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大佬的盛宴(上)(2/3)
。
饼就那么大,吃的人多了,每个人吃到嘴里的就少了,这是个很直观的数学题。
“楚王,燕侍中的话,你怎么看?”
幕帘后面的李祖娥问道,声音波澜不惊,跟往日没有任何差别。
“太后,微臣想问燕侍中几个问题,不会耽误很多时间的。”
高伯逸从容的转过身,对着燕子献行了一礼。而燕子献见到高伯逸如此客气,也恭恭敬敬的给他行了一礼,非常正式。
朝堂上的交锋,不是街叫的斗殴,看谁力气大,更不是路边的吵嚷,看谁嗓门更大。
这里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却又不是完全靠“道理”,当一个人明白这里的游戏规则时,却已然深入其中,再也无法脱离。
“燕侍中,我问你,齐国的存在,是要偏安一隅的混下去,还是在陛下和太后的带领下,横扫六合,席卷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高伯逸微微昂着头,毫不示弱的跟燕子献对视,不怒自威。
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刻,也很尖锐。他直接指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你是想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还是想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
如果在别的地方,燕子献可以很轻松的怼回去:你管老子想做什么?老子就是想当咸鱼,那些国家大事,你们这些野心家操心就行了。
可是在太极殿这样的庄重场合,他却完全不能这样回答。
如果说了,不仅会被史书记录下来遗臭万年,还会成为邺城乃至齐国各个阶层的笑柄。
连几百年的前的苻坚都知道“六合归一,天下一统”,莫非你还不如一个古人?
嗯,还是个胡人!
燕子献这样一开口,估计立马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跟他划清界限。
你自己想当咸鱼可以,但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更不要代表别人!
“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微臣只是说…”
燕子献顾左右而言他,却听到高伯逸平静而坚定的问道:“燕侍中,你不要说远了,我就是想问你,齐国是要混下去偏安一隅,还是要在陛下和太后的带领下统一天下。
你只要回到是要学当年的晋国(东晋)一样偏安,还是要学秦始皇一样,结束乱世?”
高伯逸目光灼灼的看着燕子献问道,他那咄咄逼人的态度,令后者无法回避!
“我们当然不能学晋国一样混日子。”
燕子献言不由衷的说道。
高伯逸微微点头道:“你看,我跟你之间,还是很有共识的。”
他转过身,拱手对着前方幕帘后面的李祖娥行礼,继续说道:“太后,燕侍中亦是赞同在下的看法。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朝堂诸公,能站在这里参政议政,一方面,我们比普通人能力大,他们在地里刨食就行了,不需要想太多的事情。
可是我们却不行,我们站在了这里,就不能一直混下去。国家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乱世之中,你不想着天下一统,不去努力,那么,迟早会成为他国的垫脚石。
这一点,我想朝堂诸公应该都有共识了。”
说完,他转过身,看着面前众多的朝臣说道:“有哪位不赞同本王说的,可以站出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虽然本王麾下兵马数万,但那都是朝廷的,是国家的,不是属于我高伯逸的。没有兵符,在下亦是无法调动他们。
我们现在在这太极殿里只讲道理,不讲武力。请诸位不要因为在下手握重兵而放弃自己的职责,有什么想法,尽可以畅所欲言。”
他话说完,大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朝臣站出来反对。
“太后您看,朝堂诸公们都是人中俊杰,亦是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高伯逸笑着说道。
“楚王所言甚是,请继续说下去。”
“是,太后。”
高伯逸再次转过身,目光从一个又一个大臣身上扫过,他深吸一口道:“有个词,叫做千金买骨。是的,王琳和独孤信,他们在齐国里毫无根基,诸位对他们亦是不熟悉。
可是,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呢?
他们在看着,为齐国出过力的所谓外人,到头来会不会得到我们的接纳。如果我们只是敷衍一下,那么将来某个时候,他们就会对其他人说:看吧,以前独孤信和王琳都是出了死力什么也没得到。
现在齐国又是故技重施,你们还听他们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高伯逸看着出列的燕子献,不怀好意的问道:“燕侍中脑子没问题吧?”
不等对方回答,高伯逸就高声说道:“燕侍中的脑子当然没问题,天下人的脑子更是没有问题,眼睛雪亮雪亮的!
哪怕我们能蒙蔽他们一时,然而只要看到独孤信和王琳,他们就知道,我们上上下下都是一群过河拆桥的骗子!
试问,这样的朝廷,如何号令天下人?如何横扫六合?如何令人信服?”
他朝前走了一步,盯着燕子献的脸上,咄咄逼人的问道:“燕侍中,如此,还不如回家洗洗睡,对不对?”
“是…是在下考虑不周了。”
燕子献仓促间行了一礼,急急忙忙的退回序列,模样十分狼狈。
连还口的勇气都没了!
