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王守仁回京(2/3)
父子二人双阁老,传出去也算是一代佳话了。
对此朱厚照也没给什么评价,因为他知道自己真的有让王守仁当阁老的打算。不过不是在内阁,而是在军机处。
走进屋子之后,朱厚照就看到了太子妃。
笑着走过去,朱厚照发现太子妃在画画。
虽然朱厚照娶的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但是不像其他皇帝的那些皇后真的是不懂什么。
比如万历皇帝的母亲,她的老爹是一个木匠。她只不过是王府里面的一个侍女,因为有了孩子,所以地位不断的提升,最后做了太后。
朱厚照的太子妃还是很不错的,文化上很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前世的朱厚照与太子妃没有什么太多的话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厚照没文化。
这位皇帝从小爱好武事,满脑子都是行军打仗,从小也爱玩闹,对于读书就更没什么兴趣,所以和太子妃也合不来。
按照史料的记载,朱厚照打仗回来,看到清瘦的皇后,说的就是让皇后多加一点肉,平时多吃一点,看着太瘦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朱厚照发现太子妃虽然不是文青才女,但也的确算得上是饱读诗书。
前世的朱厚照与太子妃两个人想要和谐的沟通和相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一辈子却不一样,朱厚照本身也是勤学苦练了这么多年,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才子,但是该有的功底还是有的。
毕竟才子靠的是天赋。
走到太子妃的时候,朱厚照探出头看她画画。
这幅画画的是人。
一个身穿盔甲的人坐在马上,手中拎着宝剑,英武之气扑面而来。
从样貌和装扮,朱厚照看得出来这画的就是自己。
轻轻的环住太子妃的腰身,朱厚照笑着说道:“在太子妃的心里面,本宫如此英武的吗?”
听了朱厚照的话,太子妃的脸有一些发红,轻轻的靠到朱厚照怀里边,说道:“太子殿下在妾身的心里面,就是这天下最英武的男子。太子殿下不但是最英武的男子,而且才学出众,是世间一等一的奇男子。”
听了太子妃的话,朱厚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的抱着她,看着她画画,两个人相处的十分的融洽。
门口的太监和宫女看到这一幕,全都露出了笑容。
宫女们眼中还有羡慕,但更多的却是恭敬。
与此同时,乾清宫之中。
朱佑樘正在和王华谈话。
对于王华这个大臣,朱佑樘的感情很复杂,因为原本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大臣,想留着给儿子用来辅佐的,学识才干都是非常不错。
可是谁能想到世事就是这么无常,王华的确和儿子走得很亲近,但他现在进入内阁后,儿子居然不准备用他了,反而着手去培养王华的儿子。
好在王华的儿子也争气,看起来已经颇具朝廷重臣的样子。
“王守仁已经交割差事了吧?”朱佑樘看着王华,笑着开口问道。
“陛下,犬子的确已经回府了。”王华有些拘谨的说道。
外面对他父子的舆论非常多,大多数也不是什么好的评价。至于是什么原因,王华也知道,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罢了,所以他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不过在皇帝这里,王华还是不太敢提起这件事情,生怕引起皇帝和太子之间的龌龊。
毕竟这件事情不光是自己父子的事情,还牵扯到了皇帝和太子。
如果单纯的是自己父子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个人投闲罢了。这对于王华来说并不是很难接受的事情,实在不行他回家养老都行,儿子出息了比什么都重要。
儿子果然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自己已经做到了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也的确没有什么太多的遗憾了。
朱佑樘看了一眼王华,笑着开口说道:“今日叫爱卿来,就是和你商量一下王守仁的事情。这两年他在西北干的还好,是应该重赏一下。”
“他跟在太子身边,做的也很好。无论是在西北还是在漠北,或者是在辽东,也都是屡屡立下了大功劳。在朝堂上的年轻官员之中,他算是第一人了。”
听到朱佑樘的这一句话,王华的心里面咯噔一下子。
还是引起陛下的猜忌了吗?
于是王华向前走了一步,缓缓的开口说道:“说到这件事情上,臣有一件事情想求陛下。”
说着,王华直接跪了下来。
这一下搞得朱佑樘一愣,连忙开口说道:“有什么事情爱卿之说就是了,何至于如此?咱们君臣相处多年,也算是多有了解,朕深知爱卿的为人,爱卿也应知朕。”
朱佑樘说着转头看向身边的杨鹏,催促道:“还不快把王爱卿扶起来?”
