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明朝是注定要开启殖民贸易的,那些群殖民地的总督和士卒,他们为什么去?  

还不是为了好处。去了之后干上两任,捞一大笔,然后带着财富回国。这个要是严管,那么殖民就没法做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人只有在牵扯到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否则只会懒政。  

原本朱厚照还想着考察一下,现在看来,马琦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对齐远说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齐远走了,朱厚照则是陷入了沉思。  

现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了,占据哈密卫,然后进而占据敦煌,在甘肃军改,同时将嘉峪关和哈密卫以及敦煌,打造成大明在西北前站。无论是做贸易,还是进一步的攻占,这都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殿下,贺能贺公公和王守仁来了。”刘瑾走到朱厚照的身边,躬身说道。  

朱厚照一愣,王守仁来了他能理解,他也大概能猜到,自己调派粮食的命令传到固原,王守仁就会过来。  

朱厚照只是没想到贺能居然来了,他来做什么?  

朱厚照不禁想到了一个可能,不会是老爹的身体出什么问题了吧?  

说实话,朱厚照暂时还没做好继承皇位的准备。  

想到这里,朱厚照心里面顿时感觉发虚了起来。  

“让他们进来。”朱厚照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他们先进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时间不长王守仁就和贺能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个人行礼之后,朱厚照先看向了贺能,语气之中带着急切问道:“可是京城出了什么事情?”  

朱厚照现在是真的担心自己的老爹出了什么问题,虽然经常给老爹锻炼,想让他多活一些年,可是这种事情谁说的准?历史的修正能力可是很强的。  

万一老爹身子撑不住了,那自己就有些麻烦了。要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哪怕只是过去坐镇,那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回太子殿下,京城倒是没出什么事情,只是辽东那边发生了一些摩擦。陛下让奴婢来传旨,召太子殿下回京。”贺能连忙答道。  

听了贺能的话,朱厚照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就是这个事情。  

想到这里,朱厚照站起身子说道:“那就传旨吧!”  

规矩不能废。  

传旨的过程非常的简单,因为圣旨的内容就非常简单,没什么废话,就是让朱厚照回京。  

接了圣旨之后,朱厚照也陷入了沉思,那就是自己该怎么办,回京还是在这里继续蹲着?  

说起来辽东那边的事情朱厚照不怎么关心,因为辽东能打。打一个科尔沁问题不大,可是要提防的是别被达延汗给阴了,万一这家伙在草原上给辽东军一家伙,那就不好办了。  

看老爹的这个意思,这么着急召他回京,那估计就是京城那边请战之声非常高涨了。  

哈密卫这边,说实话,朱厚照根本没放在心上。  

首先是哈密卫的拜牙,哈密卫到现在也不过几千人,而且还是各民族杂居。他老子罕慎的人马早就被消灭的差不多了。不然拜牙不会整日里害怕自己被手下给干掉,然后被满速儿吓唬吓唬就去投靠了满速儿。  

大明出兵占据哈密,毫无难度,满速儿也不可能过来打,他也不敢过来打。  

屯兵在吐鲁番的满速儿,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敢和大明开战的,甚至挑衅都不敢有,因为他内部不稳,外部还有异密阿巴巴吉儿的凌厉攻势,为此他甚至都放弃了阿克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攻略这个副本,基本上没难度。加上马琦经营了这么多年,那就更容易了,所以自己在这里的意义也不太大。  

屋子里面的人全都沉默了下来,显然大家都在等着朱厚照做决断,这件事情没有人敢说什么。  

沉默了半晌,朱厚照转头看向了王守仁,然后说道:“王守仁,你来提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四省军务,完成四省的军改,同时完成对哈密和敦煌的开拓,你知道怎么做吧?”x33小说https://https://33xs  

“殿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王守仁连忙躬身道。  

回去之后写一份详细的方略给太子殿下,让太子殿下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有什么地方不符合太子殿下心意的,太子殿下也好指出来。  

要知道太子殿下不问,那是对自己的信任,可是自己不表态,那就是不知趣了。  

“那就好。”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这里就交给你了,唐伯虎也留下,本宫回京之后会请奏父皇,将嘉峪关和哈密卫敦煌划分在一起,建立一个新的都指挥使司,在嘉峪关设立一个嘉裕知府,负责管理这三个地方。”  

“新建立的都指挥使依旧归属甘肃军镇,嘉裕知府本宫会举荐唐伯虎来做。”  

“三天之后本宫会启程回京,你们有什么事情尽量在这三天之内提出来,本宫会尽量为你们解决。”  

王守仁和唐伯虎两个人连忙躬身道:“臣等明白。”  

当天晚上,朱厚照召见了马琦。  

此时的马琦心情非常的忐忑,他已经知道太子殿下要回京了,那么这一次召见就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了。  

“臣马琦参见太子殿下。”马琦见到朱厚照之后,跪在地上,恭敬的行礼道。x33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