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去扬州?”  

听到高伯逸的话,杨愔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  

“老夫在邺城无官一身轻,也不会碍着你的事情吧?”  

杨愔有些不悦的说道。自己已经退让了,已经都不在官场了,他高某人还想怎么样?莫非连邺城都待不得了?  

“不不不,杨先生,其实吧,我是想您过去总览淮南的政务。下次朝会,我就会提议设立一个新职务,行台总务,并建立淮南行台,总部在扬州,跟王琳镇守的寿春正好错开。  

您就会是淮南行台的第一任总务,总览淮南各州郡的政务…也包括,总部位于扬州的南河泊司。”  

高伯逸解释了半天,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让杨愔坐镇淮南!  

“让老夫不辞官么?”  

杨愔沉吟了片刻,抬起头,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问道:“老夫想知道原因。”  

“如果说粗浅点的原因,就是淮南必须要一个有资历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才能镇得住场子。”  

高伯逸平静的解释道。  

杨愔微微摆了摆手揶揄道:“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你可以回去了,老夫就想在邺城养老。”  

“我在筹备灭周,所以,淮南不能乱!杨老先生的担子,不仅不比当宰辅要轻松,反而会面对很多问题。”  

高伯逸沉声说道。  

灭周!  

这个词,杨愔已经很久都没有听过了。上次的时候,还是高欢打算带二十万大军从晋阳出发平推关中!结果惨败!  

那一战捧出了个西魏战神韦孝宽。  

还有“东魏歌神”斛律金。  

还有玉璧城下的累累白骨。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高伯逸已经积蓄够了力量,打算灭周了么?  

杨愔心转如电,已经明白了高伯逸的野心和打算做的事情。  

灭周,威望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地步,齐国国人只知道神勇无敌的灭国战神高伯逸,不会知道这个国家的儿皇帝是谁。  

之后,水到渠成,一切再无阻碍。  

携灭国之威登基,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最小。  

“宋钦道不是你的亲信么,他去淮南也是一样的。”  

杨愔有气无力的说道,懒得跟高伯逸哔哔了。  

“杨先生,当初先帝制定了一个免赋税的政策,免除淮南十年赋税,这个提议,是您提出来的吧?”  

高伯逸问了一个让杨愔很尴尬的问题。  

免税,确实是稳住新占领区的最佳策略。当年高洋雄心勃勃的从梁国手里夺得了重要的两淮之地,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安定和守住这块地方。  

所以高洋最先就找杨愔问策。  

杨愔给高洋开出的药方就是,免赋税十年,先暂时稳住这里再说。只要能争取十年时间,那么到时候这里的环境就会很不一样。  

从谏如流的高洋,听取了这个策略,目前来看,北齐的两淮之地十分安定,无论是梁国的遗老遗少,还是陈国,都拿这些地方没办法。  

当地人根本不鸟他们。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不管你说得封侯拜相多么诱人,也比不上我这里免税的策略香!  

不交税啊,那在古代可是真香!  

然而,不到十年,高洋就死了,如今,正好是这项政策所颁布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说,今年过了以后,北齐朝廷就要找两淮的各个阶层收税了!  

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在那些享受了十年免税政策的人眼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既然能免十年,那么我们闹一闹,你们收税的力度会不会减轻一点,甚至把免税期延长一些呢?  

既然在收税这件事上,底层的民众也是“受害者”,那么我们鼓动一下,是不是就可以形成一股极为强大且团结的力量呢?  

永远都不要低估人性的基本规则,高伯逸就是这么认为的。  

今年过去之后,到了夏收以后,根据高洋在位时颁布的“两税法”(高伯逸的手笔),夏收就要开始。  

也就是说,两淮的乱子,半年后就会爆发,天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在这件事上,北齐中枢是不能怂的!绝对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怂了,那么以后税收会更不好收,并且这是在鼓动齐国其他地区一起抗税!  

所以说,王琳去了,在军事上能保证不出乱子,但是他一定没办法对付税收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威望而且顶用的文官出头来处理。  

北齐还有哪位文官比杨愔资历更老,更有才华,更“顶用”?  

人家是当过宰辅的人好吧!  

有这尊大神在扬州罩着,高伯逸就不必担心北齐的“银库”扬州出问题。更何况,杨愔是世家中人,跟世家也更好说话一些。  

至于宋钦道为什么不行,那是因为高伯逸觉得他的心机是足够了,可办事能力跟才华却不够把事情办好。  

作为一个上位者,你要全盘去考虑所有问题,不能说只看谁忠心,就把重要任务交给他。炮党的空一格,就经常犯这种错误。  

“坐镇淮南么?你倒是很相信老夫啊,你就不怕老夫和某些人沆瀣一气?”  

杨愔笑着问道,面色好看了许多。  

“杨先生当年,据说很受葛荣的器重。如果杨先生想的话,当时作为葛荣麾下第一人,恐怕都能胜任,可是先生为什么不接受葛荣的好意呢?”  

那个时候,葛荣实力极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