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得意洋洋(2/3)
也一样。”
宇文邕暗示道,话术不算太高明,不过很直接。
“那你就换呗,我最多回去后受到些许冷眼。而你呢,会不会从龙椅上跌下来,难说吧?”
阿史那玉兹油盐不进,似乎一口咬定,是宇文邕离不开她,而不是她求着宇文邕!
你还别说,阿史那玉兹此时还真是号准了宇文邕的脉。以后如何不好说,毕竟,突厥和周国的强弱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就说现在,宇文邕是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阿史那玉兹就是坚信这一点。
“既然是求人,那就要有求人的态度。陛下这个样子,倒是像在命令我。我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这一套,你能把我怎么样?”
阿史那玉兹瞥了一眼宇文邕说道。
“好吧,那么,你想怎么样呢?”
“这里很闷,我不想住在这里,在长安城郊外,给我盖一座行馆,我住那里。”
阿史那玉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问题。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现在这座老旧破败的皇宫,宇文邕自己都感觉不爽,只是没有精力重新修缮。
连他自己都如此,阿史那玉兹这么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以。”
宇文邕点点头,这点“小事”,还是可以爽快答应下来的,只当是多建了个皇庄嘛,又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没有?如果没了的话,那么,请公主立刻给可汗写信吧。”
宇文邕有些急切的说道。
“我宫里的仆人笨手笨脚的,要不,陛下来给我洗洗脚,怎么样?”
洗脚…么?
宇文邕把拳头紧紧捏着,不断的告诫自己,要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等打退了齐国,或者木杆可汗身亡,或者突厥部落衰败。
到时候有阿史那玉兹好受的!
“陛下,盆子在那边,别弄错了。”
阿史那玉兹翘起白皙的小腿,指着前面的方向说道。
“主公,突厥人在幽州以北活动,似乎在侦查我军虚实。斛律羡都督闭关不出,突厥人大概是感觉没什么意思,自己退走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来。
这是他给您的亲笔信。”
楚王府的院子里,高伯逸正在看书,杨素就跑来给他送了一封信,是幽州斛律羡写的。
高伯逸平静的从对方手里接过竹筒,拆开火漆,拿出里面的信纸阅览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心情变得有些低沉。
“阿史那库头这个滑头的家伙,他是在演戏给木杆可汗看呢。让斛律羡守住幽州,非到万不得已,决不可的带兵出击。
等会我写好信以后,你交给信使即可。”
高伯逸指了指石桌对面,让杨素坐下。
他将信纸放在石桌上,沉声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杨素如今已经独当一面,是时候考校一下他了。
“阿史那库头与我们开战,必然是双方都会有所损失,这对他来说,并无好处。
然而若是攻打晋阳,似乎又没他的份,那一带并不是他的部落经常活动的区域。所以阿史那库头这家伙,不过是表明一下姿态,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跟周国相处得如何。”
杨素笑着说道,眼中精光一闪。高伯逸不会随便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他既然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定然是要有所行动。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让自己带兵出征!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只有领兵打仗之人,才是最高等的存在,才能在这竞争激烈又诡谲的世道里好好活着。
杨素的内心不由得活络起来。
“如果我们出兵周国,后方空虚,那么阿史那库头,极有可能把幽州当做自己的突破口,长驱直入,抢一把就跑。等我们大军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草原上,攻守调转,完全不怕我们了。”
杨素自信的说道。
高伯逸微微点头,木杆可汗很会打仗,自然也明白“君子引而不发”的道理。
箭射出去以后,就不再有威慑力。只有瞄准不射的时候,才是最能震慑敌人的。
就跟后世的核武器一样,没射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拼命阻止,而射出去之后,剩下的只有躺平,到时候反而没人会怕了。
无论突厥军力多么强大,只要长驱直入中原了,那么他们就跟当初的刘耀,石虎,慕容鲜卑等人一样。中原人早就想过无数办法对付这些进入腹地的草原人。
所以,让强大的骑兵,在与敌人交界的边疆地带演练,才是最好办法。只要突厥骑兵在那里,齐国人就不敢不当回事。
哪怕这些草原人并不会带兵突入关内。
“木杆可汗这一番围魏救赵之计,还真是用得巧妙,我都想给他鼓掌了。”
杨素耐心的等着高伯逸说完问道:“然后呢,主公觉得如何?”
“这计谋是可以,只是没算到人心。阿史那库头,毕竟跟木杆可汗不是一条心。非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与我们交恶的。
除非,木杆可汗死了,他要成为新可汗,就必须要跟我们合作。”
阿史那家族,不是没有后继之人,别的不说,阿史那玉兹的几个哥哥,就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而阿史那库头,只是木杆可汗的弟弟。
这种故事,在中国古代皇室里面,已经出现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也就是传统的“叔侄相争”。如此一来,双方必然会引入外部势力的力挺,这才能稳住局面。
宇文邕暗示道,话术不算太高明,不过很直接。
“那你就换呗,我最多回去后受到些许冷眼。而你呢,会不会从龙椅上跌下来,难说吧?”
