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下一站晋阳(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齐京畿大都督高伯逸所率领的“联军”,在高平大破段韶率领的六镇鲜卑,最终段韶身死,大军全军覆没。军中仅有唐邕和亲信数人,在战前绕路往洛阳方向去了。  

其余的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可以说,经此一役,晋阳六镇鲜卑的主要有生力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已经不存在了。  

在处理完战俘的相关事宜后,高伯逸命令杨素和高长恭,带着非神策军的人马,押解着战俘回邺城,在邺城以西安置战俘。  

独孤信部镇守高平、晋城一带,而高伯逸本人和斛律光,则是带着神策军主力,北上壶口关和潞州,企图打开通往晋阳的通道。  

十天之后,大军来到壶口关的壶口城下,这里是晋阳的咽喉,号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是有一两千精锐驻扎,短时间内挡住高伯逸和神策军,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将领和士兵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想法还有士气,都是跟晋阳老家里的情况相关的。  

如果他们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那么坚守就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事实上,在高伯逸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缺粮,而有不少士卒逃亡回家乡了。  

这天,高伯逸终于带着人来到壶口城所在的隘口跟前,看着那高大又狭窄的城墙,看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的天然屏障,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感慨。  

从国都安全性的角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晋阳大概能排到前三位。但是,国都的安全性,与交通的便利性,却往往是相反的两个选项。  

四通八达的国都,交通便捷,更容易发展经济和集中财富,人才。然而,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易攻难守的,比如说建康城,也就是后世的南京。  

而封闭又有天险的国都,安全是安全了然而,道路必然不好走,而且货物进出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比如晋阳,比如长安一旦失去了国都的位置,后面的朝代都很少会将国都定在这里。时代越是发展对交通的便利性越是要求高。  

“大都督,可命人带着段韶的人头,让敌军士卒用吊篮吊上城楼,此关应该可破。”  

斛律光拱手道。  

有生力量都被消灭了,这座关卡看着巍峨高大实际上,那些都是吓唬人的起不到任何防御的作用。因为守军无论守卫这里多久,他们也等不来援军了。  

连主帅都被斩首了,还在那死撑,有用么?  

“谁愿往关内劝降?”  

高伯逸环顾了一下身边众将问道。  

“大都督卑职前往吧。我乃文士无法上阵杀敌此番劝降,正是本职工作。”  

李德林对高伯逸行礼道。  

嗯,貌似应该比较靠谱。怎么说呢在高伯逸印象里,李德林这个人,办事情还是很稳,为人也是很低调不嘚瑟的。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如果是李达去,搞不好太嚣张,直接被守将剁了。  

“如此也好,你带着段韶的首级去吧。顺便把俘虏政策也说一下,我军绝不滥杀无辜。”  

无辜是不会滥杀的,但是杀谁不杀谁,这权力可是在高伯逸手里呢!  

“喏,卑职去去就回。”  

李德林拿着装段韶首级的盒子,然后走到城关下喊话。很快,城墙上就放下来一个吊篮。很明显,这里的守军,抵抗意志似乎并不坚决。如果真的是宁死不屈,会在第一时间对着咫尺之遥的李德林放箭。  

他们毫不思索的放吊篮下来,显然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少是愿意听听高伯逸说什么。  

不耐烦的在城关下等了一个时辰,李德林都没下来。正当高伯逸焦躁不安的打算继续派人喊话的时候,壶口城那扇厚重的城关大门,带着生锈转轴令人牙酸的声音,开了!  

一队不到五百人的队伍出了城关,在两旁列队,分别将兵器放置到了城关下的指定位置。  

这一幕高伯逸看得啧啧称奇,按他的设想,应该是李德林直接回来禀告,谈谈对方的条件,最后再把自己的条件跟那边说一下,最后敲定。  

一来一回起码到晚上了。  

没想到…这就直接开门了?  

如果每一次出征都能这么顺利,那该多好啊。  

高伯逸不失谨慎的带着亲兵靠近城门,他老远就看到李德林在门口迎接了。  

“大都督,我跟他们说了甄别俘虏的事情,他们只求不公审,其他的什么都答应。”  

李德林在高伯逸耳边继续说道:“我担心夜长梦多,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答应下来,以后主公若是想收拾这些人,随便找个由头便是,不必现在落人口实。”  

嗯,李德林办事确实靠谱。  

投降的话,一次性的也就降了。若是几次来回,难保不会有人“退一步越想越亏,忍一时越想越气”,到时候跟你整出些幺蛾子,就不好收场了。  

何必节外生枝呢?  

李德林这个“便宜行事”,用得非常到位,没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取得了最大的成果。  

“不必多虑,你做得很好。”  

高伯逸拍拍李德林的肩膀,走上前去。他面前跪着一个穿着些许破损皮甲的中年将领。  

“罪将恭迎王师入壶口关,请大都督格外开恩,放过罪将这些手下吧。他们都是世代务农,什么都不懂。”  

“将军请起,将军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