做饭。  

众人陆续上到甲板,其中不少人都神色萎靡,有些人吐的如同生了大病。  

今天刚好顺风,几艘船速度大增。下午的时候,就出了黄海,进入东海。  

李洛的晕船症也再次犯了,崔秀宁只好又给他按摩治疗,贴身照顾。  

船上的时间很慢,三天好不容易过去。  

好在这几天除了不少人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