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眼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魏元谌打开信函,里面是一纸账目,如果不是聂忱提前说明了,他还以为看得是外派官员在驿站的花费。  

去太子宅邸的马车、行装,还有坊间人的跟随,无一例外全都要钱,虽然算的银钱不多,但事无巨细,记得清清楚楚。  

就连帮他对付那机关匣子时用上的簪子也在上面折了价,那簪子五两一贯钱,她好歹也是勋贵家的女眷,买东西还能精确到贯。  

魏元谌眼前浮现出那医婆咬银子的模样。  

他越来越肯定那医婆就是她,如果医婆是她假扮的,那很多事都能说得通了。  

连市井妇人那一套都会,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贯铜钱。  

反过来思量,帮他一个大忙,只要五两银子,一贯铜钱,是要说她视财如命,还是童叟无欺?或者是目光短浅?  

换了旁人,大约会趁机让他帮忙做些事,而非要这区区一贯钱。  

公是公,私是私,也很好,他算是乐见其成。  

魏元谌微微抬头,让眉眼间多了一丝冷冽:“没有折席费?”  

折席费是衙门里办差时给的吃饭钱,俗话说人嚼马用不能少,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聂忱道:“蒋…我们不为您办事,平日里也要吃饭,在城中走动就不算了,长途跋涉再另跟您商议。”  

她还真的算计了,差点就小瞧了她,魏元谌将账目递给初九:“给银子。”银子给出去,两不相欠,大家都清静。  

初九看着账目,有些五味杂陈,三爷和那位顾大小姐这是又在唱什么大戏?他这银子是应该多给点?还是应该装作没钱了?三爷也没给半点暗示啊,让他颇有些为难。  

“接下来你们能做些什么?”魏元谌放下手中的文书,既然钱已经算好了,他也要看看花得值不值。  

聂忱道:“我们去查十二年前的山西兵变,汪大提及了此事,除此之外再去打听那个与汪道昌来往的女子到底是什么人。”  

这些事衙差都能做,但却没有坊间人做得好,看来顾大小姐想要借着这些案子,将坊间人做成气候。  

从一开始张老爷的案子到现在,她一点点地谋划,慢慢铺垫,现在又弄出这样仔细的明目,真是煞费苦心。  

魏元谌道:“查到消息立即来报,有什么事不知晓,也可去寻陆慎之问仔细。”  

聂忱应了一声退下。  

魏元谌看向手中的文书,他现在看的正是十二年前兵变的卷宗。  

十二年前的山西兵变,大周几位致仕的老将军都牵扯其中,大周的后备武将死了一少半。  

起因是几位老将军因旧伤致仕归乡,手下副将也因打了败仗被朝廷弃用,这些人聚在一起,心中对朝廷的安排多有不忿,于是暗中勾结鞑靼进攻大周关隘,只要战事一起,他们也能借此再被朝廷重用。  

鞑靼连续攻克三座城池,朝廷当时正在北疆用兵,朝中无将帅可用,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得不请那些老将军再度出山。  

老将军们临时挂帅,跟着山西都司指挥使一起前往抗击鞑靼,没料到鞑靼早就背弃了与他们的约定,借着这个机会攻克大周重镇。  

好在陕西行都司发现势头不对,调动兵马前往,老将军们与陕西行都司一起抗敌,算是守住了关隘重镇。  

山西都司指挥使与那些老将军及副将战死的战死,自戕的自戕,结果甚是惨烈。  

朝廷念在这些武将曾有战功,兵变也是一时激愤,好在最后迷途知返,击退鞑靼守住了大周关隘,于是在这些人死后没有压上叛军的罪名,没有株连族人,但不得立坟冢祭拜,后人永不得入仕。  

这件事最终让大周伤筋动骨,又赶上饥荒,兵变、叛军引起小规模的内乱,山西内还有人打出旗号诉说那些老将军的冤屈,称他们一心卫国被人陷害,这动乱一直持续了两三年。  

当时平息山西兵变的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前来平乱,虽然杀了那些叛党,却也被叛党重伤,一年之后不治身亡。  

林寺真等人立下军功,在陕西行都司站稳了脚。  

魏元谌将卷宗合上,十二年前的案子,他自然不清楚,只知道有位赵老将军曾与魏家有来往,赵老将军死之后,朝廷上下没有人再提他的名字。  

这兵变有什么蹊跷吗?  

魏元谌将卷宗放好,果然有蹊跷的话,聂忱那些人应该能查到蛛丝马迹,聂忱那些坊间人是侦探这些秘密的好手,可惜…早早被她收揽。  

“三爷,你眼红了。”  

他会眼红?因为她笼络的坊间人?魏元谌皱眉抬起头,正好与初九看个正着。  

初九仍旧在端详魏元谌的眼睛:“两天没睡了,是不是该回去歇着。”  

看着三爷阴沉的脸,初九抿了抿嘴唇,他说的没错啊,三爷熬得眼睛都红了。  

魏元谌站起身:“跟陆慎之说一声,汪大一家问不出什么就将人放了,但是不许他们出太原府。”  

初九点点头。  

“还有你,”魏元谌道,“二十军棍。”  

初九愣在那里,他做什么了吗?  

顾明珠安安稳稳地躺在了床上,刚刚闭上了眼睛,忽然想起一桩事。  

聂忱说,赵二老爷临死之前在魏大人手心里留了线索,她实在应该向魏大人打探一下,看看能不能先猜出赵二老爷的用意。  

又少了一笔银子入账。  

眼皮渐沉,迷迷糊糊中,顾明珠似是看到了一支白玉花簪,她豁然睁开眼睛,她知道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