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梅雨(2)(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色的绣球、木槿与龙胆;  

金黄的孔雀草与金盏菊;  

红色的一串红、粉色的牡丹花、四色的芍药,纯白的栀子花与百合。  

穿白底素花和服、披长而华丽的黑色和服外褂,九条太太站在滴水的廊檐,欣赏梅雨中的花园。  

身后传来和服衣袂摆动的声音。  

她没有回头,柔声说:“又到了每年这个时候。”  

九条美姬上前一步,在母亲身后一个手掌的距离站住,同样望着这片几乎可以称为迷宫的花园。  

视线在大多数花上扫过,最后落在玫瑰上。  

从今年白色情人节以后,神保町别墅每天都会收到一束玫瑰。  

还有母亲用来泡澡的五月玫瑰,她睁开眼的时候,渡边彻拿到她床头,两人一起躲被子里闻过。  

她同样穿和服,紫藤色,后面用金丝绣了九条家的家徽。  

母女俩站在一起,佣人远远地立在身后,远处看去,仿佛一副古代贵族的浮世绘。  

美感被噔噔噔的沉重脚步声打破。  

“家主,小姐,”还有两米,九条伸介就停下脚步,“法事的准备已经全部做好了,那些京都的僧人被安排在豪德寺。”  

“辛苦了。”九条太太淡淡地说。  

九条伸介意不说话,默默地鞠了一躬。  

雨声淅淅沥沥,院子里隐约起了雾,白蒙蒙一片,白色的花朵率先隐匿身形。  

“还有件事,托你去办。”  

“是。”  

六月十九日,周六。  

这周天晴了两天,到了周六周日,又开始下雨。  

“今天去不了,请假。”渡边彻给清野凛打电话。  

“理由?”电话对面,清野凛穿衣服的动作停下来。  

“美姬让我去一趟,好像是九条家上一代家主的忌辰。”  

清野凛继续穿衣服:“你和九条家没有血缘关系,也没入赘,你去做什么?”  

“凑人数?”  

“我知道了。”  

接下来没什么可说的,但电话却没有挂掉。  

渡边彻眺望雨中的明治神宫森林,听着电话里手伸进袖子、百褶裙拉上拉链、蝴蝶结勒紧的声音。  

等清野凛穿好衣服,冷淡而轻声地说了一句:“色狼。”  

“嘟嘟”,她挂掉电话。  

“我不信你不知道电话没挂。”渡边彻对着梅雨说。  

洗好澡,换了衣服,他在桌上给还在睡觉的明日麻衣留了纸条。  

「去美姬家,替我向小泉老师说一声,渡边」  

笔压住纸,拿上雨伞出门。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去九条家的豪宅,以前要么是九条美姬来接,要么先去神保町,然后两人一起去。  

出租车停在一条陡峭的坡下,再往前是私人住宅区,禁止行驶。  

渡边彻付了车费,一个人举着伞爬坡。  

上了坡,看见九条家的深宅大院,墙壁威严,院墙内绿树枝叶繁盛。  

正门停了不少车,许许多多穿黑色西装、素色和服的人进入宅子。  

渡边彻走过去,这些人连忙打招呼。  

到了里面,渡边彻没去大堂,先跑去九条美姬的卧室。  

昨晚她睡在这,肯定还没起床,而且每次他来这里,肯定被要求换上和服——今天要穿的,大概已经挂在和服架子上。  

推门进卧室,空无一人,渡边彻有些吃惊。  

但和服架子上,的确放了给他准备的和服。  

正脱衣服准备换时,门却打开了。  

“你吓我一跳!”渡边彻脱下重新穿上的裤子。  

“这么怕我,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九条美姬关上门,走过来。  

“我的身体是美姬的,当然得保护好。”渡边彻取下和服,一件一件穿上。  

“嘴上说的好听。”九条美姬手环他的腰上,给他系腰带。  

等穿好后,渡边彻才注意到自己这件也有九条家家徽。  

“这是?”  

“以后你就是我九条家的人了。”九条美姬帮他整理襦袢衣领和黑羽织,“走吧,宝贝。”  

“穿上和服,不应该用亲王之类的称呼?”渡边彻搂过转身要出门的九条美姬。  

“松手!”  

“你这身黑色和服真好看。”  

九条美姬拍了他伸进前襟的手:“别弄乱!”  

“那用上次的姿势?”  

“今天是忌辰!”  

“哦。”  

“听我说话!”  

渡边彻原本想速战速决,结果九条美姬玩着玩着,干脆放开了。  

等两人洗好澡,重新穿好和服,慢悠悠到了佛堂,已经上午十点多。  

九条家私人的佛堂大得像旅游景点,宏达、金碧辉煌。  

檀香袅袅,此起彼伏的木鱼声,十几名僧人齐声低吟的诵经声。  

佛堂前,过年见过一面的九条家大多数跪坐在那里。  

渡边彻跟着九条美姬走到最前面,跪坐在九条太太身边。  

“早安,母亲大人。”渡边彻低头向她问候。  

九条太太缓缓睁开眼,看了他一眼,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的她,和那个开车、穿牛仔裤、穿棒球服的她截然不同,明明是同一张美貌的面容,给人的感觉却是两个人。  

法事从十一点正式开始,整整持续了一整天,到了晚饭的时候,渡边彻才有空休息。  

“晚上还要继续。”卧室里,九条美姬说。  

“还要跪?”渡边彻惊讶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没跪这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