杨鹏连忙走过去,伸手把王华给扶了起来。
等到站直了身子之后,王华朝杨鹏拱了拱手,然后才开口说道:“多谢王公公了。”
同时,他转身对朱佑樘行礼,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对我父子二人,天高地厚之恩。我父子二人得皇家信任,自然是应该为陛下尽忠。”
“可是臣也有一些私心,臣现在年纪也大了,臣子这几年一直在四处跑,一直没能在臣的面前尽孝。这一次他回京,臣就想把他留在身边。”
“臣年纪大,身子也不好,还请陛下念在臣这几年忠心耿耿的份上,
对此朱厚照也没给什么评价,因为他知道自己真的有让王守仁当阁老的打算。不过不是在内阁,而是在军机处。
走进屋子之后,朱厚照就看到了太子妃。
笑着走过去,朱厚照发现太子妃在画画。
虽然朱厚照娶的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但是不像其他皇帝的那些皇后真的是不懂什么。
比如万历皇帝的母亲,她的老爹是一个木匠。她只不过是王府里面的一个侍女,因为有了孩子,所以地位不断的提升,最后做了太后。
朱厚照的太子妃还是很不错的,文化上很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前世的朱厚照与太子妃没有什么太多的话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厚照没文化。
这位皇帝从小爱好武事,满脑子都是行军打仗,从小也爱玩闹,对于读书就更没什么兴趣,所以和太子妃也合不来。
按照史料的记载,朱厚照打仗回来,看到清瘦的皇后,说的就是让皇后多加一点肉,平时多吃一点,看着太瘦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朱厚照发现太子妃虽然不是文青才女,但也的确算得上是饱读诗书。
前世的朱厚照与太子妃两个人想要和谐的沟通和相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一辈子却不一样,朱厚照本身也是勤学苦练了这么多年,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才子,但是该有的功底还是有的。
毕竟才子靠的是天赋。
走到太子妃的时候,朱厚照探出头看她画画。
这幅画画的是人。
一个身穿盔甲的人坐在马上,手中拎着宝剑,英武之气扑面而来。
从样貌和装扮,朱厚照看得出来这画的就是自己。
轻轻的环住太子妃的腰身,朱厚照笑着说道:“在太子妃的心里面,本宫如此英武的吗?”
听了朱厚照的话,太子妃的脸有一些发红,轻轻的靠到朱厚照怀里边,说道:“太子殿下在妾身的心里面,就是这天下最英武的男子。太子殿下不但是最英武的男子,而且才学出众,是世间一等一的奇男子。”
听了太子妃的话,朱厚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的抱着她,看着她画画,两个人相处的十分的融洽。
门口的太监和宫女看到这一幕,全都露出了笑容。
宫女们眼中还有羡慕,但更多的却是恭敬。
与此同时,乾清宫之中。
朱佑樘正在和王华谈话。
对于王华这个大臣,朱佑樘的感情很复杂,因为原本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大臣,想留着给儿子用来辅佐的,学识才干都是非常不错。
可是谁能想到世事就是这么无常,王华的确和儿子走得很亲近,但他现在进入内阁后,儿子居然不准备用他了,反而着手去培养王华的儿子。
好在王华的儿子也争气,看起来已经颇具朝廷重臣的样子。
“王守仁已经交割差事了吧?”朱佑樘看着王华,笑着开口问道。
“陛下,犬子的确已经回府了。”王华有些拘谨的说道。
外面对他父子的舆论非常多,大多数也不是什么好的评价。至于是什么原因,王华也知道,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罢了,所以他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不过在皇帝这里,王华还是不太敢提起这件事情,生怕引起皇帝和太子之间的龌龊。
毕竟这件事情不光是自己父子的事情,还牵扯到了皇帝和太子。
如果单纯的是自己父子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个人投闲罢了。这对于王华来说并不是很难接受的事情,实在不行他回家养老都行,儿子出息了比什么都重要。
儿子果然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自己已经做到了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也的确没有什么太多的遗憾了。
朱佑樘看了一眼王华,笑着开口说道:“今日叫爱卿来,就是和你商量一下王守仁的事情。这两年他在西北干的还好,是应该重赏一下。”
“他跟在太子身边,做的也很好。无论是在西北还是在漠北,或者是在辽东,也都是屡屡立下了大功劳。在朝堂上的年轻官员之中,他算是第一人了。”
听到朱佑樘的这一句话,王华的心里面咯噔一下子。
还是引起陛下的猜忌了吗?
于是王华向前走了一步,缓缓的开口说道:“说到这件事情上,臣有一件事情想求陛下。”
说着,王华直接跪了下来。
这一下搞得朱佑樘一愣,连忙开口说道:“有什么事情爱卿之说就是了,何至于如此?咱们君臣相处多年,也算是多有了解,朕深知爱卿的为人,爱卿也应知朕。”
朱佑樘说着转头看向身边的杨鹏,催促道:“还不快把王爱卿扶起来?”
杨鹏连忙走过去,伸手把王华给扶了起来。
等到站直了身子之后,王华朝杨鹏拱了拱手,然后才开口说道:“多谢王公公了。”
同时,他转身对朱佑樘行礼,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对我父子二人,天高地厚之恩。我父子二人得皇家信任,自然是应该为陛下尽忠。”
“可是臣也有一些私心,臣现在年纪也大了,臣子这几年一直在四处跑,一直没能在臣的面前尽孝。这一次他回京,臣就想把他留在身边。”
“臣年纪大,身子也不好,还请陛下念在臣这几年忠心耿耿的份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