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名帅风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杨愔在邺南城皇宫见到高洋的时候(这位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皇宫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洋半边胳膊都耷拉下来,肿得跟个什么一样,还用白布绑着木板,像是骨折了一般。  

杨愔博览群书,见识不少,胳膊和腿骨折断的时候,确实是如同高洋现在这样的治疗方法。  

不仅如此,祖珽现在还忙进忙出的给高洋换药。  

难道这位不安分的爷真的是…身体抱恙?  

是我误会他了?  

一时间杨愔居然有些羞愧。  

“陛下,这是…怎么了呀!难道是宫里出了歹人?”  

杨愔难以置信的问道。  

“朕不小心从金凤台上摔下来,伤了胳膊,你那么多话做什么,胖子。”  

高洋不高兴的答了一句,有些心不在焉。  

“对了,你这三番四次求着找朕,到底什么事啊?”  

高洋生病了以后似乎对政务都关心了几分。  

“陛下,大军出征,粮草已经准备就绪…”  

“废话,这点事你要是办不好那还用混么?  

你没事回家多抱抱孙子可好?不要什么事情都让朕来管,不是说了让你跟段韶两人商议么?还这么磨叽!”  

也不等杨愔答话,高洋不耐烦摆摆手道:“朕知人善任,你杨愔又不可能谋反,何必那么谨小慎微呢?  

日常的那些事,你自己忙着就可以了,朕信得过你。这样如何?”  

高洋的心情很烦躁,但看得出来,还是基本上愉悦的,也没找杨愔的茬。  

“那微臣告退,陛下保重龙体。”  

“去吧。对了,明年上元节,朕要好好庆祝。  

现在齐国国力渐强,羽翼渐丰。待上元节后,朕就要灭周了!  

到时候希望众臣们能群策群力,你作为朕的左膀右臂,要当群臣的表率,到时候不许给朕唱反调,知道么了么?”  

高洋精神亢奋的说道,似乎胳膊还在疼,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  

“但是陛下,未必每年都有今年的收成啊,如果…”  

“你闭嘴!  

不把周国干掉,万一朕的子孙斗不过宇文邕怎么办?  

我一定要把这个小兔崽子给灭了,不留后患给子孙。  

退下吧,闲的没事就多陪陪我姐姐!别来找朕了。”  

高洋毫不客气的下达了逐客令。  

杨愔悻悻的走了。  

他来只是看高洋是不是因为沉迷女色而不肯在政务上花时间。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受伤了!  

“唉,兵祸连连啊,不知道谁家要遭罪。”  

杨愔不知道的是,他走了以后,高洋叫来刘桃枝,在对方耳边说了几句。刘桃枝神色肃然,随即领命而去。  

几天后,邺北城发生一起退役禁军人家遭遇仇家的灭门惨案,家中老人和夫妻二人都惨遭杀害。  

由于他们都是被一剑封喉,大理寺怀疑是江湖仇杀,这类案件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因为那些游侠儿不好对付也不好抓。被灭门的这户人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这件案子便很快成为悬案,此乃后话不表。  

又过了两天,气温下降不少,寒风已经有些刺骨。  

这天夜里段韶终于鬼鬼祟祟的来到邺南城皇宫,以其弟段孝严的名义,以看望堂妹段妃及皇子高隆基为由进宫,秘密的跟高洋见了一面。  

为什么要这么神秘呢,因为在一天以前,北齐的禁军“主力”,已经离开晋阳,前往北义阳郡了!  

打出来的就是他段韶的旗帜。  

然而真正的段韶,却根本就不在大军之中。  

“平西策?又是这种鬼玩意?  

高伯逸曾经弄了一份,朕看着需要十年,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朕等不起,你这份如何?”  

高洋有些不耐烦,身体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躁动一般。  

高洋无聊的翻看起来,随即立刻严肃表情,身体也坐直了几分。  

“你的意思是说,周国怎么出的关中,咱们就怎么进去。学诸葛亮北伐,对吗?  

可是诸葛亮北伐败了啊!”  

高洋迷惑不解的说道。  

“诸葛亮败,是因为他是以攻代守,根本就没打算赢。  

但是齐国如果完全占据荆襄之地,我们多的是粮食,多的是兵员,多的财货,耗也把周国耗死了。  

只要一入大散关,破长安指日可待!”  

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  

高洋暗暗想道。  

至少这个版本的平西策,比从晋阳那边出兵,高伯逸版本的平西策(就是卢叔武的那个版本),要靠谱多了。  

不对,是高伯逸那个比较稳,毫无英武豪迈之气,跟个乌龟一样。  

段韶这个比较对自己的胃口。  

“关键就是南阳么?”高洋喃喃自语的问道。  

“陛下,是这样的,北义阳郡是我们整合荆襄的关键,拿下北义阳郡,微臣将在荆襄整合那些不听调也不听宣的顽固势力,让他们交出土地跟兵马。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地理上的优势。  

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南阳郡,甚至可以打到宜阳!  

只要能占据襄阳城,我们就获得了西进汉中的路,蜀地可以说唾手可得。  

我就不信周国一方面在蒲坂城布置重兵,一方面在潼关布置重兵,还能抽调出军队来守汉中!  

汉中丢,蜀地就守不住了。周军退到大散关只是迟早。  

没有富庶的蜀地,宇文邕靠什么养活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