阿史那玉兹油盐不进,似乎一口咬定,是宇文邕离不开她,而不是她求着宇文邕!
你还别说,阿史那玉兹此时还真是号准了宇文邕的脉。以后如何不好说,毕竟,突厥和周国的强弱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就说现在,宇文邕是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阿史那玉兹就是坚信这一点。
“既然是求人,那就要有求人的态度。陛下这个样子,倒是像在命令我。我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这一套,你能把我怎么样?”
阿史那玉兹瞥了一眼宇文邕说道。
“好吧,那么,你想怎么样呢?”
“这里很闷,我不想住在这里,在长安城郊外,给我盖一座行馆,我住那里。”
阿史那玉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问题。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现在这座老旧破败的皇宫,宇文邕自己都感觉不爽,只是没有精力重新修缮。
连他自己都如此,阿史那玉兹这么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以。”
宇文邕点点头,这点“小事”,还是可以爽快答应下来的,只当是多建了个皇庄嘛,又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没有?如果没了的话,那么,请公主立刻给可汗写信吧。”
宇文邕有些急切的说道。
“我宫里的仆人笨手笨脚的,要不,陛下来给我洗洗脚,怎么样?”
洗脚…么?
宇文邕把拳头紧紧捏着,不断的告诫自己,要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等打退了齐国,或者木杆可汗身亡,或者突厥部落衰败。
到时候有阿史那玉兹好受的!
“陛下,盆子在那边,别弄错了。”
阿史那玉兹翘起白皙的小腿,指着前面的方向说道。
“主公,突厥人在幽州以北活动,似乎在侦查我军虚实。斛律羡都督闭关不出,突厥人大概是感觉没什么意思,自己退走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来。
这是他给您的亲笔信。”
楚王府的院子里,高伯逸正在看书,杨素就跑来给他送了一封信,是幽州斛律羡写的。
高伯逸平静的从对方手里接过竹筒,拆开火漆,拿出里面的信纸阅览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心情变得有些低沉。
“阿史那库头这个滑头的家伙,他是在演戏给木杆可汗看呢。让斛律羡守住幽州,非到万不得已,决不可的带兵出击。
等会我写好信以后,你交给信使即可。”
高伯逸指了指石桌对面,让杨素坐下。
他将信纸放在石桌上,沉声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杨素如今已经独当一面,是时候考校一下他了。
“阿史那库头与我们开战,必然是双方都会有所损失,这对他来说,并无好处。
然而若是攻打晋阳,似乎又没他的份,那一带并不是他的部落经常活动的区域。所以阿史那库头这家伙,不过是表明一下姿态,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跟周国相处得如何。”
杨素笑着说道,眼中精光一闪。高伯逸不会随便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他既然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定然是要有所行动。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让自己带兵出征!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只有领兵打仗之人,才是最高等的存在,才能在这竞争激烈又诡谲的世道里好好活着。
杨素的内心不由得活络起来。
“如果我们出兵周国,后方空虚,那么阿史那库头,极有可能把幽州当做自己的突破口,长驱直入,抢一把就跑。等我们大军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草原上,攻守调转,完全不怕我们了。”
杨素自信的说道。
高伯逸微微点头,木杆可汗很会打仗,自然也明白“君子引而不发”的道理。
箭射出去以后,就不再有威慑力。只有瞄准不射的时候,才是最能震慑敌人的。
就跟后世的核武器一样,没射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拼命阻止,而射出去之后,剩下的只有躺平,到时候反而没人会怕了。
无论突厥军力多么强大,只要长驱直入中原了,那么他们就跟当初的刘耀,石虎,慕容鲜卑等人一样。中原人早就想过无数办法对付这些进入腹地的草原人。
所以,让强大的骑兵,在与敌人交界的边疆地带演练,才是最好办法。只要突厥骑兵在那里,齐国人就不敢不当回事。
哪怕这些草原人并不会带兵突入关内。
“木杆可汗这一番围魏救赵之计,还真是用得巧妙,我都想给他鼓掌了。”
杨素耐心的等着高伯逸说完问道:“然后呢,主公觉得如何?”
“这计谋是可以,只是没算到人心。阿史那库头,毕竟跟木杆可汗不是一条心。非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与我们交恶的。
除非,木杆可汗死了,他要成为新可汗,就必须要跟我们合作。”
阿史那家族,不是没有后继之人,别的不说,阿史那玉兹的几个哥哥,就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而阿史那库头,只是木杆可汗的弟弟。
这种故事,在中国古代皇室里面,已经出现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也就是传统的“叔侄相争”。如此一来,双方必然会引入外部势力的力挺,这才能稳住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