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高都督,永远滴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极为有限的。谁认识周国皇帝姓谁名谁?甚至很多人连自己国家皇帝叫什么都不知道。  

更多的人,则是对两国之间的战争漠不关心,除非他们要服徭役上前线。  

历史上北周灭齐攻打晋阳时,遭遇了那边鲜卑军户几乎全民皆兵一般的拼死抵抗,占尽优势的宇文邕仅以身免,险些就翻车了。  

为什么晋阳的抵抗如此强烈?那是因为,晋阳是鲜卑六镇到中原的第一站,并且在这里居住了很久,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而周国攻打晋阳,则是与这里所有的鲜卑人为敌。宇文邕那一把能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当然,这也跟高玮的作死有关。  

高伯逸从这一点“小事”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  

齐国对周国的优势,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有数倍对方的物资。  

而不是地理上的险要。  

如果要发挥齐国的优势,那么,就要把这些人口都“动员起来”,至少要让他们知道,此番灭周,胜算很大!  

“此番出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到下次,不知道会到什么时候。”  

高伯逸轻叹一声,握住李沐檀的手道:“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嗯。”  

李沐檀眼神黯淡下去,谁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天天在身边呢?  

然而,你又希望他们去建功立业,又希望他们能长相厮守。什么都让你占了,世间岂有这等好事?  

“姐姐,高都督打仗可厉害了。他根本就不上战场,只是下令,到最后就莫名其妙的赢了。”  

郑敏敏安慰李沐檀说道。  

对于高伯逸在战场上多厉害,李沐檀是没有直观感受的,她体会更多的是对方在床上多厉害。而郑敏敏则是看着高伯逸纵横捭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高都督的魅力难道就在于他善解人意?就在于对女人很温和么?  

那怎么可能!郑敏敏可是亲眼看到高伯逸怎么残酷对待阿史那玉兹的,那个贱女人最后居然还主动顺从,简直不要脸!  

郑敏敏觉得,高都督的真正魅力,就在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呀!这年头,不管是男是女,谁不认拳头,谁的坟头就要长草。  

“打仗,就会死人,甚至要死很多人。”  

高伯逸微微感慨道:“只是,解决了纷争后,大家就能过太平日子。不是有句话这么说么,宁围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打仗,绝不是为了杀人。”  

发现二女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高伯逸轻咳一声道:“很多话不方便说(怕立旗),总之你们放心便是。  

为了结束乱世而努力,连上天都会站在我这边。”  

高伯逸自信的说道。  

老天当然不会特意的站在谁那一边,但是,高伯逸觉得,他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现在只是将这些努力,兑现为好的结果而已。  

只要灭掉周国,天下就离统一不远了。自西晋灭亡之后,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有太多的人死于非命,历史的车轮前进又倒退,将许多人反复碾压。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  

如今秋收已经结束,马上要入冬,正是出兵的时候。现在开始,到明年春耕开始,乃是出兵的第一个“小高潮”。  

如果能一波拿下玉璧城,那么就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攻略,也就是全军北上,死磕蒲坂!  

这一波能不能成,就不太好说了。虽然说是“兵贵神速”,可是有时候打仗,特别是封建时代打仗,走路都走死人,你怎么能指望一波就将敌国平推呢?  

毕竟,不是每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如高玮一样混蛋。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才是真正的愚蠢。  

长安皇宫的御书房里,宇文邕刚刚接见完突厥使者,面色阴晴不定。等使者走后,他便屏退了宫卫,一个人坐在胡凳上沉思。  

阿史那玉兹确实给木杆可汗写了一封信,基本上,也算是写出了自己要求的意思。然而,突厥人的回复,却不那么令人乐观。  

突厥人断然否决了宇文邕要求出兵晋阳的要求,并认为这件事“根本没什么可谈的”。  

换言之,木杆可汗觉得宇文邕在“想屁吃”。  

不过,木杆可汗,倒是对马匹和牲畜换物资挺有兴趣,并且愿意提高交易的额度。  

至于宇文邕说让突厥人“借道关中”,劫掠邺城的计划,对方答应考虑一下,并未完全把话说死。说白了,不过是想两头占便宜而已。  

宇文邕非常确定,木杆可汗一定会派使者,到高伯逸那里,说他宇文邕想如何如何,然后突厥不想如何如何,然后双方一定要睦邻友好之类的。  

最后,高伯逸背敲诈一笔物资,却什么也得不到。  

宇文邕觉得,如果自己是木杆可汗,就会这么做,似乎也挺正常的。  

突厥人算盘打得响,如果周国在此战中占据上风,那么,他们不介意出兵,从关中借道,依靠周国的补给线,侵略河北。  

抢一波就跑!  

如果战局对周国不利,甚至是极为不利,那么突厥人,则是会将关中作为战场,在这里跟齐军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反正打坏的是周国的地盘,这些土地都是带不走的。而战争会把这里破坏成什么样子,突厥人也丝毫不关心。  

用四个字概括宇文邕的这种行为,就叫“引狼入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