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罗建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不可能吧!  

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大家不信!  

有人大声的问道:“薛兵元,这真是你在汉堡出差的时候买的皮鞋吗?”  

其他人纷纷竖起耳朵,想听一听事情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薛兵元承认道:“没错,这是我在汉堡出差时买的。”  

再次得到肯定!  

惊呼声也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这么贵的鞋子,很多人都没有穿过。  

看到大家的反应,薛兵元得意地笑起来,心中想道还是和杨总师出差比较好啊。  

这个时候杨帆正在潘劲夫的办公室内。  

聊着这次在汉堡水池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关于054舰水池拖曳试验的情况。  

潘总师翻看完这些实验数据,欣慰的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能设计出如此出色的船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杨帆谦虚的道:“实不相瞒,关于054舰的船体设计,我早在两年之前就开始考虑。”  

早就开始考虑船体设计,这才解释的通。  

不然,你凭什么几天就能绘制出船体外型设计图,设计出如此出色的船体。  

这是善意的谎言。  

杨帆根本没有要欺骗潘总师的意思,仅仅只是为自己能设计出这样的船体解释一下。  

潘总师倒不认为杨帆在说假话,早在两年前,杨帆确实就已经绘制出新一代导弹护卫舰的想象效果图。  

其中有一份彩色图纸,估计现在还保存在某海军领导的抽屉里面。  

两人聊了一会儿054舰的设计,尤其是船体外观的隐形设计。  

聊着聊着,自然也聊到了正在设计之中的05B型导弹驱逐舰。  

潘总师高兴的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再过一两个月052B将完成全面设计工作,估计今年年底之前开工建造没有多大的问题。”  

虽然知道今年会全面完成设计工作,也能预测到今年年底之前会开工建造,但听潘总师再次这样一说,杨帆的内心深处还是难掩激动。  

这可是我们的052B型导弹驱逐舰!  

对它,杨帆充满了希望!  

充满了期盼!  

在设计之初,杨帆就提了很多非常不错的建议,甚至052B的设计贯彻了杨帆的很多设计意图。  

现在,虽然没有继续担任总设计师助理,但并不代表的杨帆已经忘记了052B。  

“潘总师,恭喜你们又将完成了一项伟大的设计。”  

潘劲夫道:“你也功不可没,在052舰的功勋谱上肯定有你重要的一笔。”  

052B设计进入收尾阶段,东海造船厂又紧张起来。  

渐渐的又开始弥漫着战前的紧张气氛。  

很多人都知道,再过一两个月就将开始052B的建造工作。  

这可是052B呀!  

相比之前建造的那两艘052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用脱胎换骨来说也一点都不为过。  

052B不但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而且也有相阵控雷达,升级版的作战指挥系统,以及730近防炮等等先进装备。  

身为总建造师的陈绍华又活跃起来,感觉好像年轻了几岁,整天充满着干劲。  

虽然建造工作还没有开始,但一些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提前进行。  

陈绍华本人也隔三差五的跑东海舰船设计所,虽然没有索要设计图纸,但密切的关注着设计进展情况。  

他也经常到杨帆的办公室坐一坐,聊一聊052B的设计情况。  

更多的是向杨帆请教052B的建造准备工作。  

虽然杨帆不止一次的说了,在舰船建造方面,陈绍华他们才是专家。  

但陈绍华根本就不信这一套,在他的心目中杨帆才是货真价实的舰船建造领域的专家。  

甚至,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就是当初杨帆提出来并教导大家。  

既然是陈绍华的虚心请教,杨帆也不藏着掖着,毫无保留的和他交流052B的建造准备工作。  

就算没有再继续参与052B的设计工作,杨帆对一军舰还是非常的了解。  

杨帆所说的一些建议,陈绍华会记在心里面,回去之后肯定会按杨帆所说的去做。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月份,东海所马忙碌起来。不但忙着进行052B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收尾工作,也忙着进行054导弹护卫舰的设计论证工作。  

在杨帆的主导下,设计认证工作进展得非常神速,效率极高。  

很多设计论证已经完成,在杨帆的办公桌上摆着厚厚的设计论证的初稿。  

杨帆亲自校对这一份初稿,凡是需要修改的地方都会用笔做记号,将来会进行完善。  

经过几个月的设计论证,基本已经得出结论。  

未来的054舰将采用哪些设备和装备,将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怎么样等,已经很清楚。  

这个时候杨帆接到了从京城打来的电话,要求他即刻上京。  

杨帆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仅仅只带了054舰型号办主任李正军。  

两人乘坐当天的飞机,下午就走进了海军大楼。  

接待扬帆的是海军的一位领导,名叫罗建国。  

罗建国40出头,没有什么架子,显得十分热情。  

杨帆一进他的办公室,他不但热情地起身相迎,而且热情地给杨帆泡了热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