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是我动手,还是你自己来?(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孝琬的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毕竟高澄不在了,没有爹撑腰的孩子,再怎么嚣张,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让人意外的是,高长恭并没有来找高伯逸“谈心”,虽然因为公务见过几次面,但却丝毫未提及高孝琬的事情。  

高澄家的那位倒霉蛋,如果高澄没死的话,他母亲是元仲华,显然太子之位非他莫属。然而高澄死了,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比渤海边的咸鱼还要咸,现在混得连高长恭都不如。  

高澄家的几个儿子,似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团结,特别是在遇到变故的时候,更是如此。  

高孝琬这段时间一直被关在邺南城皇宫的监牢里面,像是被人遗忘了一样,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一时间竟然不记得有这个人了。  

长安今年似乎又是要干旱的节奏。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晚春该下雨的时候没下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场景也没发生,倒是一日接一日的晴空,从来不曾停歇。  

眼看着长安周边的那八条河,水位全都下降了不少按照经验,进入酷暑之后,接下来就会有暴雨,然而在此之前,地里的庄稼估计都死干净了。没有植物固土,大旱之后,暴雨会延绵不绝,接下来就是大洪水,洪水过后就会闹瘟疫,瘟疫到冬天停下来,然后进入青黄不接的饥荒季节如果统治者们不小心经营的话,呵呵,不需要等几年,只要到明年春耕还没解决流民安置的问题,马上就是民变历史上,宇文泰时期,宇文护时期,宇文邕时期,杨坚时期,关中看似太平,实则民变一直没有停歇过。  

这都是因为气候和生产力的限制,让人们活不下去了,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长安郊外,官府的胥吏将周边数千只鸡都赶到一起,让它们有规模的在田地里活动,寻找蝗虫的虫卵。还别说,此举效果颇为显著,有没有吃到蝗虫卵杨坚不知道,但这些鸡都肥了一圈绝对是真的“高伯逸能做到齐国的禁军大将,齐主高洋近臣,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宇文邕看着眼前长满了青苗的田地,感慨的说道。  

由于“鸡鸭令”下得比较及时,北周地区其他地方不太好说,但是长安作为关中核心和不多的水源交汇之地,今年虫灾应该是防治得比较好的。  

至于其他地方,行政令已经下下去了,到底有没有人遵守,那谁知道呢宇文邕现在根本顾不上别的事情。  

“明日,你与窦毅就要出征,你有什么想对朕说的么”  

宇文邕双手拢袖,显得很放松的样子。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打仗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此番是杨坚代替他出萧关,风险杨坚担着,他自然是不害怕会有什么风险。  

反正要是出事了,死的也不是他就是了。  

“陛下,微臣哪怕万死,也定然会不辱使命,一定要让突厥人知道我大周的厉害。”  

杨坚严肃的对着宇文邕拱手说道,脸上带着决然。  

似乎不能成功的话,他就不打算回来了。  

宇文邕看他去意甚为坚决,最后长叹一声,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要不要朕派一只精兵给你”  

听到这话,杨坚摇了摇头道“此番微臣只需要在边境坚守就可以了,请陛下派得力人手保证粮道。粮道不断,微臣在前方无忧也。”  

派谁去维护粮道,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此人一来要知兵,不能是个门外汉,而来还不能有私心,粮草什么的,最容易中饱私囊了。至于第三嘛,就是此人要对宇文邕很忠诚,不会在宇文邕跟韦孝宽带着周军精锐迂回突袭突厥某部的时候在长安搞事情这样的人,确实不能随便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宇文邕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有点忌惮。  

“微臣觉得,齐王宇文宪,可以担此重任”  

这真是跟宇文邕想一块去了,只是他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有点忌惮呐要知道这回的“鸡鸭令”,在长安推行的时候遇到了很大阻力。  

都是宇文宪带头帮杨坚作示范,长安的众多勋贵才肯给面子的。  

比较起来,高伯逸的“经济手段”虽然下流又上不得台面,却是把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都调动起来了。  

可见治国并非是要看场面上好不好看,还是那句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你容朕想一想。”  

宇文邕显然没有下定决心。  

不是有句话叫大奸若忠么你就能保证宇文宪不是在飚演技杨坚也没有说话,只是双手拢袖,拱手行礼就退到了一边。有些话不能乱说,更不能多说,意思到了就行了。  

不然,宇文邕要是觉得他跟宇文宪是一党,有勾结,那就不美了。  

对于政务跟权术,杨坚现在已经十分熟练,看起来老成持重,完全跟他年轻的样貌不相符合。  

现在已经有谗言说杨坚的样子,不似人臣,似乎有明主之相,不可能久居人下对于这样的流言是哪里来的,杨坚不问自知。  

大概宇文邕也知道是谁的手笔,所以根本就没有追究此事,君臣二人心照不宣,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这些流言的事情。  

至于宇文邕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杨坚没有去问,也不会去问,当然,他也不会当做无事发生。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作为让杨家重新崛起的领头人,杨坚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有没有退路的作为宇文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