真是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高伯逸心中顿时涌起“英雄落寞”“独孤求败”的那种空
饼就那么大,吃的人多了,每个人吃到嘴里的就少了,这是个很直观的数学题。
“楚王,燕侍中的话,你怎么看?”
幕帘后面的李祖娥问道,声音波澜不惊,跟往日没有任何差别。
“太后,微臣想问燕侍中几个问题,不会耽误很多时间的。”
高伯逸从容的转过身,对着燕子献行了一礼。而燕子献见到高伯逸如此客气,也恭恭敬敬的给他行了一礼,非常正式。
朝堂上的交锋,不是街叫的斗殴,看谁力气大,更不是路边的吵嚷,看谁嗓门更大。
这里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却又不是完全靠“道理”,当一个人明白这里的游戏规则时,却已然深入其中,再也无法脱离。
“燕侍中,我问你,齐国的存在,是要偏安一隅的混下去,还是在陛下和太后的带领下,横扫六合,席卷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高伯逸微微昂着头,毫不示弱的跟燕子献对视,不怒自威。
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刻,也很尖锐。他直接指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你是想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还是想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
如果在别的地方,燕子献可以很轻松的怼回去:你管老子想做什么?老子就是想当咸鱼,那些国家大事,你们这些野心家操心就行了。
可是在太极殿这样的庄重场合,他却完全不能这样回答。
如果说了,不仅会被史书记录下来遗臭万年,还会成为邺城乃至齐国各个阶层的笑柄。
连几百年的前的苻坚都知道“六合归一,天下一统”,莫非你还不如一个古人?
嗯,还是个胡人!
燕子献这样一开口,估计立马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跟他划清界限。
你自己想当咸鱼可以,但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更不要代表别人!
“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微臣只是说…”
燕子献顾左右而言他,却听到高伯逸平静而坚定的问道:“燕侍中,你不要说远了,我就是想问你,齐国是要混下去偏安一隅,还是要在陛下和太后的带领下统一天下。
你只要回到是要学当年的晋国(东晋)一样偏安,还是要学秦始皇一样,结束乱世?”
高伯逸目光灼灼的看着燕子献问道,他那咄咄逼人的态度,令后者无法回避!
“我们当然不能学晋国一样混日子。”
燕子献言不由衷的说道。
高伯逸微微点头道:“你看,我跟你之间,还是很有共识的。”
他转过身,拱手对着前方幕帘后面的李祖娥行礼,继续说道:“太后,燕侍中亦是赞同在下的看法。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朝堂诸公,能站在这里参政议政,一方面,我们比普通人能力大,他们在地里刨食就行了,不需要想太多的事情。
可是我们却不行,我们站在了这里,就不能一直混下去。国家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乱世之中,你不想着天下一统,不去努力,那么,迟早会成为他国的垫脚石。
这一点,我想朝堂诸公应该都有共识了。”
说完,他转过身,看着面前众多的朝臣说道:“有哪位不赞同本王说的,可以站出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虽然本王麾下兵马数万,但那都是朝廷的,是国家的,不是属于我高伯逸的。没有兵符,在下亦是无法调动他们。
我们现在在这太极殿里只讲道理,不讲武力。请诸位不要因为在下手握重兵而放弃自己的职责,有什么想法,尽可以畅所欲言。”
他话说完,大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朝臣站出来反对。
“太后您看,朝堂诸公们都是人中俊杰,亦是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高伯逸笑着说道。
“楚王所言甚是,请继续说下去。”
“是,太后。”
高伯逸再次转过身,目光从一个又一个大臣身上扫过,他深吸一口道:“有个词,叫做千金买骨。是的,王琳和独孤信,他们在齐国里毫无根基,诸位对他们亦是不熟悉。
可是,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呢?
他们在看着,为齐国出过力的所谓外人,到头来会不会得到我们的接纳。如果我们只是敷衍一下,那么将来某个时候,他们就会对其他人说:看吧,以前独孤信和王琳都是出了死力什么也没得到。
现在齐国又是故技重施,你们还听他们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高伯逸看着出列的燕子献,不怀好意的问道:“燕侍中脑子没问题吧?”
不等对方回答,高伯逸就高声说道:“燕侍中的脑子当然没问题,天下人的脑子更是没有问题,眼睛雪亮雪亮的!
哪怕我们能蒙蔽他们一时,然而只要看到独孤信和王琳,他们就知道,我们上上下下都是一群过河拆桥的骗子!
试问,这样的朝廷,如何号令天下人?如何横扫六合?如何令人信服?”
他朝前走了一步,盯着燕子献的脸上,咄咄逼人的问道:“燕侍中,如此,还不如回家洗洗睡,对不对?”
“是…是在下考虑不周了。”
燕子献仓促间行了一礼,急急忙忙的退回序列,模样十分狼狈。
连还口的勇气都没了!
真是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高伯逸心中顿时涌起“英雄落寞”“独孤求败”的那种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